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生每个边上,都有风景美丽。」

◆ ◆

图文原创:人生边边

欢迎转载,谢绝抄袭

01

春天

人间烟火最是动人。

所谓烟火气,完全可以用另外一个词汇来代替:

人气。

理论上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气,人越多人气越足。

这样的条件似乎很容易满足,城市里人群扎堆的地方并不少见,随时随地遇上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但这是太平盛世,如果是战乱时期呢?

《忆秦娥》中,又是一个春天来到,可人间的春天似乎并未同步: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02

问讯

梅谢了, 一喜一忧。

忧的是好花不常在,喜的是梅谢意味春的到来。

寒冬凛冽,当山河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际,最能安慰人心的莫过于春信。

春天在哪里,对于一心渴望它的眼睛来说,春,可以无处不在。

包括梅谢。

包括梅谢这似乎让人悲伤的现实。

人活着,到底还是应该怀抱希望的,不然何以熬过严冬肆虐。

塞垣冻解鸿归早。

比人对于春天更敏锐的,永远是大自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瞧,塞垣冻解,土地最先开始松筋动骨,伸腰展肢,对于春的来临,大地一定最先也最早做足功夫。

还有那些背井离乡的鸿鸟,春刚动,便迫不及待地欣然归来。

它们对于故乡的眷恋太深,早已不堪忍受太长太久的离别。

凝望这一幕幕春的消息,再枯寂的心,也会一点一点活泛起来。

尤其是那些早早归来的鸿鸟,更是能轻易拨动异乡客的愁思。

既然自己无法成行,不如就让这些可爱的鸟儿带来一些故乡的消息吧。

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让它们去问一问家乡的父老乡亲,让它们去访一访大梁的可敬遗老,让它们代替自己这望穿严冬的魂灵。

让它们代替自己,知道一切自己想知道的吧。

03

冷烟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

是想象中的场景,还是归鸿带来的消息?

也许这些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伫立凝望的人心中,这场景如此深刻,无论如何挥之不去。

边声悄和炊烟少,不管是听觉还是视角,都在证实这里荒凉萧条的残酷现实。

曾经,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都去了哪里?

曾经,又见炊烟时的平和幸福,都去了哪里?

曾经,人声时闻的热闹与繁盛,都去了哪里?

那些让人留恋的旧时岁月,山河大好,人民安居乐业……它们,都去了哪里。

在应该听到人声的时候一片冷寂,在应该看见炊烟四起的时候,四野毫无动静,这样的寂静,如此压抑,如此让人悲伤。

而这样的荒凉,不仅仅是寻常百姓家的荒凉,同样也是整整一个国家的荒凉。

巍峨华美的皇家宫殿,并不比淅河淮河的情形好多少。

事实上,两者的境遇,一模一样。

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葳蕤生长的,只有昔日宫殿中不见天日的野草,它们的繁盛,代表的是人迹消失。

而宫殿中人迹消失,代表的是这个国家最核心之地的破落。

谁能想到,谁能相信,这个国家让人留恋的一切就这样烟消云散,化身荒野凄凉之景。

冷烟衰草,春天到底不肯光顾这里,到底不肯给这里一片灿烂。

或者不如说,连春天也不能在这里坦然行过,视这里的凄凉而无动于衷。

所以,对这样的伤心之地,春天只能艰难选择不如遗忘。

04

不如

冰解鸿归,春回大地,本是一个让人心情愉悦的好消息,然而《忆秦娥》中,刘克庄表达的却是悲伤。

山河沦陷,大好国土处于敌人铁骑之下,漂流在外的作者归乡无望,只能拜托返回的鸿鸟帮忙传递消息。

词作下片荒凉凋敝的场景是否为鸿鸟带回,不同解读者肯定意见不一,不过对于作者想要以此传达的感受和心情,想来大家应该很容易达成一致。

生于乱世,最苦的是百姓,生灵涂炭,流离失所,每一处破败都在诉说战争的恶果。

或许宣和宫殿冷烟衰草另有深意。

毕竟有权有位者,有的是办法,于他们而言荒凉的只是此处的奢华,换个地方,完全可以夜夜笙歌,继续歌舞升平,直把杭州当汴州。

不过,那属于另一种哀愁。

一种处于水深火热的黎民百姓无暇顾及也无暇思及的哀愁。

不如春风,不如不见。

人生君说

“有些时候,不如不是一种选择,

而只是深深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