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多多买菜暗渡陈仓,拿到快递牌照

据悉,拼多多目前已经拿到快递牌照。国家邮政局快递经营许可证和年报信息查询显示:

上海禹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关于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的申请已于2023年8月21日办结,办理结果是——核准。这也意味着,上海禹璨已经顺利拿到快递牌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一步查询了解到,上海禹璨的快递许可证编号为“沪邮20230029B”,业务范围为“开办服务站经营快递业务(信件除外)”,具体发证时间为2023年9月21日,有效期至2028年9月20日。

上海禹璨就是“多多买菜”的运营主体公司。工商注册信息显示,上海禹璨(上海禹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9月14日,法定代表人赵佳臻,注册资本350万美元。公司主要成员除了赵佳臻(执行董事)外,还有王坚(监事)与黄晶晶(财务负责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边最牛的当属赵佳臻。赵佳臻(花名“冬枣”)的另外一重身份是拼多多(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联席CEO

上海禹璨的财务负责人,同时也是拼多多(上海寻梦)的财务负责人;监事王坚同时也是拼多多董事会的监事。如此“顶配”的核心团队,上海禹璨的地位和分量可想而知。如此团队带领下的多多买菜,更是战绩不俗。

国金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多多买菜的市场份额已达45%,超越了占比38%的美团优选。《晚点 LatePost》的报道显示,到2023年底,多多买菜日均单量稳定维持在4000万-4500万单,美团优选在3500 万-4000万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多多买菜与菜鸟的爱恨纠缠

4月28日晚,菜鸟集团通过旗下公众号“菜鸟驿站”发布了一则消息,将两年前菜鸟与拼多多的一起关于不正当竞争“旧案”又摆上了台面。此前的4月初,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即作出了二审判决,判决结果为驳回拼多多上诉,维持一审判决,认定拼多多在菜鸟驿站末端门店推广“多多买菜末端系统”,构成了不正当竞争行为,判决拼多多向菜鸟赔偿500万元,并在拼多多网站“多多买菜”平台连续五天刊登道歉声明,以消除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里的菜鸟和拼多多的多多买菜,这两家打了两年的官司终于尘埃落定。

这两家为什么打官司呢?原因是从2022年2月起,拼多多推广多多买菜的末端系统时依附菜鸟系统已经发展成熟的末端门店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来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简言之,就是分化了菜鸟驿站的资源变成多多驿站的资源。这样一来多多驿站就能提供快递的代收寄服务了,他们还和“三通一达”、极兔、中国邮政等快递公司签了协议,打通了快递签收全流程。

当时很多菜鸟驿站的老板对这个软件还是挺欢迎的,因为他们不用干啥活,一天就能多挣几十块钱,有的驿站网点的老板几月以内的收益多达六位数。

菜鸟驿站深知危害,很快提出了反制措施,要求并禁止驿站使用第三方软件,如果发现多多买菜在驿站入库,那轻则罚分,重则永久清退。随后多多买菜被多地邮管局提出警告,无证开办快递站经营快递业务,部分城市的多多驿站被监管封杀。

多多买菜收到这个反馈后,就说菜鸟在进行排他性竞争,有“二选一”的嫌疑,菜鸟反手就起诉多多买菜侵权和不正当竞争,官司就是这么来的。

但他们两个神仙打架,最受伤的反而是驿站老板和消费者。

那菜鸟驿站真的赢了吗?

三、菜鸟驿站的盈利模式与流量核心

以前快递员最烦的打电话找不到人,投递效率低,快递放门口容易丢,赔偿代价高。

菜鸟驿站是很典型的“中国式”创新,成本低又极其实用。快递员的这两个痛点迎刃而解,但对用户来说,有喜有忧。

有人上班不方便收,放驿站自然方便了,但是很快,除了顺丰、京东,其他快递也都不怎么上门了,这对老年人极其不友好,如果买的是大件商品,那就更不方便了,在不少大小区,取个快递恨不得来回半小时。

于是这几年,大家纷纷吐槽这个问题,意见很大,所以这才有了要求入户的快递新规。但这个规定对菜鸟驿站老板来说是个晴空霹雳,这意味着他们之前挣钱的“秘密商业模式”靠不住了。

为什么呢?

菜鸟驿站的主要业务就是代收寄快递,以量取胜,比如有的站点,收件每票0.3-0.5元,寄件4元左右,平均下来每天大概800-900票,每天收入300多块,这是挣不到很多钱的。

那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加盟呢?赚钱的秘密在于“去快递员”。

很多驿站老板跟每个快递公司或网点签承包代理合同,直接承包驿站所在的这个区域。

看起来都安排了可以入户的快递员,但实际中,老板安排人用车把自己区域的所有快递都拉到驿站就行了。

驿站代替了快递员的功能,虽然这个区域实际上没有一名真正的快递员送货,但菜鸟驿站能挣好几个人的派单费,同时还能赚取正常驿站收件的费用,这才是驿站老板们挣钱的秘密。

但是快递新规下,这个模式不行了,真不送到家,投诉量很快就上来了。

所以现在很多菜鸟驿站老板都在转让自己的驿站

在闲鱼上搜索,很多省都有上百家“菜鸟驿站转让”,他们标明淡旺季的日均票数,有的写明位置和房租,其中不乏一些刚刚接手不久的老板,去年5万接的盘,现在1.5万找卖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的担心不是没道理。各大快递公司要真是落实送货上门,那就完全绕过了菜鸟驿站这个中转站,驿站的核心营收模式就不存在了。

菜鸟最最在意的核心是流量。菜鸟两年前的定位已经从单一的快递业务升级为数字社区生活服务站,这显然是一个更大的生态。

这里面的关键一环,就是取件码。

我们取快递时拿到的取件码看着平常,但代收点和快递公司是没有权限获知取件码的,取件码的发送、留存、查询,必须通过平台后台的服务器才行。

通过取件码,平台可以做很多事。比如菜鸟对快递代收点会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就是以“取件码”数量为依据的。

这还不是主要的,更大的利益在于流量。利用取件码引流至APP,这就是现在平台望眼欲穿、平时要花大价钱购买的流量,这些流量变现能力超强,从打开APP后的贴片广告,到扫码后的弹窗广告,再到平台的业务展现,流量就是钱。

特别是后来,菜鸟驿站布局多元业态,开展了团购、洗衣、回收等副业,这里面最需要的支撑,就是驿站人流和消费频次,就是流量。

所以他们肯定要把多多买菜屏蔽在外。由此还引发了“丰鸟大战”,2017年顺丰反应激烈,因为在续约过程中,菜鸟要求所有快递柜信息的触发必须通过菜鸟裹裹,取件码信息无条件给到菜鸟,丰巢需要返回所有包裹信息给菜鸟,包括非淘系订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顺丰肯定不干啊,于是矛盾升级,菜鸟暂停了顺丰的接口,后来高层紧急协调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可见菜鸟为了流量有多拼,你也可以理解他们为什么不让用多多买菜的程序了。

四、时移事易,菜鸟需要新故事

如今,多多买菜牌照到手,进可攻、退可守。

此前多多驿站为了规避监管风险,都是选择与持有快递牌照或者相关备案的驿站/门店/站点等合作;如今自己拿到新业态快递牌照,意味着多多驿站的“选择面”会扩大很多,对代收点的吸引力更强,在市场竞争中的主动性也更大。对于广大驿站/代收点们来讲,相当于多了一个选择,甚至是更优的选择。

理清了这层逻辑,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多多买菜/多多驿站(上海禹璨)一定要申请而且必须要拿到快递牌照了。

输了官司的多多买菜,未来路径更清晰。快递新规执行快两个月,很多地方其实并不到位,大量快递还是送到了驿站,但越来越多人开始要求上门,投诉量大增,越来越多的公司也意识到,不上门不行了。

怎么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一百米的问题,市场上有非常多的供应商可以选择,剩下无非是具体谈条件,以拼多多的经验和订单量,这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赢了官司,按理说菜鸟应该高兴。但这两年时间,大环境变化很大,现在来看,菜鸟反而面临更大的挑战。

快递新规意味着菜鸟得重塑驿站的商业模式了,而阿里现在也在进行不小的调整,菜鸟深受影响,计划中的上市也被叫停了。

现在很多驿站老板最担心的,就是新规从严执行,那很多驿站可能就只能关门了

菜鸟也意识到了这个风险,之前他们推出了直达用户的“半日达”和“送货上门”,开始时声势不小,但实际中投诉不少,内容多集中于“快递员电话不接”或者“说好送货上门还是放在了菜鸟驿站”等等。可见虽然同处一个大行业,但在每一个细分领域,并不是来了就能上手做好的。

他们也跟随友商脚步,重仓供应链、末端仓储,菜鸟全国有仓配枢纽有7个,仓库数量超过230个,仓库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米。

但这种模式非常烧钱,而且涉及到了顺丰和京东的基本盘,竞争激烈,菜鸟现在的覆盖能力远远不够,再加上之前三年亏损71亿,未来怎么办?确实有点复杂。

无论如何,菜鸟需要构建一个新故事了。

关注“物流产品网”视频号

【声明】本文来源于微快运。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及图片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更多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 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