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认可腐败,而且认为不能改变,不如让自己的孩子加入腐败集团。这种心思情有可原,只是忽略了腐败的根源问题,却只是投机,也就让人看到复杂的人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历朝历代的官场不乏腐败现象,一旦做官,就会腐败。那么,是不是体制本身的问题?当然是了。封建时代的官员并非要给老百姓谋福利,而是要为自己谋福利。隋唐以前没有科举制度,士族阶层的人世世代代做官,已经完全脱离民间,只是靠老百姓交的税活着,而且活得很滋润。他们会形成集团政治,形成帮派政治,却并不会争抢着为民间办实事。到了隋唐以后,兴科举,民间的知识分子可以通过考试获得官职。按理说,科举制度比较合理,可以防止一些庸才做官,也可以防止一些集团长期垄断权力、长期霸占社会优质资源的现象。可是,往往事与愿违。书生们读书赶考的时候,还有修齐治平的愿望,一旦考中,就要先学会站队,站到政治势力最强大的一方,而且还要巧立名目,拼命搜刮。他们用银子铺路,不但要搜刮大量银子,而且还要送给上级大量银子。不然,他们就无法获得上级的庇护,无法获得升迁。如此一来,官场的关系就要靠银子维持,而不是仅仅靠权力维持。

权力可以被银子收买,可以靠银子运作。而没有实权的官员不能获得银子,也不能获得升迁的机会。除非这个官员朝中有人,不然,没有银子的运作,基本上不会获得提拔重用。而那些被提拔重用的官员都已经交过了银子。如此市场化的官场运作,似乎已经把权力当成了商品来买卖,出现卖官鬻爵的现象也就毫不为怪了。这种权力的买卖仅限于官僚阶层,老百姓无能为力,根本买不起,除非有人经商赚了钱,愿意出钱购买一个官职,俗称叫做“捐官”。意思是,给官府捐助一笔钱,就能做官。而可笑的是,官员的职位已经按照价格排列好了,官职越大,权力越大,价格越高;反之,价格越低。人们按需定制,颇似现在的工业3.0模式。倘若官场卖官鬻爵的风气直接推广到市场,影响到商品的买卖,岂不是要提前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其实,官职的买卖仅限于官员和富商之间,如果豪强地主也想参与,只要能出钱购买,就会任君挑选,童叟无欺。甚至大明的皇帝都公开卖官鬻爵,就更别大大小小的官僚了。皇帝即便知道官员们私自加税、贪污受贿的事实,也不会撤换官员。因为几乎所有的官员都在贪污腐化,皇帝总不能把所有的官员全都撤换一遍吧?况且,腐败官员们结成了利益统一的关系网,牢不可破,弄得皇帝也没办法————皇帝没办法的事,老百姓更没办法。

老百姓把手中的权力上交之后,期望皇帝为老百姓办事,谋福利。可是,皇帝获得权力之后,马上变了嘴脸,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还要大搞分封,弄得诸侯并起,战乱不断。老百姓失去了维护自身利益的权力,甚至变成了不会说话的牛羊,只能供统治阶级任意驱使,却不会得到翻身的机会。官员不劳动,却吃得脑满肠肥,老百姓眼瞅着却做不到,就心生羡慕。可是,他们没有能力改变现状,就要咬牙坚持,拼上几代人的努力,也要供养一个书生,让书生进京赶考,考中之后,光宗耀祖。其实,书生并不是那么容易考中的,也不容易光宗耀祖。

老百姓不能改变腐败的现象,就只能接受。那么,有没有为民请命揭发官场腐败的人呢?当然有,不过都没有什么好结果。在官场,揭发腐败官员只是一场政治斗争的必备手段,而被揭发甚至被治罪的腐败官员只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毕竟,无官不贪,只是有一两个官员因为贪腐被治罪,岂不是杀鸡骇猴,以儆效尤?治理腐败不见成效,甚至皇帝都搞腐败,就更别提官员们的腐败了。民间有秀才为民请命,要揭发官员私自加税的问题,揭发官员卖官鬻爵的问题,大多被官员“捂盖子”,被关进了大牢,也就不敢出声了。即便秀才死在监狱里,也只是被称为“庾毙”,官员不用付任何责任,以至于弄得那些为民请命的人集体失声了。从“哭庙案”到“杨乃武与小白菜”,无论是正史记载,还是民间传说,都有“民不与官斗”的意思在,人们也就不会和官员们计较了,需要计较的是自己没本事,要用家族的力量培养出书生来,让书生考中后做官,变成有本事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一来,古人的价值观就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变成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岂不知,读书赶考并不容易,甚至要荒废大半辈子的光阴,但书生们认为值得,即便如五十四岁中举的范进,也觉得值得。他们要挤进官僚队伍,实现贪污腐化的目的,还得合法实现,长久获利。那么,老百姓岂不是要羡慕嫉妒恨?改变不了,长期如此,也就合理化了,被人们接受了,认可了,甚至要让后辈挤进官僚圈子,贪污腐化,却从来不考虑贪腐的根源,也不会想到如何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