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坑是梅县区丙村镇的一条小溪,溪水起源于丙村镇嘴头村,流经郑钧村后穿过雷峰村,再从丙村水电站的大坝下面汇入梅江。雷公坑溪流平缓,两岸的民房依山傍水,风景还算不错。溪旁有两座比较漂亮的客家民居,一座叫棣华楼,另一座叫怡承楼。两座民居都建于民国时期,因为装饰漂亮,房屋结构完整,特色鲜明,2012年被评为梅县区不可移动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雷峰村(雷公坑)乡村美景

怡承楼漂亮的门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怡承楼的狮子雕塑

河畔老屋棣华楼

棣华楼外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雷公坑边的怡承楼和棣华楼卫星图

雷峰村漂亮的客家民居

雷峰村漂亮的客家民居

河畔老屋

站在雷公坑边,听河水潺潺,闻鸟鸣声声,客家民居一字排开,依山傍水,看溪畔美景,充满了诗情画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雷峰村的民房依山傍水,风景优美

日军入侵印度,丘氏华侨意外发了国难财

怡承楼是一座建于解放战争时期的客家民居,怡承楼的主人丘时纯是旅居印度加尔各答的华侨。当年,丘时纯及他的儿子们主要从事牛皮、猪皮等生皮的加工,一家人吃苦耐劳省吃俭用积累了一些资金。

1944年3月,日本10万大军从缅甸入侵印度并逐步向西推进。加尔各答的老百姓听到日军入侵印度并逐渐逼近的消息后闻风而逃,各行业的老板们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因担心日军到来后会烧杀抢掠,纷纷变卖家产逃命。

丘时纯的皮革加工厂下面有一口100多亩的大池塘,看到皮革业的老板们低价抛售生皮,丘时纯便趁机全部收购过来,晚上再悄悄扔进池塘里。几个月后,加尔各答的老百姓差不多都跑光了,丘时纯一家人也准备逃进山里躲避战乱。此时,前方传来了日军在印度溃败全面撤离印度的消息。不久,老百姓又纷纷从山里出来,加尔各答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秩序。

原来低价抛售生皮的皮革老板想继续加工生皮时,却没有牛皮猪皮等原材料,只好花高价向他们购买。就这样,丘时纯一家人在低价囤购牛皮猪皮等原材料的过程中,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大赚了一笔钱。1947年,他们将钱带回家乡雷公坑购买田地,建起了这座漂亮的怡承楼。

怡承楼的门楼

质量良好、装饰华丽的怡承楼

由于资金雄厚,建造怡承楼时,十分注重房屋的质量,使用了大量的进口水泥(当时称洋灰或洋毛灰),做工要求也非常严格。时至今日,仍然可以看出,怡承楼的水泥横梁、水泥柱、水泥栏杆和楼梯等的做工都十分细腻,其表面的平整度、光滑度是民国时期梅州大部分中西结合的客家民居难以比拟的。

怡承楼最大的特点就是门楼装饰得特别漂亮,与同时期梅州的其他客家民居比较,怡承楼最大的差别在于其门楼做了不少雕塑(灰塑)来装饰。这些雕塑立体感特别强,颜色鲜艳,看起来十分逼真、生动,视觉冲击力很强。

怡承楼的门楼上有狮子、大象、飞龙、麒麟,三阳(羊)开泰、佰乐相马、喜鹊闹春,一鹰惊百雀等动物雕塑,还有蟠桃、佛手,石榴、枇杷等水果雕塑,个个栩栩如生,惹人喜爱。

如此数量众多,形象生动的雕塑造型,在解放前的梅州客家民居的门楼上很少看到。据屋主人介绍,泥水师傅和雕塑师傅都是从潮州请来的。

门楼的最上面一行及两侧,还有乡村风景、山水风光和花鸟图案等。

外观漂亮的棣华楼

雷公坑棣华楼是旅居印度的丘先生出资建造的。丘先生在印度加尔各答经营皮革业,其创办的丘合盛制革公司,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是目前旅印度华侨在印度最大的华人企业,久负盛名。棣华楼是两堂三横(含杂屋)客家民居,房屋前面有细长的斗方(有外墙的门坪叫斗方),堂屋的正大门和两侧横屋的大门也有漂亮的浮雕装饰。

棣华楼的正门门楼

棣华楼全景

可能是棣华楼的屋主人对山水花鸟情有独钟的缘故吧?棣华楼的雕塑内容与怡承楼的完全不同,以山水和花鸟题材为主。

棣华楼横屋的门楼

棣华楼的横屋大门之一

棣华楼的建筑面积比怡承楼要大,楼层稍矮。屋前就是雷公坑,依山傍水,环境更加优越,也是梅县不可移动文物。

棣华楼二楼的窗户外面有一副很有意境的对联:“仰观气象星辰近,坐觉胸怀宇宙宽”,一个小山坑旁边的古民居有如此胸怀宽广,想象力丰富的对联,实在出乎我的意料。

梅县丙村雷公坑这两座建于民国时期的客家民居最突出的是门楼的雕塑形象生动,观赏性强,不打搅屋主人也可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