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城的街道狭窄逼仄,两旁是陈旧的砖瓦房,门前种着几棵杂乱的树木。街上行人不多,偶尔有几个老人慢吞吞地走过,也不知是去哪里。我家就坐落在这样一条街道的拐角处,虽然房子很旧,但勉强还算整洁。

我叫小明,家境贫寒,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从那以后,就只有母亲含辛茹苦一个人拉扯我长大。母亲是远嫁到这里的,婆婆对她从来都很不好。每天都要发牢骚,指手画脚地数落母亲。有时还会动手打骂,把母亲打得遍体鳞伤。我每次看到都很难过,但又无能为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天,母亲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盘子,这让婆婆大发雷霆。她指着母亲的鼻子骂道:"你这个笨手笨脚的东西,连个盘子都拿不稳!我就不该娶你这个做妯娌的!"

"你还有脸叫我婆婆?"婆婆打断了母亲的话,"滚出去,我不要你这个做儿媳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闭嘴!"婆婆厉声喝斥,"你们给我滚出去,别在我眼前晃来晃去!"

我感到无助和愤怒,母亲这么辛苦,怎么就换来这样的对待?我决心一定要为母亲讨回公道。于是我找到了心直口快的大姑姐,把事情的经过诉说了一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太过分了!"大姑姐气愤地说,"婆婆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嫂子?我们一定要给她一个教训!"

大姑姐是个身材高大、皮肤黝黑的农村妇女,说话直率爽快,从不拐弯抹角。她总是一口气把话说完,语气中透着一股子豪迈。她对婆婆的为人处世方式向来不以为然,认为婆婆太过固执己见、暴躁成性了。不过大姑姐也清楚,婆婆对女儿媳苛刻,其实源于她那一套传统的家教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家的婆婆已经六十多岁了,个子矮小干瘪,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她的眼睛总是眯成一条缝,似乎生怕错过身边发生的任何一件事。她的嘴巴也常年抿着,给人一种板着脸的感觉。婆婆的确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把母亲数落一顿。但她也有可取之处,比如勤俭持家、生活作风朴素等。只可惜她的好品质常常被那暴躁的脾气给掩盖了。

婆婆瞪着她,很不客气地回道:"关你什么事?我做主,我说了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嫂子已经很努力了,您总是这样刁难她,她哪受得了啊?"大姑姐并不示弱。

"努力?哼,她根本就是个笨手笨脚的东西!"婆婆怒气冲冲地说,"打碎了我的盘子,这还不够让我发脾气的理由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为这么一点小事,您就把嫂子赶出去住店,未免也太小题大做了吧?"大姑姐语重心长地说,"您要知道,嫂子是远嫁过来的,她已经很不容易了。您应该多体谅她,而不是老是斥责她、侮辱她。"

"你少在这里绕圈子!"婆婆不耐烦地打断她,"我说了,我就是要把她赶出去,你有意见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婆婆,您就从了我这一回吧。"大姑姐诚恳地说,"您把嫂子请回来,以后多关照她一些,她一定会改正缺点的。您要是老是这样对待她,她迟早会离开您的。到那时,您可就真的没有儿媳伺候了。"

婆婆被大姑姐说得哑口无言,沉默了半晌。她意识到自己确实做得有些过火了。于是,她叹了口气,说:"好吧,我去把你嫂子请回来。不过她要是再这样,我可就不客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姑姐点点头,心里很是欣慰。不久,婆婆就去找到了住在小旅馆里的母亲,请她回家。母亲虽然有些疑虑,但还是决定给婆婆一个机会。

我看到母亲平安回家,内心非常高兴。我暗自希望婆婆能改正自己的暴躁脾气,好好待母亲。我也衷心祝愿母亲能够节节高升,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事与愿违,婆婆的暴躁脾气并没有根治。不到半个月,她就又开始了对母亲的刁难。有一次,母亲做了一份拿手的菜肴,但婆婆挑剔地说:"这菜味道太淡了,你是不是忘了放盐?"母亲解释道,她是按照正常的分量放的,但婆婆并不买账,直接把盘子里的菜全部扣在了地上。

"你这个笨手笨脚的东西,连这么简单的菜都做不好!"婆婆破口大骂,"你是不是嫌我们吃得太好了,想把我们给饿死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别跟我解释了!"婆婆打断她的话,"你给我滚出去,我再也不要你这个做儿媳的了!"

母亲伤心欲绝,跑到我的房间里,把发生的一切告诉了我。我看着母亲满脸的泪痕,内心无比痛苦和愤怒。我劝母亲说:"妈,您别太难过了。您这么辛苦,怎么就换来婆婆这样的对待呢?我们还是离开这里吧,不要再受她的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母亲沉默了一会儿,终于下定决心说:"好吧,我们搬出去住吧。我再也受不了婆婆对我的虐待了。"

从那以后,母亲就离开了那个让她备受煎熬的家。她在外面租了一间狭小的出租屋,开始了独自打拼的生活。虽然条件非常艰苦,但母亲从不言弃,她勤勤恳恳地做着一些力所能及的零活,好养活我们母子两口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天清晨,母亲便会起身做早饭,然后我们各自出门,她去干活,我去上学。晚上回来后,母亲已经把简单的晚饭准备好了。有时我看到她手上的厚厚的老茧,心里难免会感到内疚和自责。是我们母子太过于无能,才会让母亲这样操劳。

母亲总是很坚强,从不对我诉苦。即便在最艰难的时候,她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她常说:"只要你们母子平安就好,其他的我都不怕。"看着母亲那饱经沧桑却仍坚韧不拔的身影,我无比敬佩她的勇气和坚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作为一个儿子,我没有尽到应尽的孝心,让母亲这样操劳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自力更生,好好孝敬母亲,让她从此过上安康祥和的生活。

就这样,在艰难的环境中,我们母子的感情越来越深厚。我们彼此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共同面对着人生的种种际遇。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注定会伴随我们一生,永不磨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晃几年过去了,我们母子的生活环境终于有了改观。我凭借自己的努力,找到了一份还算体面的工作,能给母亲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母亲也从婆婆那件事的阴影中彻底解脱出来,她的心情一天比一天好。

母亲听了,眼圈有些湿润。她上前拥抱了婆婆,说:"婆婆,您也是为了我好,只是方式有些过了。不过,您既然已经认错了,我就原谅您吧。从今往后,我们就从头来过,好好相处。"

婆婆点点头,显得很是感激。从那以后,婆婆确实改正了自己的缺点,对母亲非常孝顺有加。而母亲也重新接纳了婆婆,把她当成自己的亲人一般看待。

就这样,我们一家人终于重新团聚在了一起,和和睦睦地生活在了一起。每逢佳节,我们都会相聚,其乐融融。婆婆也不再像从前那样脾气暴躁了,而是变得和蔼可亲、温文尔雅。看着家人其乐融融的景象,我由衷地祝福母亲:妈,您终于可以放下往日的诸多烦恼,从此幸福安康,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