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利欲,区别在于各人的自制力。有些人懂得抑制内心的贪念,而有些人则任其肆虐。更有些人,在平淡的日子里尚能克己自律,但在巨大诱惑面前,却无法维持理智,防线土崩瓦解。

家庭破裂的悲剧,往往源于“贪欲”。诸多案例与金钱相关,正如李尚龙在《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一书中所剖析:“当情感受到金钱的侵蚀,当陪伴被私利所沾染,人与人的关系便只剩下空壳。”

书中讲述的一对夫妻,原本共患难,情深意重。然而,丈夫无法抵挡金钱的诱惑,不顾妻子的反对,将全部家当投资于妻子的舅舅所经营的煤炭产业。不幸的是,舅舅破产,他们的五百万资产化为乌有。随之而来的,是夫妻间的争吵与矛盾,无尽的指责与道歉,最终导致妻子精神崩溃,以离世的方式结束了这场悲剧。

这类婚姻悲剧屡见不鲜。然而,并非每个人都选择以“离开”的方式来解脱。因为这样做并不能证明什么,无论是想让另一方后悔,还是想证明自己的勇敢,离开并不能为你带来任何价值,世界不会因此而有任何改变。

就像我的朋友小楚所说:“在我被前夫逼至绝境之时,我曾考虑过用极端的方式结束一切。然而,我最终没有选择这样做。生活再艰难,只要生命仍在,就有翻身的机会。不值得爱的人,狠心离开便是,无需和自己过不去。即使因此陷入困境,只要我不放弃自己,我就仍有翻盘的可能!”

小楚的前夫,人称阿乐,与前文中提及那位男士颇为相似。在未经诱惑的平凡日子里,他尚能自律,与妻子共度安宁时光。然而,当面对无法抗拒的巨大利润时,他终究无法掌控自己的欲望。

曾身为“凤凰男”的他,对岳父的小本买卖颇为轻视,认为那不过是微不足道的琐事,不如自己赚取的薪金丰厚。因此,每当小楚归宁,他总是借故回避,不愿一同前往。

然而,听闻岳父生意兴旺,盈利丰厚,他的心开始动摇,认为既然是自家的岳父,若能参与其中,定能共享富贵。在他决心投入之际,小楚诚恳地提醒他切勿鲁莽:“我知晓你心有贪念,但不可不慎。我父的经营充满变数,一旦失利,我们现有的生活也将受到波及。”

然而,对于像阿乐这样容易被财富冲昏头脑的人,别人的忠告只会被视为阻止他发财的障碍,他越发冲动,誓要向世人证明自己的选择没错。

不幸的是,他并未赶上岳父生意的巅峰时期,投入的资金化为乌有。随之而来的,却是他对小楚的责怪,先是质疑她为何不早劝阻,继而坚持必须追回损失。

小楚心存仁慈,不愿让父亲因赔偿而受困,希望等待时局好转再解决问题,阿乐却毫不留情地逼迫:“你父的失败与我无关,我所投入的资金必须返还,岂能让我无辜受损!”

知晓直接向岳父追债无果,阿乐便将矛头指向小楚,不断施压。最终,小楚如她之前的文字中所描述,未选择极端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而是决定“静观其变”,认为既然事已至此,争执无益,不如断然离婚,彼此了断。

偿还了阿乐的钱后,她选择与父母相伴,全家同心协力,汲取了过去的教训,很快重振家业。并且在恢复之后,他们决定避开风险较高的生意,确保生活的稳定与幸福。

当她再次回顾过去,感慨万分:“阿乐的生活依旧毫无起色,手中虽有财富,却也只是虚有其表。他注定守着那份资产度过一生。”

李尚龙曾言:“爱情与事业同理,一旦察觉身边之人不契合,就应果断放下现有的一切。昔日的点点滴滴,不过是过去的云烟。当你意识到所行道路有误时,你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固执前行,这样你的视野将不会改变,但痛苦将持续相随;二是毅然转身,尽管返回之路会使你不适应,带来痛苦,但当你逐渐适应并习惯此路风景时,也将开辟一片新天地。”

这段话同样适用于小楚面临的婚姻困境:当一个男子固执己见,你善意地试图阻止他犯错,他却置若罔闻;犯错后,他却将责任推到你身上,这样的男人,不值得你留恋!如果他坚持要走到婚姻尽头,那就成全他。记住,错误的人不是你,你离开错误的人,定会邂逅更美的风景。

在此提醒各位,面对此类问题时,务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小楚所采用的“静而不争”的心态值得我们学习。既然已经决定放手,争执又有何用?不如平静地离开,让错误的人继续犯错,而你没有错误的你,则可以迎接新生活。只要生命还在,只要你不断努力,美好的“福气”一定会降临。

人生充满变数,无人能保证一生顺遂。偶尔遭遇挫折和困境是人生的常态。一个人的心态是否健康,不在于顺境中如何对待生活,而在于逆境中是否能够从容应对。“静而不争”也是一种心态,我们不仅要在“美好时光”中保持这种心态,更要在困境中依然如此,这样才能沉稳地度过难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