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恩道《兰亭修稧图》

甲辰年三月三日,孙恩道先生在这日近午时将延宕了三年的二十米手卷《兰亭修稧图》画完。他揿上最后一枚印章,舒了一口气,便感到头晕,天旋地转,呕吐不止。我便急呼救护车来,送医院抢救,幸为无恙,都松了口气。

王羲之在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与谢安等41人在山阴兰亭为“修稧”之会,诸人饮酒赋诗,羲之为诗写序,此便是流传千古之《兰亭序》。孙恩道画的《兰亭修稧图》,表现的便是这个故事。孙老师这幅画上共出现了六十余人,他解释说,史籍记载的人数都是名流,而参加这次活动的随从可能更多,多画几个人物,与此情此境应该是相符的。此图是在1671年后的三月三日画完,这大概是天意。

这是孙老师近年最长的一个手卷,可以称作工程,我看是他的得意之作,自己也十分珍爱。他住院期间,给我来过一次电话,让我给此作写一篇评论文章,计划发表在他的《走向高峰——全国名家作品集》上。

受此重托,怎敢马虎。我将画卷展于案上,一段一段的舒卷着,仔细把玩,品赏。

满卷烟云,云蒸雾蔚,水光山色,情景交融,笔墨从容,书画相宜,如阅古卷,如闻古音,文质彬彬,格调古雅,情以笔生,韵通墨现,云卷云舒,物我两忘,一派生机勃勃充满生命的笔墨精灵在眼前跳跃。

魏晋时代是个罕见的时代,晋人衣冠南渡后,在乱世的催生下,形成了独特的南朝文明。此文明化为中华文明的精神骨干,史称“魏晋风骨”。

魏晋的哲学是玄学,清谈和唯美是当时的两大风尚。这是中华文明史的一大转折,人与自然的关系从道德和政治的一变为审美的,开启了山水画和山水诗的先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晋人的唯美首先是对人的形象美和心灵美的推崇,推崇外表清朗俊秀,风姿安祥文雅,内心澄明透彻,处世超凡脱俗,真正地“风尘外物,瑶林琼树”。

晋人这种接近病态的对美的崇尚,在历史上特别亮眼,留下了许多风趣动人的传说。

晋人对人的赞美常常以相应的景色比喻,如形容人的清淡高雅的品性,叫“处江湖之远,一丘一壑寄情山水”;又如“轩轩如朝霞举,濯濯如春月柳,肃肃如松下风,朗朗似庭前月”;形容高士酒醉如“玉山之将崩”,形容高士神游为“飘逸潇洒,幽静深远,登高临下,人景合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晋人寄情山水,追寻自然,沐浴清风,隐身出世的情感在数百年的发展变化中,成为一种风尚,也构成了中华文化多元化的特色。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道此次活动“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说的就是东晋时期繁荣胜地会稽郡山阴城。兰亭则位于山阴城西南十四公里的兰渚山下,越王勾践种兰于此,东汉时期在此设驿站,兰亭由此得名。王羲之任会稽内史时曾寄居此处,此次他邀请41位文人雅士在兰亭举行曲水流觞盛会,并写下了千古行书《兰亭集序》,故此地也成了书法胜地。孙恩道曾多次游览兰亭,但此卷他并没有据实写生,而是意象性地展现了兰亭的意境,颇具神韵。

古人云:“会稽者,天下之阻峦也。左海右江,面山带湖。其登陟险处,皆生草木,可采撷。行三四里,至一水池,有鱼鳖虾蟹,亦堪服食。上山三四里,有石壁,数丈峭峻。正东有石洞,可容数十人。洞外有泉一派,流下池中。又上二里,至山顶,可观望海。”

远古的时候,这里很早就有强悍的越族居住在这里。他们在山上掘井、捕鱼、烧陶、伐木,各种事情他们都干。春秋战国时期他们常常跨海西上吴越之地和中原地区进行贸易和争夺天下霸权。这里他们认为是一处咽喉要地,所以就在这里屯兵积粮。在山上还常常举行祭祀鬼神的仪式。越王勾践还曾经到山上祭祀过禹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看孙恩道老师这次画手卷,真是放得开,收得住,纵情挥洒,心无所碍。他把山看作人,把人看作山,人有山的风貌,山具人之情怀,这种状态据孙老师自己说,前所未有。

他画的是魏晋题材,大概这也是魏晋人的精神状态,东晋大诗人陶潜的《饮酒》诗中“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这种状态最具体的表现。

他的这个手卷笔墨所传达的情感既不同于他所崇拜的八大的冷、青藤的热,也不同于他过去呈现的文和秀。温和自然,随意流淌,有中还无,无中还有,这正是“此中有真意”。

孙恩道的这幅画上,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素,这种笔墨痕迹似似而非,让人琢磨不透,耐人寻味。按孙老师话说,这叫意思意思,它不合情理物理,但却合画理。我却认为,正是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让他的画有了重大突破,让他的画有了玄学的意味,得到了哲学的提升。他对魏晋时期文化表达是深层的,尽管他没尽言。

点击图片查看湖北书画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