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2022年,我在家中阳台搭建临时写字台,耗时俩月,写完长篇小说《劳动者》。修改小说期间,关注到「贞观」微信公众平台,写稿一篇投指定邮箱,几日后发布,阅读量2万有余,评论上百,我的创作激情被点燃,此后至今,往“贞观”投稿十数篇,获得无数读者鼓励。一鼓作气,我往《作家天地》《延安文学》《南方周末》《上海故事》《黄河黄土黄种人》《陕西日报》《新民晚报》《西部大开发》《铜川日报》等杂志报刊投稿并发表作品二十余篇,于2023年8月9日将《劳动者》修改定稿,交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如今,书出了。

没有「贞观」在2022年10月18日发布一文作,没有往后十数篇稿件持续正向鼓励,没有热情而友善的读者们评论鼓舞,我可能会被自身惰性打败,也可能会被妄自菲薄的情绪打倒,写稿、发表、出版会很难。

《劳动者》讲述了陕西农民杨锁牢及其侄子杨牵牛的人生故事,描写出两代人为民族解放、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大道而努力奋斗,无私奉献。故事描绘了南山、西原、北地为代表的三秦大地的真实风貌,从军阀割据写至改革开放,时间跨度达六十余年,写出了山乡巨变的社会劳动变迁史。

《劳动者》鼓励人们热爱劳动,成就无与伦比的生命。

在我心里,我是把劳动当做人生信条的,解决自己思想抗争和生活困难的方法也都是劳动。创造《劳动者》、在「贞观」平台书写、与了解我的读者们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我更加明晰了劳动对个人人格的作用,它使人受鼓舞,让能量有了生发和落地之处。一切的事务和事物,看似有目标,好像会有一个什么结果,实则并无止境,只有处理事务和去获取事物的过程才是生命的历程,贯彻这一历程的、让生命散发光亮的,只能是劳动。遇到难题者,去劳动吧,从劳动上找出问题、解决问题;遇到有成就者,恭喜他吧,他一定了悟出劳动是生活的法宝。

于是,还可以谈得更多一点,对「贞观」平台做回应,向读者朋友们表示感谢。

02

公元一九九八年,我在铜川市第一中学读高一,我从郊区小镇而来,小个子、顽劣,不说普通话。某个周一的某节体育课上,班里的足球破了,体育委员借了隔壁班级的足球,同学们在操场上踢着足球,射着门,满头大汗。操场隔壁是铜川师范,和我们的操场之间隔有一道两人高的围墙,师范的厕所紧挨围墙而设。临下课时,我助跑,抡起脚,踢中借来的足球,足球飞起来了,跃过围墙,掉落在师范厕所屋顶。

高中时,大家都爱踢足球,操场上日日奔忙着踢球的少年。下一节课,是被借足球的班级的体育课,他们对踢球的渴望和对足球的需求,会相当紧迫。我慌了,觉得有两个选择:一、拿出60元去校外的体育用品店买个新足球回来(我曾在路过店面时看到过这个价格);二、登到屋顶捡回足球。我只是个15、6岁的少年,哪里来的60元呢?我决意翻过围墙,上到屋顶,取回足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图源网络

翻墙我是擅长的,在小镇成长时,我不是上树、下河,就是翻墙……擅长一切顽劣少年该干的事。我蹬住墙角、抠着砖缝,爬上围墙。

围墙下竟然是宽约一米,长长一道粪池,容纳着满满当当的污秽。屋顶仍要超出围墙一人多高,伸长胳臂也攀不到屋顶,我试探着在围墙上跳跃——可能可以跳上去攀住屋檐爬上屋顶,也可能掉落粪池当中——我全身颤抖,有点想哭。然而没有选择,我又爬下围墙,在师范院落找到一条长凳,背起长凳再上围墙,我一边颤栗着,一边将长凳立起,架设在围墙上,扶住厕所墙体,踩在长凳上,凌空而起,上了屋顶。

屋顶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线缆,发出滋滋的电流传输的声响,我匍匐在地,钻过线缆,捡到足球……

我专心致志地搞凶险行为的时候,时间飞快流逝,拿到足球的时刻,不仅别的班级上完了体育课,甚至已经到每周一要开班会的时候。

我满身灰尘,脸上、手上全是污迹,抱着足球回到班级,站在门口打报告。班主任屈文宏老师看着我,他摇头,叹息,让我抱着足球站到讲台上。我垂着头站立,大家开班会。我非常想让屈老师掴我一耳光,那样我心里好受一点,可是他没掴,我头望脚尖,羞愧着。

会后,屈老师恨铁不成钢地说,你看你踢球踢成啥了?踢得连课都不上了。

我张了张嘴巴想说话,说不出来。

我的选择是,晚自习时,适度煽情,把一切写到纸上,讲明原委,交给了屈老师。屈老师找我谈了话,他说对不起,我低头不吭声,片刻,屈老师推了我一下说:“老把头低着干啥……昂起来……我发现你写东西还写得好!”我抬头,与老师四眼相对,他穿着白衬衫,眼神真挚,他是智识上远远超出我的人,我相信他说的话是心里话,我被触动着。

这是一种特定形式的鼓励,是我开启写作道路的一缕萌芽。

■ 图源网络

03

在探索写作的路途中,我也不一定用写作干出了正确的事。

在高中的三年里,我翻看杂志,仿写着别人的文章,复印、投稿,几无所获。

有某男某女杂志回应我的投稿,邮寄来用稿函,上面写着要参与什么评奖,需要700元评奖费,我回家向母亲要钱,母亲说那是骗人哩,不给钱。我闷闷不乐,觉得母亲不支持我。现在来看,母亲当然是对的,我的不快只是呈现出发表饥饿的初期态势。

也有情窦初开的同学,希望我能帮他写一封信给某个女同学,我说我不写,同学以一包希尔顿香烟诱惑我,我屈服了——希尔顿5元一包,混合型烟草,它是时尚而潮流的,在电影、电视里,被江湖人士所喜爱。我帮同学写了情书,获得了希尔顿香烟,然而,他没有获得女同学的回应,同学说,可见你的写信水平不行。

此后经年——

高中毕业,上了大学——

2004年春天,我用21天创作了13万字的长篇小说《橙之城》,往长江文艺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等出版机构投稿,甚至,我还收到了来自十月杂志社的回函,杂志社编辑愿意在某一丛书中出版我的作品,但是我个人须包销1000册杂志,也即付给十月杂志社图书编辑中心1.2万元。我打电话给母亲,执意要干这事。这一次,母亲虽犹豫再三,但她答应了(母亲没有1.2万元,东凑西借了一番)。

钱拿到手,我并未及时向图书编辑中心汇钱,反而今天花50、明天花100,钱数很快不够了……母亲眼巴巴等着我出书,一直等不到,我告诉她,没那么快——直到前几年才说了实话,说自费的书就没有出,钱我早都花了。母亲倒很平静,她说,那幸亏是你自己花了,还算花到自家身上了。

■ 《顽主》剧照

在锻炼写作的路途中,我也一直遇到帮扶我的贵人。

因了可能的、微末的写作锻炼,我获得了李延彪兄长的支持与鼓励。他推介我当了校园记者, 2004年暑假,李延彪兄长为我开出介绍信,介绍我去相关写作单位做暑假实习,我没有去实习,拿着介绍信在赛格电脑城某计算机杂志西北记者站谋到一份暑假工差事——前往乌鲁木齐,编写某信息类内刊手册——我单枪匹马,坐硬座无座火车,从西安前往新疆,近两个月时间,采访了十多家新疆特大企业,整理、修改相关资料,整理出四五十万文字,圆满完成了手册的编写工作。

2005年,我前往兵器工业集团下属山东淄博某公司工作,担当量具检验员,工作之余,我在书桌写作,部门书记、主任常常关怀我的写作,向我讲述我们的工厂是《苦菜花》原型里的军工厂。这一时期,我写出了两篇短篇小说,日后都得以在文学期刊发表。他们的讲述,在我心里埋下为劳动书写的种子。

一年以后,我离职,到上海大都会寻工作,一边打工,一边晚上用电脑上逛论坛、寻找写作契机。在天涯论坛,我遇到过《镇江日报》副刊的编辑,发表过叙事散文;在《上海文学》论坛,我认识了张重光、金宇澄、徐大隆等编辑老师,聆听过他们的指导;之后,又通过在各种论坛发布作品,得到了相关编辑老师、热心网友的指点与推荐,往文学期刊投递小说作品若干,2006年—2012年期间,我有几篇小说在期刊得到了发表,有一篇写“人狼大战”的中篇小说登上了《南方文学》杂志头条。

然而,我的写作历程似乎到此就告一段落了。随后,投寄出去的稿件都石沉大海、没有音信;再之后,我也不投稿了。我全盘否定自己,我觉得我:水平不行、思路有问题、对“的地得”的用法不掌握、标点符号使用有缺陷、句子成分不对、逻辑混乱……

04

这又要说到写作的开端、萌发与现在,那必然与热爱阅读相关。

我家在铜川市红土镇,我母亲是一名教师,放收秋假的时候,母亲回到外婆家。外婆家门前是陇海铁路铜川运煤专线的支线,铁道旁修有水渠,水渠是陕北来的劳力背着石头砌成的。我5岁,住在外婆家,骑狗、上树,午后在鸡窝里收鸡蛋。收秋假是收玉米,放七天,母亲回来带着她教书用的课本。外爷、外婆、母亲拉着架子车去玉米地里了,我迫不及待地翻看母亲的提包,从中掏出她的课本,连跑带跳,跃下架设在水渠上的小桥,卧到了门前的水渠里,翻开那本课本,在上面看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水渠旁的土崖上生有洋槐树,叶子黄了,秋天的洋槐树叶缓缓飘落,铺在黄土地上。一阵微风吹过,轻盈的洋槐树叶如小小的浪花,一片一片涌进水渠里……

母亲肩套架子车的偏绳,外爷、外婆在后扶着车帮,满载玉米回来了。他们驻足水渠上方,站在小桥上指着我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图源网络

时光在行走。

1994年,我大舅家盖了二层的楼房,我表哥的屋子在二楼的中央。他的屋子里有两个大纸箱,一个纸箱是“哈德门”牌香烟的外包装,另一个是装过“黄河”牌彩色电视机的大纸箱。两个纸箱里都装着“闲书”。何谓“闲书”?难道还有不闲的书?这就不多解释了,书因功用、目标总会产生方方面面的分类。但还好,“闲书”、“不闲的书”,以及其他什么样的分类,总是不影响人们阅读的。我表哥在三十里外上高中,他的书林林总总,有《书剑恩仇录》、《世界未解之谜》,也有《故事大王》、《童话大王》、《听严文井讲童话故事》……两个纸箱子里,还有数百册连环画,也即“小人书”。

当上五年级的我在周末去往大舅家的时候,表哥周末没有回家,大舅在楼梯下的拐角切洋芋。洋芋们发芽了,大舅按发芽的位置把洋芋分成一块一块,拌了草木灰,要种到地里去。看我来了,大舅起身,给了我钥匙。我二话不说上了楼,打开表哥的房门,抱出一摞一摞的“闲书”,坐在二楼楼梯的台阶上,身子靠墙,目不转睛地阅读起了那些有趣的读物。

生命像一条相续不断的河流,过去和现在始终连着线。

如今我四十出头,依旧阅读着文学的、哲学的、科学的书籍。当我阅读书籍的时候,我的身旁出现了一盏小小的台灯,一个幼小、稚嫩的孩子坐在书桌旁,看起了《知识小百科》、《郑渊洁童话全集》、《格林童话》、《365夜故事》……

她是我的孩子。

她从4岁翻看图画书起,读过带拼音的书,然后开始读各种各样的书。我也一次次把关于劳动的话题写成稿件,投往全国各地的报刊。而我也惊异地发现,我8岁孩子的作文,题目叫:《劳动最光荣》。

阅读的故事,是相续不断的生命的故事。

05

我不断阅读书籍,便一直渴盼写作。

投出去的稿件没有音讯,但一直在写,在一种一边渴盼进步,又一边自我否定的情绪里苦苦挣扎。我从事果业工作,因工作内容、自己的情感归宿所系,我书写着农村、农民、粮食、农具、植被、昆虫等等,写成了几十万字的乡村笔记小品文系列,发到微信朋友圈,也发到各种网络评论中,后来我想,这不就是在书写和传播劳动嘛。

有了一定的积累和锻炼,于是,在上海封控期间,我完成了具体而丰富的、全面展现当代农村社会劳动变迁史的长篇小说《劳动者》。

在修改《劳动者》的过程中,我遇到了「贞观」,「贞观」将我从不好发表、自我禁锢、没有正向回应等造成的低落情绪里解救了出来。

这是全新的发表载体,打破了创作壁垒,有着决然不同的发表体验。「贞观」温润而热忱,读者们积极且踊跃,作者和读者之间产生着友好互动。

有了平台的“孵化”,我一扫心中低迷,重拾我的劳作,做完本职工作之余,钻研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努力修改《劳动者》,积极写稿,重启写作发表的赛道。

2024年1月,「贞观」召开创作者大会,向我颁发了“风格写作主题奖”。我与「贞观」作者肉上师聊天,肉上师说,《我在铜川如梦般的少年时代》是他编发的,说那篇文章好,写出了少年时代心中的荒芜。

我想说的是,「贞观」解救了我的荒芜。

《劳动者》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是对二十多年写作劳作的一次见证。书已在新华书店、当当网、京东网等线上线下平台发售。我签五本签名书放至贞观BOOKS,欢迎读者朋友们前往阅读、指正。

作者 | 王文东 | 陕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