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1992年,河南宜阳,一位父亲回到家后,却发现自己不满3岁的孩子不见了。

一家人疯狂寻找,孩子却杳无音讯……

父亲不肯放弃,辞去工作,踏上了漫漫寻女路。

23年一晃而过,年近半百的他终于找到了女儿的踪迹,却发现,那个疑似人贩子的人,竟然是自己的同事。

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孩子真的是遭到熟人拐卖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丢失的孩子

梁邵波是一名人民警察,父亲也是局级的领导干部,家庭富足。

很快,梁邵波便成了家,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家庭条件优渥,一家三口生活得非常幸福,看着小女儿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梁邵波和妻子朱秀琴将这个可爱的女儿当成了心肝宝贝。

快三岁的孩子,会在朱秀琴的怀中,奶声奶气地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会在梁邵波回家的时候,迈着小短腿扑上去迎接,梁邵波会将女儿高高举起,骑在自己脖子上……

夫妻俩原本以为,幸福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没想到,命运跟他们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2年5月5日,梁邵波想将家中的电扇修理一番,迎接即将到来的夏天。

修理了一半,梁邵波发现少了几颗螺丝,便准备出门去买。

四合院里,梁邵波的女儿梁倩正在跟邻居家的男孩子一起玩耍,见到女儿玩得开心,他便放心地出门去了。

虽然妻子回娘家去了,但是梁邵波并不担心,自己只是买个螺丝,女儿跟邻居玩一会儿不会有什么事儿。

就是这一大意,梁邵波悔恨终身。

他没有想到,买一个型号合适的螺丝这么麻烦,他找了很多家五金店,才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他准备返回的时候,天色已经擦黑了。

梁邵波回到家中的时候,没有见到跑出来迎接自己的女儿,这让他有些狐疑。

他进入家中,找了一圈,却没有女儿的踪迹。

想到自己临出门的时候,梁倩在跟邻居家的孩子玩耍,赶紧去询问了那个男孩子。

结果对方告诉梁邵波,梁倩见爸爸很久不回家,出去找他了。

听到这个回答,梁邵波脑子里脑子里嗡得一声。

梁邵波赶紧奔出家门,去寻找自己的女儿,他跑了许多条街道,一边走一边呼喊着女儿的名字。

但是梁倩一直不见踪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邵波给自己的妻子打电话,朱秀琴听闻女儿失踪之后,立即从娘家赶了回来。

夫妻二人顾不上夜色漫漫,疯狂地寻找着自己的女儿。

天空下起了小雨,细雨绵绵,雾色朦朦,梁邵波夫妻二人的心情也越来越阴沉。

他们发动了街坊邻居,打电话给亲戚朋友,一群人分头奔走,寻找着这个3岁的小姑娘。

一夜无眠,孩子也一直没找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天,有一个老人跑过来告诉梁邵波,给他带来了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

曾经在矿口的十字路口上,有人看到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人,牵着梁倩走了,当时梁倩一直在哭着喊爸爸妈妈。

这是遇上人贩子了!梁邵波冲出家门,顺着消息中指出的方向,去寻找自己的孩子。

但是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多个小时,孩子想来已经被带走了,梁邵波赶紧报警,寄希望于警方能够将孩子找回来。

与此同时,他在各大报刊上刊登寻人启事,在电视台播放寻人广告,将寻找女儿的启事贴满了大街小巷……

这一找,就是2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崩塌的家庭

自从女儿丢了之后,原本欢声笑语的家庭变得死气沉沉,梁邵波每天唯一的事情,就是在街头晃荡,希望能将女儿找回来。

他很自责,女儿是在她的看护下丢了的。

“爸爸爸爸,你怎么把我弄丢了呀!”每当午夜梦回,梁邵波都能听到女儿的哭喊声,这让他越发责怪自己。

一定要找到女儿,哪怕搭上自己的一辈子,这是梁邵波那段时间心中唯一的想法。

为此,他不惜辞掉了稳定的工作,将所有时间都用在寻找女儿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段日子,只要听说哪家收养了两三岁的女孩子,夫妻二人就会前去看望,希望那个被收养的女孩是自家的小梁倩。

但是等待他们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一次又一次的寻找,原本殷实的家底逐渐被榨干,夫妻两人每个月130块钱的工资,全都花在路费上了。

女儿没有消息,生活水平也直线下降。

后来,夫妻俩又有了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的到来稍稍抚平了夫妻两人心口的创伤,但是减弱不了两人对大女儿的思念。

小儿子跟大女儿长得太像了,每次看到儿子,梁邵波都抑制不住地想到自己丢失的女儿。

他依旧不肯放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两个孩子要养,梁邵波不可能再继续当无业游民了,他找了一个看门的保安工作贴补家用,闲下来的时候,就在街上没有目标地乱走。

时间越久,希望越渺茫。

两个孩子渐渐长大了,他们根本没有办法理解自己的父亲,不努力工作,不关心两个孩子,每天就在街头晃悠,完全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两个孩子都不愿意搭理梁邵波,哪怕小儿子是学心理学的,依然不理解父亲,这让梁邵波内心更加彷徨。

最痛苦的时候,梁邵波甚至会疯狂捶打自己、扇自己耳光,企图用疼痛转移内心的痛苦。

一个家,摇摇欲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2年,梁邵波发现了一个网站,叫宝贝回家,专门为寻找丢失的孩子建立。

梁邵波仿佛找到了希望,他立即注册,上传了相关信息,并且做了采血鉴定。

这一等就是三年。

2015年,梁邵波看到了央视《等着我》栏目,这是一档专门寻人的栏目,梁邵波见此,毫不犹豫地向节目组报名。

3月3日,梁邵波寻女的节目在央视播出,全国的人民群众都看到了这个为女儿奔波了23年的父亲。

节目现场,梁邵波讲述着自己寻找女儿的辛酸历程,朱秀琴更是控制不住自己,几乎全程在哭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他们得知,节目组已经在努力寻找疑似梁倩的女孩儿,并采血做DNA鉴定的时候,夫妻二人目光灼灼的盯着大门,期待着梁倩就在门后

大门打开,背后只有两个男人,一位主持人,一位公安干警。

没有女儿。

梁邵波巨大的希望被砸碎,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情绪,攥紧拳头嚎啕大哭,很快便控制不住自己,疯狂捶打自己胸口。

主持人见状,上前轻轻拥抱住梁邵波,安抚住他的情绪,告诉他,我们找到了一个情况很符合的女孩做了鉴定,要不要听听警方怎么说?

梁邵波又燃起了一丝希望,他转头看向了警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警察掏出鉴定结果,上面写着“经鉴定,梁邵波和朱秀琴,是裴丽的生物学父母。”

23年的追寻终于有了结果,梁邵波和朱秀琴哭得更凶了,这回是喜极而泣。

“我的天哪!23年了!”

梁邵波嚎啕着。

节目组给了两人女儿的联系方式,梁邵波和朱秀琴激动不已,不断给主持人鞠躬。

但是没想到的是,想要一家团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漫漫回家路

拿到联系方式,夫妻二人迫不及待给女儿打了电话,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过的好吗?”

电话那头,梁倩声音欢快,告诉父母,自己过得很好。

梁邵波和朱秀琴终于放心了,接下来,他们想要将女儿接回家。

但是这个愿望,遭遇了一连串阻碍。

首先就是梁倩的养父母不同意,自己养大的女儿,怎么可能拱手送人。

但是梁邵波更是愤怒,梁倩的养母,就是当年那个被人在十字路口看到的女人。

梁邵波认为,她就是拐卖梁倩的凶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养母坚决否认自己拐走了梁倩,按照她的说法,她当时看到梁倩在路边哭,以为是哪家因为超生丢弃的女孩,所以就带回家养了。

自己夫妻二人二十多年含辛茹苦,对梁倩视如己出,如今不仅要被带走女儿,还要给他们扣一个人贩子的帽子,这谁能忍!

但是梁邵波根本不相信,他觉得这里面疑点太多了。

首先,这对夫妻当年与梁邵波是一个地方的同事,就住对门,低头不见抬头见,消息不应当这么不灵通。

自己那段时间找孩子都找疯了,整个矿区就没有人不知道。

更何况自己还在各大媒体刊登了寻人启事,作为自己的同事,会不知道自家丢了孩子?

更何况,她所说的“以为孩子是超生的没人要”与“我们后来找了孩子的父母”根本就是矛盾的。

想帮孩子找父母,养父母家当初为什么没有报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让梁邵波觉得养父母有动机的是,这对夫妻二十多年来,只有梁倩一个孩子,没有自己的亲骨肉。

但是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虽然梁邵波心中满是怀疑,但是根本就没有证据证明养父母是人贩子。

而且,梁倩也不希望父母再追究下去。

二十多年,养父母确实对自己如同亲生女儿,感情很不错。如果非要查,不论结果如何,总有人会难过

她只希望她的两对父母都开开心心的。

女儿都这么说了,梁邵波也就放下了,何况看女儿开朗活泼的样子,这些年确实过得不错。

往事他不想追究,他现在只想带女儿回家好好相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阻碍又出现了。

此时的梁倩25岁,已经结婚生子,梁邵波想带女儿回家的事情,遭到了梁倩婆家,尤其是公公的强烈反对。

梁邵波心急如焚,他没有功夫去思考公婆为什么以及有什么资格阻止亲生孩子回家,直接跪在了公公面前,哀求他同意。

他都习惯了,这些年为了找女儿,他不知道给多少人跪过,磕过多少头。

公公依旧不肯松口,梁邵波无奈只能求助警察。

在警方的调解之下,梁倩的公公终于点头,同意梁倩回家看看。

梁邵波和朱秀琴如愿以偿,带着女儿回到了阔别23年的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路上,梁邵波和朱秀琴一左一右搀扶着梁倩,生怕孩子有点什么闪失。

回到这隐隐约约有些熟悉的家,梁倩也是百感交集,没想到自己的人生兜了这么大个圈子,如今终于与亲生父母相认。

“从今之后,我就有3对父母了。”梁倩还是开朗的。

23年风雨寻女路,梁邵波夫妻是不幸的,他们为了寻女倾家荡产,原本好好的一个家风雨飘摇。

但他们也是幸运的,他们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女儿并且成功相认。

梁邵波与朱秀琴并不是唯一一对丢失孩子的父母,还有很多父母一辈子都没能找到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当年科技还不是很发达的时候。

所以,为了帮助丢失孩子的父母寻找自己的骨肉,从2009年开始,公安部在全国建立了“DNA数据库”,收集父母和孩子的DNA数据进行比对,尽快帮助被拐孩子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安部要求,有五类人必须进行DNA数据登记,被拐卖儿童的亲生父母;失踪儿童亲生父母;解救的被拐卖儿童;来历不明、疑似被拐卖的儿童;以及来历不明的流浪、乞讨儿童。

梁邵波和朱秀琴就是通过DNA对比,才找到失散多年的女儿,否则在养父母不愿意承认的情况下,梁邵波根本不可能找到自己的女儿。

这可以说是科技造福人间。

截止到2021年,“打拐DNA数据库”已经找到了一万多名与父母失散的孩子,让无数崩溃的家庭重新团圆。

拐卖儿童,不论什么理由,不论是买家还是卖家,都是罪大恶极。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这些人也越发无所遁形,他们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考资料

央视《等着我》栏目

http://tv.cctv.cn/lm/dzw/jcsp/index.shtml?spm=C31267.Pb2wp5QSjuTt.EkUd5kHypPkw.1

科技新力量助力寻人 DNA配比让失散23年亲人团聚

http://dzw.cntv.cn/2015/03/05/ARTI1425522136471224.shtml

《真相-贵州》 20150720 死了都要爱·死也要找到女儿的失控父亲

http://m.app.cctv.com/vsetv/detail/C19656/f025d484ef453ddfef9be2ad0a4e5c44/index.shtml#0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