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有一定的文化含义,看似醒目,而且长久保存,其实只是为了让别人看到,昭示一种文化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碑是一种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志的石头。碑的应用范围很广,都是人为建造的,或者借助天然的石头,在上面刻上文字,表达一定的文化意义。《说文解字》中说“碑,竖石也。”竖着立起的石头就是碑,可以刻文字,可以不刻文字。

古人有在石头上刻字的习惯,也有在青铜器上刻字的习惯。远古时期的人们在岩石上画画,在洞穴内画画,很多都保留下来,被称为史前文明。到了青铜器大兴的时代,钟鼎铭文成了一种特殊意义的文字,可以记载历史事件,可以记载占卜的卦辞,可以记载一些警示性的词语,后来就有了专门的文体,叫做“铭”。刘禹锡写过《陋室铭》,颇为有名。古人不但要在青铜器上刻字,而且还要在石头上大量刻字。秦始皇曾经在泰山举办封禅大典,在石头上刻字,到现在还保存着。汉代的卫青长击匈奴,勒石记功。很多旅游景点都有石碑,或者作为纪念物的标记,或者刻上文告,或者只是一种墓前的石碑。

秦代称碑为刻石,汉以后称为碑。《释名·释典艺》中记载:“碑,被也。此本葬时所设也。施鹿卢以绳被其上,引以下棺也。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书其上,后人因焉。无故建于道陌之头显见之处,名其文就谓之碑也。”意思是,臣子追念君主或者父亲的功劳,在石碑上刻上对他们的好印象,或者他们生前做的好事,算是一种追思,一种纪念。时间长了,这样的石碑就会散见于道路两旁。宋代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写道:“有碑仆道。”陆游的《过小孤山大孤山》中写道:“有碑载其事。”

民间老百姓立碑,却要在乎碑的费用问题。很多老百姓的坟墓都没有碑,甚至只是用一块木板当成石碑,时间久远了就会朽坏。权贵们的坟墓前面会有石碑,上面写了墓主人的名字,后面有一些典型事迹,算是一种怀念。而皇帝的陵墓一定会有石碑,而且高高大大,上面满是碑文。只有武则天的神道碑有了无字碑,没有碑文。有人说以前有碑文,只不过被人擦去了;还有人说,自从立碑的时候,就没有碑文,意思是警示后人,不要乱说乱写,也不要相信碑文的意思。唐代的韩愈善于写碑文,经常给权贵们写碑文,要一笔丰厚的润笔费,不过,他的碑文有溢美之词,有着阿谀奉承的嫌疑,后代人称他“谀墓”。其实,在古典文化里有“死者为大”的意思,以至于很多人都不会和死者计较,即便在哭丧的时候也只是念叨死者生前的种种好处,而不会说他的缺点或毛病。竖立石碑就更要尊重死者了,要写一些死者生前的好处,至于缺点和毛病,就不会写了。为了节省开支,只有夫妻合葬之后,才会竖立石碑,而单个人死去,没有夫妻合葬,就不会竖立石碑。不过,现在市场开放了,有专门批量制作石碑的石匠,无论人们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只要不违背法律和道德,就会接活,收钱刻碑,却不会问有没有碑文上写的那么回事。

在寺庙里,会有赑屃驮石碑。人们俗称“王八驮石碑”,其实驮石碑的不是王八,而是赑屃。传说赑屃是龙的第六个儿子,是一种古代的祥兽。赑屃又名霸下、鳌、龟趺、天下、龙龟等。它的外形似龟,善驮重物,多用以驮负碑础,也就是当作碑座。古代的帝王或圣贤死后,后人给他们树碑立传,歌功颂德,就要用到巨大的石碑,而巨大的石碑需要稳固的基座。于是,被刻成赑屃模样的石碑底座就出现了,不但稳固耐用,而且具备一定的文化意义。赑屃象征长寿吉祥,有着图腾崇拜的意思。传说人们摸摸驮着石碑的赑屃,可以带来福气。其实,这种传说不过是要人们在石碑前驻足,看一看、读一读石碑上的文字,也就了解石碑记载的人物和故事了。

传说龙生性好淫,和民间的一些动物交配,生了九个儿子。赑屃是它和龟交配生下的儿子,善于负重,被人们当成了碑座。当然,赑屃也有长寿的意思,俗话说“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说明龟族大多长寿,赑屃更不在话下。保留上千年的赑屃驮石碑为数不少。赑屃成了权力地位的象征,在图腾崇拜中有着让死去之人成仙得道的意思。一般人买不起赑屃驮石碑的雕像,只有帝王或者权贵们才能买得起。真正的石刻赑屃头上有角,嘴角有龙须,脑袋像龙,起码有几分龙的样子,身体是龟的样子,没有尾巴。而一般的石刻赑屃脑袋光秃秃的,和龟差不多,只是没有尾巴。难怪人们俗称“王八驮石碑”,还是有些道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陆龟蒙的《野庙碑》开篇写道:“碑者,悲也。古者悬而窆,用木。后人书之以表其功德,因留之不忍去,碑之名由是而得。”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人都为先人树碑,认为花一笔钱也是值得的,算是孝顺的表现。当然,死人看不到了。倘若像笑话里讲的那样,死人爬出来读自己的碑文,岂不是要把过路人吓死?碑可以寄托哀思,可以表达孝道,可以记载功德,可以彰显荣耀,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当然,还有界碑、丰碑,代表尊严和凛然不可侵犯的意味,需要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