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篇最近发表于美国《防务新闻》的文章中,美国海军专家H·I·萨顿提出了对中国新型039C潜艇设计的独到见解。他指出,这种潜艇采用了一种别具一格的“蘑菇头”围壳,其不仅有助于降低噪音,更重要的是,它能有效抵抗主动声纳的探测。这项技术,被萨顿认为是声学隐身领域的一大创新,标志着中国在非核动力潜艇技术方面的一大飞跃。

据萨顿解释,主动声纳系统通过发射声波并接收其回声来定位潜艇,这种方式往往使得潜艇难以仅通过降低噪声来隐匿。然而,039C型潜艇的多斜角围壳设计显著降低了这种回声的强度,从而增强了潜艇的生存能力。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学者在波兰《声学档案》杂志发表的研究文章中,分析了这种围壳设计对主动声纳探测的影响。这一研究不仅支持了萨顿的论断,还进一步说明了这种设计在现代潜艇战术中的重要性。

这一技术的应用,让中国在全球潜艇建造竞赛中占据了领先地位,展现了其在军事技术创新方面的迅猛发展。通过这种独特的隐身技术,039C型潜艇不仅提升了自身的防御能力,也为未来潜艇设计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现代海战中,潜艇的隐蔽性至关重要,而声纳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主动声纳尽管能够有效探测到隐匿的潜艇,但它也有其固有的弱点:使用时必须发射声波,这无疑会暴露自身位置。通常情况下,使用主动声纳的舰艇或潜艇,其位置可能会在比被探测对象更远的距离上被敌方察觉。

随着潜艇设计越来越注重降低噪声,传统的被动声纳在一些情况下已经不足以应对,使得主动声纳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为减少风险,新兴技术如利用无人水下航行器作为主动声纳的信号发射源,为潜艇和水面舰艇提供了一种隐蔽的探测手段。

面对这种情况,潜艇的声学隐身技术也必须发展,不再仅仅依赖于降低噪声。中国的039C型潜艇采用的“多斜角围壳”设计,正是一种应对主动声纳探测的创新方案。这种设计通过特殊的外壳形状,有效减弱了回波信号的强度,从而提高潜艇的隐蔽性和生存能力。

与此同时,国际上其他国家也在探索类似的设计。例如,瑞典的A26型潜艇和德国的212CD型潜艇也采用了相似的“多斜角”外壳设计。虽然瑞典的A26型潜艇在设计上较早公开,但其建造进度较慢,预计首艇将在2024年才正式服役。相比之下,中国的技术研究和实际应用显然走在了前面,039C型潜艇已经成为了将这一新型设计实际运用于军事行动的先锋。

在潜艇设计领域,各国工程师正在重新定义隐身技术的边界。传统潜艇的光滑外型逐渐让位于新一代的棱角分明设计,这一转变正体现在德国最新的212CD型潜艇上。这种设计不仅保留了传统围壳,更在整个艇体上采用了斜角,这一大胆的改变彻底打破了潜艇设计的传统美学。

尽管这种有棱有角的设计增加了水下航行的阻力,影响了潜艇的高速潜航能力,但这种牺牲在设计师眼中是值得的。他们的主要目标是增强潜艇对抗主动声纳的能力,这一点在中国的039C型和瑞典的A26型潜艇中也有所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H·I·萨顿专家在分析中提到,尽管039C型潜艇的斜角围壳有效减弱了中频声纳的反射信号,但其对低频和高频声纳的影响较小。然而,这种设计的真正妙处在于其对声纳信号的“迷彩效果”——它让敌方的声纳系统难以准确判断潜艇的具体位置和类型。

这种技术可以比喻为陆地上的迷彩服。就如同迷彩服让士兵与背景融为一体,难以被敌人发现一样,斜角设计的潜艇同样让声纳信号发生混淆,使敌方只能确定海中有“某种”物体,而无法准确识别其为何种潜艇。

此外,212CD型潜艇的交付时间表显示,挪威海军建设的首艇预计在2029年交付,而德国自己的潜艇则要到2032年才能交付。这一时间表反映了这种高级设计需要的精细工程和测试。

通过这种设计,潜艇不仅仅是在海底行驶的舰艇,它们更像是海洋中的幽灵,能在无形中游走,这种能力在现代海战中越发显得至关重要。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