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周总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受人民的爱戴和敬仰。

然而,当他去世的消息传来时,叶剑英元帅却拒绝为他写悼词,认为只有一人符合资格。

那么,叶帅究竟为何拒绝为周总理写悼词?他推荐的这个人又到底是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虑到周总理的卓越贡献和重要地位,有资格为他书写悼词的人,必然也要具有同样资历和经历。

从经历和资历这个角度看,第一个有资格为周总理写悼词的人,无疑应该是毛主席。

毛主席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中国的政治和军事领域有着极高的地位。

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而周总理与毛主席之间,也一直保持着十分真挚的革命情谊。

他不仅在工作中与毛主席配合默契、相辅相成,在生活上也对毛主席关怀备至。

新中国成立之后,凡是毛主席去人民大会堂开会或上天安门城楼,所要走的路,周总理都要先走一遍,以确保地面是否光滑,灯光是否刺眼。

不仅如此,考虑到毛主席晚年眼睛不好,所以医生给他用的眼药水,周总理总是要自己先试一试,看看刺激性强不强。

1975年的时候,周总理的病已经很重了,可他心里还是时刻记挂着毛主席的安全,就连躺在病床上也不忘记问:

“主席现在住在哪里?主席的安全由谁负责?游泳池有个边门是不是封好了?丰泽园得到后门是不是关起来了?……”

不过,周总理逝世的时候,毛主席身体情况也不乐观,看文件都要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才能完成。

所以,种种原因之下,毛主席无法为周总理书写悼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剑英比周总理年长一岁,他们于1924年相识于黄埔军校。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后,为了最大程度减少革命的损失,大家决定先把干部保护起来,为了把安全留给他人。

周总理和叶剑英互相劝说彼此撤回延安,但是最后谁都没能说服对方,大家只好把情况报告延安。

最后,由毛主席决定:“董(必武)去渝,叶(剑英)回。”

在革命的岁月里,他们总是彼此保护,把生的希望留给对方。

叶剑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成员。

他参与了中国革命的各个阶段,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正因如此,叶帅对于中国革命的顽强斗争和艰苦奋斗,有着独特的见解和独到的贡献。

叶帅认为,只有那些与周总理有着相似经历和资历的人,才有资格为他写悼词。

如今,毛主席正在病中,虽然叶剑英与周恩来同样有着深厚的革命情谊,但在悲痛之余,他心中还有另一个人。

正因如此,在为周总理书写悼词这件事上,叶帅认为,在他之外,还有一个更适合的人。

这个人便是邓小平。

从始至终,周总理和邓小平之间都有着坚定的革命友谊。

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纷纷去法国勤工俭学,周总理和邓小平也在其中。

初到法国,他们曾多次开会研究如何解决经费问题。

邓小平提出:“巴黎没有豆腐,做豆腐是个冷门。”

对此,周总理赞同地说:“好!咱们试试做吧。”

就这样,两位中国青年在20世纪20年代,他们相继赴欧勤工俭学,在异国他乡相逢、相识、相知、相助。

学有所成后,他们即回国效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直到几十年后,当女儿向邓小平问起留法期间的生活细节时,邓小平总会嘴角微微扬起。

有一次,女儿又问邓小平,“在留法的人中间,您与哪个人的关系最密切?”

几乎没有迟疑,他很快回答说:“还是周总理,我一直把他当成兄长,我们在一起工作的时间也最长……

回国之后,两人一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革命生涯,并逐渐成为深受世人尊敬和爱戴的当代伟人。

后来,周总理病情恶化住院,邓小平因为不放心隔三差五便去探望。

据周总理身边工作人员回忆,单是1975年上半年,邓小平找周总理谈话的次数就有二十多次。

1976年1月8日,当周总理逝世的消息传来之时,邓小平悲痛欲绝,久久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仿佛一直陪伴着自己的哥哥离去了那般……

周总理逝世后,有人提议让叶剑英元帅来致悼词,但叶剑英想了想还是拒绝了。因为在他看来,没有人比邓小平更适合为周总理致悼词。在叶剑英拒绝写悼词的背后,是他对周总理的深刻认同和崇敬。

就这样,在叶剑英的极力推荐下,为周总理致悼词的事情就全权交到了邓小平手里。

1月15日,邓小平和家人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隆重的追悼会。

最后,当大家走到周伯伯的遗像前,每个人都禁不住失声痛哭。

在周总理的追悼会上,邓小平强忍着悲痛的心情致悼词,深切缅怀战友。

在致悼词的过程中,起初大家似乎都没有反应过来,一直听到他说周总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时,追悼会现场响起了一片哭声。

包括站在众人面前的邓小平,也忍不住声音哽咽,流下了眼泪……

纵观周总理的一生,他为国家和人民孜孜耕耘,付出了一切,周总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他所热爱的中国人民会永远将他铭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