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城西首镇到华洋之界:

上海法华地区城市化进程研究

胡端 著

内容简介

本书紧扣“城市化”主题,借助城市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社会经济史理论,对清代至民国年间上海城西法华地区(涉及今长宁、徐汇、静安等区)的城市化进程作了长时段的研究,试图打通“传统”和“近代”的学术障壁,打破学界在江南市镇研究与上海城市史研究之间的隔异。

作为清代康乾年间上海城西首屈一指的棉布业巨镇与开埠后得租界扩张之先机的华洋交界区,法华地区的城市化无疑具有典型的文明演进与社会转型的双重意义。

通过研究这一地区在不同时空背景与地域格局下城市化的发育机理、动力机制、内涵特征、演化路径、时代局限等问题,本书力图揭示出明清以来江南地区以市镇型为主导的“原生型城市化”模式如何从萌发、独立、鼎盛,及至被外力推引的“近代城市化”模式所阻断、异化,并最终使城市化进程趋向于传统与近代交织、城乡二元交错的状态。

作者简介

HUDUAN

胡 端

男,1985年生,浙江淳安人,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馆员、党史校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分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江南史、教育史、交大校史党史。先后在《中国经济史研究》《史林》《安徽史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并有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著有《从城西首镇到华洋之界上海法华地区城市化进程研究》(独著)、“百年名校江南文脉”丛书多卷(合著,商务印书馆2016-2023年陆续出版)、《中国大学校史研究(2016)》(副主编)、《上海交通大学百年期刊集成》第一辑“学术学科类”(副总主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上海市哲社课题多项。硕士学位论文《上海法华地区城市化进程研究(1750-1927年)》获2012年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奖。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意识与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区域、时段与概念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法华成镇之前的乡村聚落史

第一节   兼具河、寺之利的聚落形塑

第二节   法华巷:“ 因寺名巷 ”与“ 缘寺成巷 ”

第三节   法华成市成镇的年代考辨

第二章 “城西首镇”:乾嘉年间法华镇的“原生型”城市化

第一节  “城西首镇”地位的构建

第二节   法华镇“原生型”城市化的内涵与局限

第三节  “原生型”城市化视野下的聚落、家族与科举

第三章 “原生型”城市化道路的阻断

第一节   外部兵燹:太平天国战争的冲击与契机

第二节   内部困境:李漎泾水利功能的衰退

第三节  “中心 — 边缘”的镇村格局逐渐逆转

第四章 法华地区近代城市化转型的驱动力

第一节   新式交通与近代市政的楔入:来自租界的扩张

第二节   华界自治运动之下的法华乡市政建设

第三节   单一棉布业结构的多元化转型

第五章 “华洋之界”的形成:法华地区近代城市化转型的新内涵

第一节   土地利用的非农化与乡村景观变迁

第二节   四乡劳动力的转移与产业工人的形成

第三节   华洋设学与法华乡教育近代化

第四节   权力格局新秩序:地方自治下的绅治 、 官治与新式社会组织

第五节   风俗教化的新变:以《乔氏宗谱》中的家规礼法为中心

第六章 “华洋之界”的城市化问题与社会治理

第一节   殖民性、民族性与近代性之间:“华洋之界”的越界筑路交涉案

第二节   城市化扩张中的殡葬危机及其应对:以家墓、义冢为中心

第三节   社会失序与治理:烟、赌、盗、杀等治安问题

结语

第一节   近代法华镇城市化转型成败探讨

第二节  “内外双循环结构”:法华地区城市化盛衰机制解析

第三节   江南市镇两类城市化模式的利弊与启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索引

图片目录索引

后记

精彩书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文脉机理的演化角度看,无论是徐家汇还是梵王渡,其新式教育空间的形成,仰仗的主要是由外力冲击带来的宗教因素的强势植入与扩张。然而,单纯的宗教文化力量还不足形塑乡村聚落的整体转型,在近代乡村城市化过程中,文教力量离不开与经济因素、市政建设的融合,这可从近代徐家汇的“成市”逻辑中窥见一斑。

尽管徐家汇在道光以降就因大量教会产业的麇集形成了新式文化教育空间,但因一直缺乏经济业态的植入,难以形成“市面”。直至咸丰年间,徐光启裔孙徐景星在东生桥东堍建茅屋三间,开一米铺,成为徐家厍向商业聚落过渡的起点。而真正“成市”之契机实缘于太平天国战争造成的流民集聚。“粤匪时,西乡避难于此者,男提女挈,蚁聚蜂屯,视为安乐土,于是天主堂购地数亩,及徐姓、张姓建平房数十间,外则开设店肆,内则安插难民,遂成小市集。”伴随城市化的深入和天主教堂产业的不断扩张,至19世纪初年,地近法租界的徐家汇开始从普通的商业集市进一步向新型工商市镇演变。而在这一过程中,新式道路的辟筑作为城市化的先导,作用至深且巨。它往往能集聚经济、市政、文教等多股力量到某一特定空间,彼此交织,互相融合,共同促成乡村聚落的城镇化进程。

对徐家汇成镇而言,海格路(今华山路)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海格路,原名徐家汇路,自徐家汇至静安寺,接大马路,同治三年(1864年),由英工部局筑。此路筑成之后,首先为徐家汇导入的是合商、住之用的房地产业。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马路东有巨商张士希购地建孝友里,楼房百余幢;迤东程谨轩、顾象新各建店楼数十间,市面大兴” 。接着是一系列先进市政设施开始楔入海格路法新租界地带并普及。“既而电车行驶矣,邮政设局矣,电灯、路灯、德律风、自来水,次第装接矣。”至1920年,海格路东为法租界,西为天主堂界,再西老屋为乡民界,“日新月异,宛似洋场风景”。

1925年已初具洋场风景的徐家汇,中间的大路为贝当路(今衡山路)。

工商与房产经济的勃兴,以及市政设施的铺展固然是形塑徐家汇城市景观的强劲推力,不过,在徐家汇成镇的背后还有一股不可忽视的隐性力量,就是由周边新式学校所带来的“生活消费”,而这同样也与海格路的筑通关系密切。海格路南端为徐家汇镇,镇上分布着众多法国天主堂所办的学校,再往南就是土山湾。海格路中段杨家厍一带是著名的南洋公学、复旦公学所在地,北段连接静安寺与愚园路,再往西北便是兆丰公园与圣约翰大学。海格路的筑通,加快了沿线学校人员在杨家厍—徐家汇—土山湾三个重要节点的频繁流动,极大地激活了这一带“学区”的消费需求,为这三处聚落的成市成镇注入生机与活力。如徐家汇镇,经常是交大学子采购日常必需生活品的去处,他们只需出海格路正校门,“向南走几百步,就到了徐家汇镇”。每逢新学期开学,徐家汇镇上的商店总会吸引新生前来光顾。民国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曾回忆,1922年他考入交通大学附中的那一天,“同房间的一位同学,带我去徐家汇镇的街上,买毛巾、肥皂、牙刷、无敌牌擦面牙粉,足足花了一块钱”。而当学校临近考试期间,学生多忙于应对而无暇出校,“徐家汇的商况,除洋蜡烛特别旺销外,其余面馆、小食店、书铺子,家家冷静了不少”。除了购物需求外,徐家汇镇附近的工厂、法国人办的学校、天文台也是交大学生课外参观的必选之地。

徐家汇之早市,选自《民国十年级纪念册 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1921年)

点击图片即可优惠加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