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年龄差不多的孩子,大运动发展情况却大不相同。

有的孩子10个月就会走路了,有的孩子15个月才逐渐走稳当。

有的孩子6个月就爬得飞快,有的孩子9个月才学会爬行,还有的孩子根本就没爬过。

没有对比就没有焦虑,面对这样的差异,有的家长可能会焦虑。

担心我们家孩子大运动发展不如别人家,是不是不够聪明?智力方面不如别人家孩子优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孩子智力高低的起点,和大运动发展无关

如果一个宝宝15个月大的时候还不会走路并不意味着他高中学不会微积分,也不意味着他不能在篮球队当前锋。
只要掌握运动技能的时间属于正常范围内,就没有必要担心他以后的成绩---《大脑发育的黄金五年》

上面这段话揭示了我们对孩子大运动发展速度不够快的焦虑是多余的。

如果我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走得早、爬得快,但只要在正常范围内,就不必担心孩子智力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只有在孩子的大运动发展速度特别迟缓,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的时候,我们才要特别留意。

是不是孩子在认知或者神经发育等方面出现了障碍,这种情况对孩子的智力发育是会有严重影响的。

既然大运动的发展速度不是智力的绝对影响因素,那为什么现在大家都特别重视大运动呢?

带孩子去体检,医生也会嘱咐家长让孩子多趴多翻多爬,多锻炼,孩子越动越聪明呢?

因为影响智力发育的因素包含两个方面:

一个是基因,它决定了智力发育的起点。

一个是后天经验,它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智力发育的高低水平的走向。

基因的影响是我们无法改变的。

但后天经验的获得完全是由人和环境来决定的,而大运动的发展状况恰恰能够影响孩子对于后天经验的获得程度。

02

孩子智力高低的走向,和大运动发展有关

运动技能并不是与智力发育完全无关。
每一个运动技能里程碑都拓展了孩子的阅历,改变了他看世界的角度,创造了一个对情感和认知功能发展意义重大的不断变化的环境-----《0-5岁的大脑发育》

我们都知道幼儿阶段的大脑发育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建立神经连接以及神经髓鞘化的过程。

基因决定了神经元到达的位置,但是神经元之间的链接更多靠的是外部的刺激。

重复的刺激让神经髓鞘化,从而建立了大脑中一条又一条高效的信息传递道路。

那么大运动的发展这一系列过程中是如何产生作用的呢?

1、能够拓展孩子的阅历

我们就拿爬行来举例子。

当孩子不会爬行的时候,他的活动范围局限在他坐着或者躺着的地方。

如果他要改变活动范围只能依靠家人抱起来更换地方,他对环境探索的主动权掌握在大人手里,我们不想让孩子去的地方就会果断离开,孩子去的地方基本都是我们自己愿意去的地方。

但是当孩子学会爬行了以后,他就掌握了自主探索的技能。

他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完全可以通过爬行来满足,比如他看到了桌子下面有一块空地,这个地方能不能钻进去呢?

这个空间看起来很有意思,周围还有很多凳子,凳子腿之间的那个空间自己能坐下去吗?怎么办?爬过去试试呗。

然后他慢慢地爬向那个他从未接触过的空间,感受到了自己的身体是如何穿过不同的空间的。

感官体验是0-2岁孩子提高认知的唯一途径。

在爬行的途中,他能看到不一样的画面,听到不一样的声音,感觉到不一样的地面,视觉、听觉、触觉都有了全新的体验,并且在不断变化着。

孩子的认知水平自然也会不断变化。

一个经常自由爬行的孩子和一个一直被抱着或者躺在婴儿车里的孩子相比较。

前者的空间意识和自主探索的能力肯定是比后者要强的,这部分的经验就会影响到智力的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看到这个小标题您可能会纳闷,自信心和智力发育有什么关系?

自信心决定了孩子在面对未知的情境时,是退缩的还是前进的。

我们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越自信就越愿意去挑战,挑战的次数越来越多,成功的经验就越来越丰富,成功的次数越拉越多,自信心就越强,然后就更愿意去挑战更多的困难。

不断累积的经验为智力发育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大运动技能的发展和自信心又有什么关系呢?

对于婴幼儿来说,能够自如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完成各种动作,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呀。

孩子最初的自信就是来源于此,我的身体我做主。

一个跑得又稳又快的孩子,和一个跑不稳总摔跤的孩子,心理状态是不一样的。

前者越跑越开心,越自信,后者可能越跑越挫败,最后干脆就不跑了。

从以上两个角度来说,大运动技能的发展状况是可以影响孩子智力的发育水平的。

以前我们会说“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但现在脑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四肢发达,头脑一定不简单”。

既然大运动技能的发展对智力发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是不是我们就可以让孩子提前发展某项大运动,练得越多越好?

不是的,所有的发展都应该遵循客观的规律。

03

正确发展大运动,才能提升智力


运动能力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过程,既有内在的本质原因,也有外在的培养原因-----《越动越聪明》

孩子大运动的发展能力首先是受基因影响的。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大运动发展得很早很快,有的却很慢。专业运动员的孩子,运动基因一定强于普通孩子。

其次是受后天训练影响的。

要正确发展孩子的大运动技能,需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遵循大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超前训练

大运动发展是有顺序的:俯趴、翻身、扶坐、爬行、扶站、走路、跑、跳。

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会按照这样的顺序发展一个一个的发展大运动,没有哪个孩子会跳过俯趴直接学会自如翻身,或者跳过走路直接开始跑跳。

爬行除外,虽然爬行很重要,但是有很多家庭是跳过爬行直接教孩子学走路的,最终也能学会走路。

然而没有经过爬行的走路,走不稳爱摔跤,并且学习时间很长,正确的方法是爬行足够自然独立行走,不需要学步带等辅助

每个孩子的运动基因不同,决定了他会在哪个月份准备好开发下一个运动技能,只要在大运动发展的正常范围内即可。

如果我们因为看到别人家孩子都会走了,就提前练习自己的孩子走路,可能会导致孩子更晚掌握走路技能。

只有当孩子的大脑发育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练习才对婴儿有用,如果练习得早了,许多必要的神经回路还没有形成,练习就没有用。

所以,孩子到什么月份就发展这个月份应该发展的技能,把这个技能练习成熟了,下个技能自然而然就做好准备了。

2、有技巧的刻意训练,才能强化大脑发育

运动学习包含了一系列神经选择的过程,同样一个动作可以由好几个神经回路以及活动模式支配。

但是只有一小部分是最简洁高效的,训练的目的就是把这些高效的神经回路以及传递模式筛选出来,不断强化才能巩固下来。

如果你仔细观察过孩子就会发现,大运动技能需要不断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就拿翻身来说,孩子最开始会翻身的时候,第一步是将自己的身体侧过来,这一步比较简单。

但是侧过来到翻过去这个步骤就很难了,孩子有时候像鲤鱼打挺,有时候像小虾米弓着身子,使劲儿翻了半天还是没有翻过去。

假如我们不去刻意训练孩子,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多翻几次,他可能因为挫败就不翻身了,胖宝宝尤其会这样。

导致的结果就是,翻身的高效神经回路迟迟没有筛选出来,影响了下一个大运动技能的发展进程。

当孩子已经出现了某个运动技能的发展苗头时,我们就可以开始刻意训练了。

训练的方式要和游戏相结合,不要像搞军训一样练孩子,比如:

俯趴的时候可以借助瑜伽球、婴儿车、飞机抱

翻身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一起翻、捉迷藏

爬行的时候可以用爬行垫做隧道、用玩具做引导、户外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我们就能看到孩子最开始那些原始、笨拙的尝试最终转化为熟练、富有技巧的动作了。

一旦孩子的运动技能打开了,大脑的发育必然会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