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癌症,大家都忍不住心惊肉跳;说起诱发癌症的东西,大家也是唯恐避之不及。截至目前为止,许多致癌物质为大家所知,例如变质食物中的黄曲霉素装修材料中的苯醛等等,其实还有一种鱼,也是癌症的加速器,那就是熏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要分享的就是一起饮食加速患癌的病例。61岁的张大爷已经退休,一直有鼻炎。但让他感到奇怪的是,最近一段时间他总是有回吸性血涕的情况出现,而且还伴有头痛、头晕的症状。

由于鼻炎患者有时鼻涕处于鼻腔的后端,难以擤出,就会刻意将其抽吸到喉咙咳出,这种行为叫做回吸鼻涕,也可见于常人。但如果鼻涕出现带血的情况,则可能说明鼻腔组织存在感染、过于干燥或者破溃等,长期出现,则需要及早前往医院进行排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听过患者的描述后,医生认为病灶可能在鼻咽部,遂为其安排鼻内镜检查,肉眼可见右侧鼻咽部灰白碎组织一堆,总体积0.4*0.3*0.1cm;取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鼻咽部)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在得知患癌消息后,患者经过了短暂的震惊,表示很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得癌症。

经过一系列的病史询问后,发现最大的问题可能还在饮食上,患者平时就爱吃一些腌制类的食物,像熏鱼、咸鸭蛋之类,对他来说,这也算是生活中难得的乐趣。没有这些东西,他简直就吃不下饭,而这种腌制类的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质,亚硝酸盐,如果经常吃,无疑会增加自己的患癌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患者懊恼不已,表明要是病能治好,自己以后绝对不吃了。好在后续完善检查发现,患者的癌细胞并没有扩散严重,只侵犯到了颅底骨临床分期为t3n0m0 III期,针对患者目前的情况,为其制定“诱导化疗+同期放化疗”的治疗方案。

由于鼻咽癌对放疗非常敏感,所以对于鼻咽癌患者来说,这是首选的根治性方案。越是早期患者采用,其治愈率也越高,尽管患者处于III期,联合化疗使用,也有较高的治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之前的不适症状已经得到了好转,也没有出现治疗的副作用。目前患者相关治疗已经结束,可以回家疗养,需定期回院复查。

癌症的发病原因有多种,不健康的饮食亦是其高危因素。下文,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熏鱼是如何“加速”癌症的。

一、为什么说熏鱼是癌症的加速器?

在南方,这是一道鱼块经油炸、卤汁浸泡而成的风味小吃。也有不少人认为熏鱼是鱼肉经过盐腌制后或者直接挂于灶台上用火熏的鱼。不管制作工艺如何,这两种熏鱼都是腌制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腌制品风味足,易存储,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也正是因为要达到这两个优点,制作者要在制作过程中放置大量的食盐、香料等调味品。这些调味品在放置过程中,会慢慢浸入食品之中,达到降低水分、抑菌生长的作用;同时,这些调味料在经过微生物的发酵后,形成了独特的风味。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致癌物n-亚硝基化合物的含量会显著升高研究发现,在鱼类和肉类等产品中,含有较多n-亚硝基化合物前体物的胺类化合物。所以,当这类食品经过食盐等调味料腌制,再经入人口食用,通过胃液及唾液的酸化反应,最后也可形成n-亚硝基化合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合成反应可以在人体的口腔、胃、膀胱等部位生成。并且,在已经被研究的300种n-亚硝基化合物中,有80%已经被证实有致癌活性。这些物质不仅可以多次长期摄入致癌;甚至可以一次冲击,继而诱发肿瘤;同时还可通过胎盘、乳汁进行子代传播

同时,腌制品中所含的亚硝酸盐还可以在进入人体后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分子。这种分子在正常浓度下,对于人体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基本的信号分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如果超过了一定浓度,则可以诱发体内细胞突变或者癌变。在食管癌、卵巢癌、肺腺癌等癌症疾病发生机制研究中,都发现了该物质参与到了肿瘤的演进过程,并可增强其的形成、侵入以及转移

不管是油炸、还是火熏,这两种过程中都可以催生出另一种致癌物质,苯并芘。这是因为食物在高温的熏制、烘烤抑或是煎炸的情况下,其中所含有脂肪、胆固醇、蛋白质以及碳水化合物等物质会发生热裂解反应,同时再经过环化以及聚合反应,就会生成这类物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是在烟熏制品,在初期,这种污染物质多停留于物表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物质还会向深层浸入。值得注意的是,当食物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焦糊,则该类物质的生成量会比普通食物高出至少10倍。所以说,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吃已经焦糊的食物。

研究发现,苯并芘进入人体后,经过代谢形成二羟环氧苯并芘。这种物质可以与dna亲核点位鸟嘌呤的环胺基端共价结合,从而引起dna碱基的突变。该基因突变又可激活相关的癌基因,引起细胞恶性转变以及肿瘤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并且,苯并芘这种物质还可以改变dna甲基转移酶活性,降低基因组总体dna甲基化水平,从而形成一种异常表观遗传模式。这种模式可导致基因组的不稳定,引发广泛的编码蛋白的表达异常。

不管是在腌制过程还是熏、炸过程中,熏鱼都易产生致癌物质。这两种致癌物质可以导致多种癌症的发生,而对于爱吃熏鱼的人群来说,长年累月地频繁摄入无疑会增加患癌风险。所以,为了健康起见,这些食物一定要少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腌制品以及熏制品的长期摄入可增加癌症风险,那么生活中还有哪些可增加患癌风险的食物呢?

二、还有哪些食物过量摄入可增加癌症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饮酒以及抽烟历史悠久,甚至演变成了某些地区日常生活的一种习俗,但是过量的抽烟以及饮酒容易增加患癌风险。酒精中的主要成分为乙醇,该物质本身不致癌。

但是过度过度饮酒容易导致肝硬化,最终演变成肝癌

并且,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内代谢,可产生一种叫做乙醛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被溶解或者是活化,然后使细胞发生突变,促使癌症发生。酒多为酿造,如果喝了由霉变粮食酿造而成的酒,身体则容易被黄曲霉素侵袭,这也是强烈致癌物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饮酒可破坏端粒。这种物质在人体染色体末端的dna序列上,可保证细胞的遗传稳定性。而过多摄入酒精则容易导致人体氧化应激反应以及炎症反应发生,从而促使端粒缩短,并且增加癌症发生的风险

统计表明,当吸烟指数超过400年支的重度吸烟者有着更高的肿瘤风险。简单进行换算,就是当一个吸烟者20年间,每天吸20支烟,即可达到该指数。香烟的烟雾中,有70余种成分已经被确定为致癌物质,这些物质可与dna结合并破坏dna,引起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酒精与烟草在体内相遇,患癌风险比两者单独摄入还要高。这是因为烟草之中的致癌物质可以溶于酒精之中,并且附着于消化道粘膜上皮表面,增加患癌风险

过量摄入红肉亦可增加患癌风险。肉类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脂肪,对于补充能量以及人体所需微量元素、防止贫血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如果过多摄入肉制品,会有增加胃、肠癌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肉类本身没有致癌物质,但是在进食前的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致癌物质。例如在腌制肉类中可形成硝酸盐以及亚硝酸盐,从而增加风险;而长时间的煎炸烧烤可以形成杂环胺、苯并芘等化学致癌物质。并且,长时间的煮制又会生成4-羟基-2-壬烯醛,这种物质可在体内与机体细胞的物质结合发生氧化应激反应,造成机体损伤。

而未加工红肉中富含氧化肌球蛋白、脱氧剂球蛋白等物质,当其经过加工或者长时间的烹煮后则会使蛋白复合物发生变性,生成亚铁血红素这种物质可以与肠道内的食物脂肪发生诱导反应,促使n-亚硝基化合物的生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肉类本身的营养价值丰富,但在日常生活中也不能多吃,建议每日摄入量为50-100g。这样既保证了营养的吸收,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病风险。并且,还要注意肉类的制作方法,最大限度保留其中营养,并通过正确加工降低患癌风险。

文中的张大爷多年来饮食习惯都不太健康,常年爱好吃腌制食品,就是这样的饮食爱好,增加了他的患癌风险。好在发现时还没有转移,病情尚可控制。这也是不幸之中的万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食物可以增加人们的幸福感,但是不正确的饮食摄入也可以增加人们的患病风险。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食物,吃健康的食物,减少有害食物的摄入。并且,如果平时感到身体不适或者是异常的消瘦,一定要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皇甫超申,史齐,李延红,等.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利害分析[J. 环境与健康杂志,2010,27(8):733-736.
[2]李诗义,诸晓旭,陈从贵,等,肉和肉制品的营养价值及致癌风险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2015 (12):41-47.
[3]粱瑞,段兰萍,黄瑞,等,圈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粮油中苯并芘残留 [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6(5):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