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张崇珍

一座大罗山,南北各有特色,南面山清水秀,岩石漂亮,被誉为“石头王国”;北部没有几个水库,也缺少特别好看的石头,却植被茂密,一年四季花果飘香,春有茶叶,夏有杨梅,秋有桂花,冬有瓯柑,号称“东瓯果园”。

4月21日,珍迹留缘每周例行活动,走的就是大罗山北部的路线。这次的主题是采茶叶,摘野果,挖野菜。这样的路线深受大家的喜欢,也必须要有一个优秀的向导。现在,就跟随着我的步伐,一起出发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瑶溪街道皇岙村国安寺塔起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安寺塔,又名千佛塔,始建于1090-1093年。六角九层,高18.6米,系楼阁式青石仿木构建筑,塔身雕有1062尊佛像。千佛塔历经千年屹立不倒,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安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永嘉县志》载,国安寺建于唐乾符间(874-879),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拾级国安寺旁侧三堂岭而上,此岭位于山坟岗与莲花心之间,由皇岙村通往响动岩村三堂自然村而得名,也有叫国安寺古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岭上鸟语花香,绿意盎然,道旁两侧种植着大量的杨梅。待到端午前后,又将是一片丰收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梅是大罗山的主要水果产物,尤其是茶山丁岙梅更是出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堂岭全长六百余米,岭尽头有三岔路口。此地就是三堂村,因善圣寺、善庆寺、三官堂三座千年古刹而得名,后来又建了一座大一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岔路口向左,目标响动岩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沿途有许多野生的山莓,娇艳欲滴,让人垂涎三尺,赶紧采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莓别名覆盆子、三月泡、四月泡、山抛子。花期在2-3月,果期在4-6月。营养丰富,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维生素C、维生素E及矿物质,可生食、制果酱及酿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仔细观察,发现路边还有一种中药材叫粗叶悬钩子,也叫老虎泡,长得很像山莓,但颜色比山莓更鲜艳。在山坡、路边阳处或阴处灌木丛中常见。具有固精缩尿、益肝肾明目的功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粗叶悬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方十字路口有导向牌,直行是驻云亭,左下皇岙村,右拐则是响动岩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瓯柑花也开了,漫山遍野,散发着淡淡的芳香,沁人心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处可见的金樱子也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很多人摘过来泡酒,听说滋阴壮阳功效特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响动岩村口,经过一段公路,再走右侧的一条古道,路边的牌子上“响动岩”三字赫然在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罗山登山路线不计其数,但是对于响动岩很多人没有来过。尤其是这块会响动的岩石,一定要亲手敲一敲才算过瘾。据说在打雷的夜晚,这岩石还会发出独特的轰鸣声,令人称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历经百年岁月沧桑,如今的响动岩山村只剩下一些留守老人。关于响动岩之名还有一说,明朝嘉靖内阁首辅张璁死后墓地选址响动岩,建造张璁墓时,官方敲锣宣告开工仪式,其声响动一方,响动岩由此得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昔日规模宏大的张璁墓据说在文革时期被毁,如今已难觅踪影,现在能看到的也只有眼前的这道墓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离开响动岩,下一站去下坦平村。从响动岩至下坦平会有两条路,一条是古老的石阶路,上坡多;另外一条是改造过的水泥路,开始比较平缓,途中有岔路通向下坦平,我们这次走的是后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叶子呈伞状的,路边也会看到很多,乍一看很像猕猴桃叶子,百度了一下叫花麦肾,也叫金荞麦。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排脓、散瘀止痛、健脾除湿的功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要有一双慧眼,善于观察和发现,就能够识别大罗山的各种奇花异草,古树名木,有的还是非常珍贵的品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在爬山的同时,如果还能学习和认识各种草木也是也是很有意义的,对大罗山会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时还能陶冶情操,培养兴致,增加登山的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兰,生长在草丛、溪岸、路旁。 全草药用,有清热解毒,消食积利小便,散瘀止血之效。 幼叶通常作蔬菜食用,俗称马兰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艳芦莉,爵床科植物。广泛应用于道路、公共绿地、公园、风景区、庭院中的绿篱、花坛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罗山上也有很多竹笋,粗的细的都有。都说“居不可无竹,食不可无笋”,挖回去烧一盘竹笋炒肉,绝对美味可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杜鹃花,但不是野生的,而是人工种植的杜鹃花,其颜色跟山上常见的那种杜鹃花有着明显的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响动岩村到下坦平,差不多有1200米的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坦平是自然村,属新民村。此处海拔250米,一条茶罗公路可以直达。在村里闲逛一下,会发现一些古老的民居透露着岁月的沧桑,远离城市的喧嚣,小山村显得特别的宁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民村坐落于大罗山北麓,是离大罗山山脚最近的一个古村落。1961年取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民之意,称为新民大队,1983年改为新民村,分别由小坑儿和下坦平两个自然村组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坦坪106号的这座老宅,曾经是地下抗日根据地,也是当年治病救人的医馆,村里正向有关部门申请成为文保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间房子叫烟雨楼,距今已有75年的历史,当初是一位爱国旅法华侨回乡建造的。木门古典,屋顶有瓦,新颖别致,独具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坦平的这株香樟树应该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树木高大,枝繁叶茂,也算是村里标志性的景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民村也是盛产杨梅、瓯柑及黄叶早茶叶,据林书记介绍,这里还分布着近百种野生中草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棉菜,很多人用来做棉菜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苦菜,百度上搜索又叫什么败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叶早茶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采茶是本次活动的主题,新民村茶园遍布,路边的野茶长满了嫩芽,成为队友们的最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罗山黄叶早的种植历史,最早可追溯至西晋末年。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说:“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可见南宋时期,温州茶叶种植生产进入旺盛期,成为浙江主要的茶叶产地之一。那时期,许多文人墨客都曾来温州喝茶、游历。到了明清时期,黄叶早一度成为贡茶,为皇家所享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采了茶叶,我们又来到了心安禅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安禅寺始建于清代之前,寺院经历沧桑,一度因无人管理濒临荒废。后经智航法师历时四载,翻修大殿,建金刚殿、圆通殿,古刹复兴,再显风采,被称为“大罗山精神栖息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的心安寺已是登山健身、休闲旅游、朝拜礼佛的胜地,成为新民村的一张金名片。 心安寺里面的花花草草也是特别引人注目,有红睡莲、地涌金莲、石竹、佛甲草、红花酢浆草等各种精品花卉,让人爱不释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涌金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佛甲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花酢浆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安寺历代祖师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安寺后续有两条路,南连后半山,左通后京山。我们这次走的是后半山,经觉海寺去大茶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满山碧绿,不愧为东瓯果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半山是大罗山北部除李王尖之外的又一座山峰,海拔400多米,当地人也叫元宝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半山古道下来,有觉海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觉海寺建于宋代,因当时此处能听到大海的声音,故名觉海寺。寺内后院有妙智庵,为民国时期朱真莲居士所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觉海寺前有一棵高耸的大朴树,树冠如盖,荫蔽半亩地。树围需3人合抱,树龄已达370年,受国家二级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茶山村全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贞节牌坊前面过,进入大茶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茶山,位于大罗山西北,隶属于瓯海区茶山街道罗山村。漫步村中而过,最吸引人的还是这里的古民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节孝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节孝亭,走老陈山古道。沿途茶叶飘香、山莓透红,林间还有竹笋,继续采摘,快乐无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驻云亭,下皇岙村有三条古道,南皇岙岭,中响动岩,北三堂岭。往左侧岭径拐,途中从右侧响动岩岭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响动岩岭上有百年苦槠,枝叶繁茂;岭脚有银母亭,碑刻抗日轶事。走花岗岩新路,过隧道背即千佛塔,活动圆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午采茶,下午炒茶,晚上喝茶,不亦乐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杯黄叶早,回味无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罗山北部经典轨迹与大家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文中20多种花草树木经现场拍照和百度搜索,以及有经验的队友介绍,如有不实之处请多指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内旅游 户外拓展 景区合作

广告推广 古道建设 航拍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