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方的教皇有权杖、法老有法杖,东方的皇帝有玉玺、官员有官印,我们现在的平民百姓有姓名章、公司法人有法人章……总而言之,权力和威信是抽象的,所以自它们诞生之时开始,就有人想方设法要把它们具象化,权力的凭仗就此诞生。

小时候,喜欢看武侠剧,但那时候真不明白那些所谓的武林盟主令、圣火令哪来那么大的威力,不就是一块破牌子吗?长大后才明白,人家的威力不是那块牌子的本身,而是强者对那块牌子的赋能。

话说当年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自名为皇帝。但是感觉光靠这么一个称呼来固化自己及子孙后代的地位,显然还是太单薄了。你今天可以称皇帝,时间久了,一些阿猫阿狗也可以自称皇帝。怎么办呢?得给皇权设置一些独一无二的标志,你们没这些东西就不能称皇帝,类似于现在的防伪码。其中,后世熟知的传国玉玺就是其中一项。

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是皇帝的印玺。其方圆四寸,上钮交五龙,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这玩意本就是一块破石头,顶多就是一块看着漂亮点、摸着舒服点的破石头,但被秦始皇灌注了毕生功力之后,就成了后世人梦寐以求的法宝。跟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那枚逍遥派的掌门戒指一样。

有一说一,古人还是颇有武德的,在魏晋以前,基本上都遵循了祖龙先生制定的游戏规则,没有那块石头不称帝,有了那块石头称不了帝也不破罐子破摔地毁了那块石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乱规矩其实是在汉末时期的三国,刘备同志率先凭借自己皇室宗亲的身份不承认那块石头的权威性,孙权有样学样,邯郸学步地以三无身份称帝了。

然后就是司马家族篡魏立晋,彻底把那块石头的内涵给破坏了——只要能抢到那块石头,我就算是个渣渣,也可以当皇帝。

好吧,西晋以降,社会和国家变成了眼里只有那块石头的状态。

关键是,司马家还挺不争气的,自己家兄弟把脑袋打破,结果那块石头落入了外族手里,被人家用来号令武林了。

311年,永嘉之乱,洛阳城破,传国玉玺和晋怀帝一起被前赵匈奴刘家给收入囊中。

后来,石勒异军突起,把老板匈奴刘家又拍死在了沙滩上,成为了传国玉玺的最新掌管者。然后,传国玉玺就一直掌握在后赵手里,冉闵屠羯后,就流落到了冉闵手里。

其实,当时的天下早已礼崩乐坏了,很多人没有那块破石头,该称帝还是称帝了,比如东晋、前秦、前燕等等。但话说回来,有那块石头还是称帝的加分项,只是传国玉玺早已不是称帝的必需项了而已。

锦上添花的东西很多人都会惦记的。东晋、前燕、前秦等,他们对冉闵手里的传国玉玺,可谓垂涎三尺的。

所以,在做掉河北小霸王冉闵之后,慕容儁仅仅进行了短暂的休整,就立马派慕容评及中尉侯龛率精兵一万人进攻邺城。为啥呢?万一去晚了,传国玉玺落到别人手里该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冉闵的儿子魏国太子冉智紧闭城门抵抗固守,但城外的兵众全都投降了前燕,邺城已是孤城一座,城里饥荒,以人为食。你们家最能打的爹都没了,你还能咋滴?垂死挣扎罢了。

冉魏的残余政权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光靠自己是活不下去了。毕竟自己的核心力量已经打没了,利用汉人招牌引流也行不通了,与那些愤怒的胡人和睦相处也是不可能了。所以,冉魏最终选择向东晋靠拢,毕竟大家流着相同的血、喝着相同的水,况且我们手里还有汉室正统的传家宝。

冉魏派使者向东晋朝廷进奉降表,请求投降,并向最近的谢尚求救。

之前我们已经介绍过了,早在冉闵崩盘前夕,冉魏黄河以南的势力都向东晋投诚了。而且在前燕清盘河北时,东晋也再度北伐了。

东晋的这次北伐在时机上的选择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有些机会不是每个人都把握得住的。当时的东晋还是一心一意地利用扯淡小王子殷浩在打压实力派能臣桓温。这次北伐是殷浩主动提出的。但背后的插曲还是蛮复杂的。

话题要就此转移到桓温身上来,这位大能干是最终捕捉到北伐时机的人,奈何朝廷根本不愿意给他机会。可桓温也耐得住性子,你们不让我北伐,但总不能不让提北伐吧?所以他就不停的上书朝廷请求北伐,你们咋回复我是另外一回事。

屡求北伐,诏书不听

桓温其实早就知道朝廷在殷浩对抗自己,所以不大可能同意他挂帅北伐的。即使要北伐,也会让殷浩挡在前面的。殷浩啥水平,桓温心里清楚得很。先把殷浩顶出去,等他丢人现眼之后,自己的机会自然也就来了。

温知朝廷杖殷浩以抗己,甚忿之;然素知浩之为人,亦不之惮也

351年十二月时,桓温加大了紧逼的力度了。他在上奏北伐后就立即行动,率五万人顺江而下驻扎在武昌。鉴于当年王敦、苏峻都曾搞过类似的武装威胁,还有桓温之前还有擅自灭蜀的举动,东晋当时差点被吓哭了,比如搅屎棍殷浩便想辞职逃避桓温。

司马家,你们丢人现眼呀!你要是真怕桓温,就不要没完没了地去招惹人家,限制人家差不多就得了呗;你若真不怕桓温,为什么人家桓温随便这么一动作,就直接吓尿了?平事你们是一样都不行,惹事却是哪哪都有你们。大写的“服”,送给你们!

东晋朝廷不知道桓温到底是要北上还是东晋?辅政的司马昱赶紧站出来当和事佬,表示朝廷马上安排北伐,桓大人,您息怒。您是我们东晋的大人物,是我们的门神、头牌,您这陈兵武昌不合适,容易引起人误会,影响您的光辉形象,赶紧撤了吧。

桓温的目的已达到,马上就坡下驴,立马上书解释自己这次确实有点太冲动、欠考虑,对不住了,我马上改正。于是,率军返回了荆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殷浩的352年二月北伐,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剖腹产而来的。

但是,殷浩北伐是东晋北伐的典型,那就是能天然愧对天下人对其的期待和希望。

出征前,身为主帅的殷浩同志,不知道还太兴奋还是太紧张,就从马上摔了下来,主打就是一个不祥之兆。大家不要对我有太多的期待哈,我都从马上掉下来了,你还能指望我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