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火在5月2日将河南大学大礼堂付之一炬,灭火之后只剩下断壁残垣、场面之惨烈令人痛心。而且火灾发生时正值礼堂大修缮之际,到底是怎样的马虎大意,才让这样一座见证了中国近一个世纪历史的建筑遭此劫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来古建保护修缮就是一个难题:既要保护修旧如旧、保护珍贵遗产,又要适当添加现代化设备延长寿命。

比如河南大学大礼堂这样的建筑,本身是国家重点文保、同时又是正常使用的办学场所,里面人员混杂、状况众多,对文物保护工作有着很高的要求。

但是即便每天进出这座礼堂的学生老师、其他人员熙熙攘攘,90年下来也没有听说出现过什么特别状况,这说明至少河南大学师生上下,对这座礼堂保护都是非常用心小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是我国古建大部分是木结构,任何火源都是天然大敌,为什么一个装修公司进来修缮,就酿成了一场大火焚毁了礼堂?

很多人并不知道河南大学大礼堂作为全国重点文保,其历史地位有多么特殊:

大礼堂前身是清代河南贡院,1904年甲辰全国会试便在这里举行,这也是中国1300多年科举历史上的最后一次考试,1905科举制度被废除,最终被扫入历史废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举废除之后,河南各界举全省之力筹建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科学校”,也就是河南大学前身,努力培养留洋人才。1931年留美回国的河南大学工学院土建系张清涟教授设计了这座中西合璧的大礼堂,1934年竣工落成,2006年成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保单位。

可以说这是20世纪以来河南高等教育精华之所在,承载了当时河南人民对河南子弟莫大期望。

这期间大礼堂躲过了日寇的炮火、国民党反动派的战火摧残,并且一直屹立进入21世纪,结果谁都没想到会毁于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筑被焚毁了可以重修、立柱墙壁垮塌了可以重建,但上面承载的浓重历史和文化记忆,却永远找不回来。

即便河南教育厅、河南大学、负责修缮的北京同兴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责任人都被拉出来公开谴责、赔礼道歉,也续不上被大火焚毁的河南百年大学精神传承。

单纯金钱物质的赔偿、人员的处理,都换不来历史文物的彻底消亡,这才是最让人痛心的。

这起火灾的最终定责和原因查询,并不能让所有河南学子乃至全国人民心安,因为烧掉的是一段历史,一段回忆,这种无形资产以后只能在书本图片中找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南大学大礼堂火灾给全国文物修缮保护的警醒,除了防范火源规范装修之外,更重要是如何更慎重对待古建修缮的风险,近年来我国古建筑保护和修缮出现的问题层出不穷:

2003年武当山元明时期的遇真宫主殿发生火灾,原因是当值人员使用电灯不当引燃物品;

2022年福建宁德始建于北宋的万安桥被付之一炬,调查原因也是有人违规用火导致;

2015年云南大理州拱辰楼火灾,这座600多年历史古迹全被烧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他省级市级古建遭遇火灾损毁更是多不胜数,大部分都是违规用火导致,河南大学大礼堂的事故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如果连专业的修缮公司都能出现如此低级的问题,那其他不知道转包了多少手的古建修缮装修工程,其风险可想而知。

大礼堂已经随火而逝、留给我们的断壁残垣才是最好的警醒,哪怕以后重建得更大更高、更加富丽堂皇,但没有的东西就永远的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