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当中,周瑜的形象是儒将、智将;做为孙家的臣属、孙策的连襟,他一心扶保孙氏政权。忠心耿耿,天日可鉴。

而周瑜在正史当中的形象,和演义中完全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周瑜不以智谋见长,也不是羽扇纶巾的儒将智将,而是带兵冲杀的猛将、勇将。

史书上记载周瑜的形象是“长壮有姿貌”。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周瑜个头高,体格壮,长的还帅。

周瑜不但身体素质好,碰到的机会也好。

周瑜的伯父周尚,担任过丹杨太守。

丹杨这个地方武德充沛,素来有善战之名。

有多善战呢?

汉将李陵凭着五千丹杨兵,就能抗击八万匈奴精骑,并斩杀匈奴万余人。

刘备在陶谦处得到四千丹杨兵后,组建了自己的特种部队“白毦兵”,才有了争雄天下的资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里提到,他在汴水之战后损失了数千人马,就到扬州招兵补充。

曹操的大本营是陈留襄邑和老家谯县。为什么汴水之战惨败给董卓军后,竟要远赴地处长江以南的扬州丹阳募兵?

原因就是丹杨兵是当时的“天下精兵”,曹操老家的兵根本就比不上。

孙策在袁术手下打工时,说要为父报仇,想要点兵马当本钱。袁术也是让他去丹杨:“彼精兵之地,可还依召募。”

意思就是:丹杨这地方专门出精兵,你想要报仇雪恨,招兵就必须在这里招。

孙策人送外号小霸王,靠的就是他手下的兵强将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是孙策领的是弱兵,临阵之时,士卒一触即溃,不战而逃,《三国演义》中的“小霸王横扫江东”,就要变成“小霸王横死江东”。

可以说刘曹孙三人发家,都是从招募丹杨兵开始的。

而周瑜的运气就好的多,他不用自己去招兵。

周瑜年方二十,他伯父周尚就把手下的丹杨精兵交给他统领!

一支强军,得来全不费功夫。

周瑜拿到军队后,会合孙策,在南京周边大杀特杀,击败笮融、薛礼,逼走刘繇,可以说是一路超神。

或许有人要说,就算周瑜带了丹杨兵,也不能说明他不是儒将啊?他就不能躲在大营里,指挥手下拿长枪捅人?

能问出这种问题,说明你还是不够了解周瑜。

周瑜不但指挥手下捅人,他还亲自上阵砍人。

《三国志》记载南郡之战:瑜亲跨马擽陈,会流矢中右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擽”的意思是“击”,“陈”在古代通“阵”。

这段话是说:周瑜亲自骑马攻击敌人的阵营,结果被不知哪来的一支箭射中了右胁。

身高体壮,带着一群剽悍的小弟砍人,这不是猛将是什么?

第二:周瑜是带兵入股孙家的股东,不是孙家的纯臣。

为什么说周瑜不是孙家的纯臣呢?

首先,双方身份严重不对等。

周瑜出身庐江郡的世家大族,他的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居太尉之职。

太尉是东汉三公之一,全国最高武官。这个职位换算到现在,大约等于军委主席。

周瑜的父亲周异也是当官的,官居洛阳令。

洛阳是当时大汉的首都,洛阳令这个位置,等同于现在的首都市委书记,省部级高官。

所以周瑜的身份是个顶级官二代,或者说是顶级官三代。

并且是军界政界通吃,手眼通天的官二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孙策和的祖父呢?无名之辈,甚至都不是士族出身。只是一个瓜农。(种的不是西瓜和南瓜。西瓜南瓜这时候还没有传入中国,推测应该是黄瓜或冬瓜)

你没有看错,就是个种瓜的瓜农。

《宋书·符瑞志》中说:“孙坚之祖名钟,家在吴郡富春,独与母居,性至孝,遭岁荒,以种瓜为业。

孙策的曾祖孙钟是瓜农,他的祖父八成也是瓜农。当然了,也有可能还兼职瓜贩。小农经济么,自产自销才是主流。

按照这个历史轨迹走下去,周瑜见孙策的场景原本该是这样:

日当正午,孙策和孙权兄弟戴着草帽、身着短衫、踩着麻鞋,满头大汗的支起了瓜摊。周瑜周大少的车队正巧经过,瞧见孙家兄弟卖的瓜又大又长,就使唤了个随从过来喝问:“呔,你这瓜包熟吗?”

孙家兄弟大气都不敢出,萎萎缩缩的送上两根黄瓜孝敬,然后想讨要瓜钱。

随从几鞭子过来,抽的孙家兄弟满脸血痕:“我家少爷在城里吃冬瓜都不要钱,吃你两个烂黄瓜...”

孙家兄弟敢怒不敢言,还要磕头感谢周大少赏脸,肯吃他的瓜。

这个情节夸张吗?一点都不夸张!

《礼记》上说:礼不及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叫庶人?就是无官无职无爵位的三无老百姓,底层民众。

你一个种瓜卖瓜的白身平民,你不是庶人,谁是庶人?

周瑜周大少这种世家子弟和庶人讲礼貌,世人都要说他不懂礼,无礼。

他见了孙家兄弟,吃瓜给钱,不贪不占,就算是品性良好;

要是周瑜见了孙家兄弟纳头就拜,没来由的送钱送人送资源认老大,那是爽文小说。

现实当中,没有任何可能。

其次,双方资源不对等。

封建社会,身位地位决定一切。何况这是汉末三国时期,世家大族的力量无比强大。

刘备手下的麋氏兄弟只是徐州富商,史书就记载:祖世货值,僮客万人,貲产钜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但有钱,僮仆和食客就有万人,组成一支军队不在话下。

而世家大族不但有钱,还有田有地有产业,有部曲有私兵。朝中还有自己人当大官照应,兵器甲胄弓弩样样不缺。

孙家与其相比,也差的实在太远。说一句云泥之别不为过。

最后,孙家道德败坏,声名狼籍

孙策、孙权此时名声不显,声名狼籍的是孙坚。

当然了,孙策和孙权兄弟也是道德败坏、声名狼籍,比起孙坚也是不惶多让。

这里必须要介绍一下孙坚。

孙坚是孙策和孙权的父亲。这哥们是个无法无天、心狠手黑的社会青年。

历史剧自带滤镜,换到现代剧中,孙坚如果混得不好,也就是个坏事做尽的黑帮小头目;要混得好了,就是缅北四大家族那种货色。

他一个瓜农家的孩子,也不知他用了什么手段,居然谋了个县吏的职务。

后面机缘巧合之下,又升任为县丞。成为了正儿八经的大汉官员。

当官之后,孙坚就想要娶媳妇。他看上了吴郡本地望族,吴家的女儿吴氏。

吴氏的父母早亡,但她的家族有一定名望,父亲还担任过丹阳太守,是真正的官家大小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坚去求亲时,吴氏的亲戚都不同意。

《三国志》对这段历史记载如下:“吴氏亲戚嫌坚轻狡,将拒焉,坚甚以惭恨。夫人谓亲戚曰:‘何爱一女以取祸乎?如有不遇,命也。’

吴氏的亲戚嫌弃孙坚“轻狡”,也就是轻佻又狡诈。把他给拒绝了。

我估计吴氏的亲戚还有潜台词:你孙坚出身卑贱,现在虽然混到了体制内,那也不过是沐猴而冠,想高攀娶我们吴家女?没门!

孙坚的态度是什么呢?史书说是“惭恨”,既惭愧,又仇恨。

女方看你不上,惭愧也就罢了,你还仇恨什么呢?并且还不止是仇恨。

我们看吴家小姐是怎么回答亲戚的:“何爱一女以取祸乎?”

怎么能因为你们对我这个女子的厚爱,就让我和我的族人遭遇灾祸呢?

什么灾祸?为什么不嫁给孙坚,就会有灾祸?

是不是孙坚在外面放话,如果吴家小姐不嫁他,他就要如何如何,怎样怎样,不死不休?

孙坚在乡里的口碑,想必也不是太好。所以有此表态之后,吴家小姐才会害怕。

否则怎么能说是灾祸?

这种人品,比之地痞流氓无赖之类,还要差三分。

哪个官二代会瞎了眼和他家拉关系?

(本文未完,请观看《三国打假系列:官二代认瓜农当大哥,是阴谋还是闹剧?周瑜的投资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