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走失,电梯直达

来源:辛庄课堂

作者:陈晓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晓萍

华盛顿大学福斯特商学院终身教授

我先问一个抽象的问题,看你怎么回答。

“当一个人受到不公平待遇时,TA是应该忍气吞声、委曲求全,还是应该大声抗议、讨还公道?”

如果你觉得这个问题容易回答,那么我来加一个条件:

“当一个人受到不公平待遇时,如果选择忍气吞声,尚可保全一些利益;如果选择严词拒绝,就可能鱼死网破,与对方同归于尽。” 这时,你是选择委曲还是抗议?

现在我再加一个条件:

“当一个人受到不公平待遇,而且这个不公平待遇来自其直接主管。若选择忍耐,就把不公平感吞进肚子里;若选择反抗,则可能丢掉饭碗。” 这时,你又会如何选择?

如果我再把情况界定一下,假定这个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人是一个特别主张正义的人,具有“人活一口气”,“路遇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当TA面对一个不讲公平的强权领导,一步一步逼其就范,TA是应该为了自己的职业发展屈服讨好,还是抛弃所有拂袖而去?

上述情景的模拟游戏

现在让我们来玩一个分钱游戏。在这个游戏里,我和你总共有10000元,但需要通过掷骰子(随机)的方式来决定谁来分配这笔钱。游戏的规则如下:

1

提议分钱的人(proposer)可以提出任何方案来分这笔钱,比如10000元全部归自己;8000元给自己,2000元给对方,或者5000-5000平均分配,或者全部给对方,等等。

2

方案决定后,提议者告知对方,即回应者(responder)。

3

回应者如果同意方案,那么二人的分别所得钱数和方案中的一样。

4

回应者如果拒绝分钱方案,那么双方谁也拿不到一分钱。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被随机安排为提议者的角色,你会把多少钱分给自己?相反,如果你是回应者,你会接受/拒绝什么样的分钱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公平愿意付出的代价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人的目标就是个人利益最大化。所以,作为提议者,应该尽量多分一些钱给自己。比较极端的想法是,如果给对方1元钱,TA也应该接受,因为1元多于0元(拒绝得0元)。但是,站在心理学的角度,人们对于许多事物的判断不那么绝对理性,而是要考虑其他因素,比如与他人进行比较。虽然1元多于0元,但是看到提议者无缘无故却能拿到9999元,一定会感到无比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的感觉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体到底是接受还是拒绝对方提议的分钱方案。在这个游戏中,因为谁做提议人是随机掷骰子决定的,所以公平的分法应该是一人一半、各得5000元。虽然提议人稍稍具有更多权力,但因为对方有否决权,所以二者的权力相对对等。

上述这个提议者和回应者权力相对对等的“最后通牒游戏”(ultimatum game),在行为经济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实验室里已经被玩了几十年,取得了一些相当稳健的结果。我和我的同事也曾在中国做了这个实验,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

首先,超过50%的提议人提出了‘对半分’的提案,表现出良好的公平意识。

其次,当提案中分给对方的钱数只有总数的20%时,有80%的回应者拒绝了分钱方案。当比例为30%时,60%的人选择了拒绝。当比例为40%时,将近50%的人选择了拒绝,意即情愿自己得不到一分钱也不让对方拿到比自己更多的钱。

这个研究结果令人鼓舞,因为大多数人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彰显公平。

权力不对等时愿意为公平付出的代价

可是,当我们对游戏规则稍作修改的时候,情况就开始发生变化。修改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如果对方拒绝,游戏不终结,但双方都要付出一点代价,即从10000元中扣除一些钱后继续下一轮游戏,只是两个人被扣的钱数不同,比如我每拒一次,扣钱10元;你则是5元/次。第二处是在下一轮游戏中,角色互换,原来的回应者变成提议者。直到提案被接受、或者钱数为0或负数的时候游戏终结。

按照这个游戏规则,我们来做一下思想实验(thought experiment)。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第一轮你是提议人,提出给自己9000元,我拒绝,那么我被扣除10元,你扣除5元。第二轮我成为提议人,我提出给自己7000元,其余给你,你接受,游戏就此完毕。但如果你拒绝,那么我们又会被各自扣除10元、5元,然后继续游戏。可以看出,在这个游戏里,因为你我每次做拒绝决定被扣的钱数不同,我们在玩游戏时的权力就不对等,扣得多的那个人(就是我)在客观上明显处于弱势。

在上述情形下,我们的研究发现了非常不同的结果。那个处于强势的人在提议时,其方案几乎全部是给对方低于50%的钱数。相反,那个处于弱势的提议者,其提出的方案几乎都是给对方高于50%的钱数(感觉是自知自己地位低,底气不足,都不敢奢求公平待遇)。

此外,虽然游戏开始时,有超过90%的拒绝决定来自弱势者(因为对方给自己的钱不足50%),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弱势地位的人拒绝不公平提案的次数越来越少,最后只有不到1%的人坚持拒绝到底,即使最后一分钱也拿不到。

看见这些一开始捍卫公平的灵魂,如何一步步在利益面前败下阵来,作为实验者的我心里五味杂陈。而那些不肯屈服的1%,也让我心生尊敬和感叹。这让我联想到权力不平等的现实社会,和处于现实社会中的个体,其行为表现的相似之处。

更令人沮丧的,是当我们把游戏再做改变,变成“独裁者游戏”(dictator game)的时候,人们的行为反应。在这个游戏中,提议人扮演的是独裁者的角色,其游戏规则是:TA可以提出任何分钱的方法,而对方没有任何拒绝的权力。我们发现,在这种情况下,提议人给对方的钱数比例的平均值只有20%左右,他们把80%的钱分给了自己。由此可见,在权力不受限制的时候,掌权者的嘴脸相当贪婪。

现在回到我的第一个问题,“在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时候是拼死抗争还是苟且妥协?” 你怎么回答?如果你选择妥协,那么究竟要妥协到是么时候才会触碰“是可忍,熟不可忍”的底线?

建立公平的社会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但是最重要的其实是游戏规则中有没有对于权力的制衡。在提议者和回应者权力相对对等的时候,公平分配最容易实现,个人的尊严最容易保持,正义和利益最可能一致,人的灵魂可能经历最少的挣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可能实现。

2024年3月修改于美国西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