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识人用人者,非独才具而已,首在于察其胸襟之局、怀抱之广。若夫创业者,上德昭昭,必有容人之量,是以明鉴在心,经纬天地,可为贤达。

无容人之心,则其道狭而意浅,虽权柄在握,终不足以服众而致远矣。故明智者,青年宜慎审所从,察其有无格局,乃立身处世之要务也。

夫大才之人,必有宏图之志、博大之怀,尤以容人为上德也。《论语》云:“仁者爱人”,儒家倡“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道家崇“无为而治,百姓皆谓我自然”,法家则曰:“上君尽人之智,中君尽人之力,下君尽己之能”,皆彰示格局之重也。凡领导人物,若有容人之量,如海纳百川,此乃众人所仰也;若无容人之心,则需警惕其险隘,恐陷己于困境之中。

溯洄至战国春秋,魏国内乱之际,韩懿侯不纳赵成侯杀魏王、分割魏土之策,而主张仁恕之道,避免了分裂魏国之举,虽未能即时获利,然显其长远之眼界与宽容之肚量。彼时韩赵之争执,韩懿侯毅然抉择,宁舍眼前小利,不失道德大义,此乃格局之显现也。

今日世间万象,职场生涯犹如沙场烽烟,遇分歧冲突,当思虑周全,寻求共赢之道。若能退步求和,抑或包容异见,方显英雄本色。

追忆前凉张轨,儒雅之风,泽披乡里,永宁元年赴凉,任凉州刺史,以窦融为楷模,安定边陲,广纳流民,秉持忠贞,三救洛阳,励精图治,仍尊奉西晋,可谓忠肝义胆,胸怀广阔。相比于永嘉乱后江南士族之自私冷漠,张轨接纳四方,无论士族庶民,均予关怀,授田兴农,安邦定国,其行实为罕见。以人为本,以德服人,格局宏大,令人敬仰。

吾劝青年才俊,择主而事,宜洞察秋毫,究其过往,莫轻信皮相,应细察实质。

若所在之企,其高层领导者能有张轨之胸怀,兼容并蓄,励精图治,便是值得追随之楷模。反之,倘遇寡恩少义、刻薄寡恩之人,切勿委身其间,以免青春岁月空耗,理想抱负化为泡影。

当今社会,变革日新,新人辈出,管理者须反思自我,摒弃陈规陋习,与时俱进,学习张轨容人之精神,培育新生力量。

而青年人亦当擦亮双眼,觅得有格局之导师,共赴锦绣前程。如此,则上下一心,事业可兴,未来可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