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焦作日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4月26日《焦作晚报》B06版

人人读《论语》:归去来兮

访谈嘉宾:焦金鹏 李乐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副秘书长、中原孔子书院院长焦金鹏。

焦金鹏

中国国学教育专家、中原孔子书院院长、中原家道文化研究院院长、河南省慈善总会孔子书院爱心基金发起人、河南省礼仪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会长,主编的国学经典有《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孝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道德经》《诗经》《唐诗宋词》等。

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焦作组委会秘书长李乐观。

李乐观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灯光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河南省优秀基层宣讲员

●郑州西亚斯学院兼职教授

●政协第十五届焦作市委员

●中原经济区优秀社科工作者

●河南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焦作市作协副主席

孔子及《论语》的魅力

焦金鹏:孔子诞生的前后500年,也是世界历史上不寻常的时代,西方学者雅斯贝尔斯称之为人类史上的“轴心时代”。这个时期是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期,东西方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如中国的孔子和老子、古印度的释迦摩尼、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东西方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都在这个时代喷薄而出,熠熠生辉。

李乐观:宋人有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千百年来,孔子始终矗立在中华文明的核心位置。“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穿越层层迷雾,回归精神家园,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立文明之根,溯文脉之源,这正是孔子的伟大贡献。

焦金鹏:孔子一生艰难曲折,幼年丧父,少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但他十分好礼,勤奋好学,常进太庙,询问礼仪之事,很早就成为十里八乡知书达礼的人。而立之年,他开办私学,把教育推向民间,打破了“学在官府”的贵族教育体制,首开“有教无类”的民办私学先河。孔子在鲁国不能实现其抱负,又率领弟子开始了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宣传政治主张,推行治国理政的思想。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孔子四处漂泊,处处碰壁,吃尽了苦头,仍不改初衷。在陈蔡绝粮七日,在郑国东门累累若丧家之犬,面对如此困境,很多弟子都灰心丧气,孔子却能苦中作乐,甚至鼓瑟唱歌,直到68岁才回到鲁国。在《论语》中,好像从没提到苦字。而是一辈子“忧道不忧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饭疏食、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朝闻道,夕可死矣。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些名句中足见孔子精神强大,安贫乐道,追求理想抱负,矢志不渝的精神。

李乐观:孔子是超前的,他的仁政礼治思想没有被所在的那个时代接受,却在后世的中国根深叶茂,源远流长。孔子一生颠沛流离,栖栖惶惶,落魄之时衣不裹暖、食不饱腹,甚至被人奚落为“丧家之狗”。但他坚韧、勇敢、宽厚、仁慈、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始终以完美的人格、渊博的学识、远大的精神追求感染着身边的弟子。大家追随夫子不离不弃,舍生忘死。在孔子去世之后,三千弟子以对待父亲的“心丧”之礼为老师守孝三年。从这意义上说,孔子生逢不幸,但又何其有幸。太史公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焦金鹏:《论语》语言古朴,极其精简,三言两语就讲完一个故事,却蕴含了无穷的智慧,当真是无一字多余,字字均是精华。经过2500多年的风霜洗礼,这些文字仍然历久弥新,深刻而切实地指导着我们的生活,这怎么不让《论语》充满魅力呢?

李乐观:“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钱穆先生说的这句话,是他在《论语》中找到了智慧的源泉和生命的力量。《论语》从来不曾强求我们做什么、怎么做,而是就事论事,谆谆教导,以身作则,春风化雨。《论语》对我们精神的引领、人格的塑造,通过完善“小我”而成就“大我”的人生实践,着实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焦金鹏:从《论语》中,我们读出了孔子的好学,也读出了他对道德、礼仪、知识的渴求和执着。孔子曾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孔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我非生而知之者也,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的博学,不是生而知之,而是靠后天一般人不能企及的勤奋积累获得的。天道酬勤,苍天不负有心人。孔子的渊博学识,奠定了他的历史地位,尤其是整理古代文献典籍,是他给我们后人留下的最为丰厚的文化遗产。纵观几千年人类历史长河中,曾经的四大文明古国都是最早进入文明社会的,其他3个古国早已湮灭在历史尘埃之中,唯有华夏文明历经劫难而不熄,至今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李乐观:孔子的影响力不只在中国,还在世界。孔子思想传播到西方至少有400多年的历史。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中国哲学家中最有名的叫作孔子,他所说的话和他的生活态度,绝不逊于我们古代的哲学家。”请注意,此时的孔子是以哲人的形象出现的。孔子是位贤哲,而非先知,这种强调理性的一面,正是欧洲人推崇孔子的重要原因。启蒙运动的奠基人、被誉为“欧洲的良心”的伏尔泰十分崇拜孔子,在书房悬挂孔子像,朝夕膜拜。伏尔泰认为孔子的东方仁爱思想超越了西方偏执、狭隘的爱,用中国的儒家思想批判基督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以推动自己的主张,这是思想启蒙的核心。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共同探讨人类的命运和新世纪世界前途的问题。由瑞典物理学家汉内斯·阿尔文首先提出并成为大会一致的结论:“人类要想获得发展和幸福,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论语》的现代传播方式

焦金鹏:我出生在中国盘古圣地泌阳县,是书香世家焦氏二十三世继承人。我从小就跟教私塾的爷爷读经典,有幸读到了孔老夫子的《论语》。当时只是诵读,其义不甚了解。后考入汝南师范学校,主修古典文学,方知孔子之伟大,真切感受到《论语》的无穷魅力。2011年在郑州成立中原孔子书院,成为中原地区传播儒家思想的重要阵地。从2011年到2024年,历经十三载,4000多个日夜坚守,完成全国巡讲1500场。“德不孤,必有邻。”我感恩生命当中遇到的每一位贵人。

李乐观:《论语》的传播,最重要的阵地是在学校。诵读经典,当从孩子抓起,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播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良种子,崇尚礼仪,拔高志趣,涵养道德,塑造完美的人格。为激发青少年学习经典的兴趣,我深入中小学校开展了多场国学文化公益讲座,并在焦作师专文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等开设了《论语》公开课,通过面对面地交流,带领学生们亲近孔子,走进《论语》。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编排完成《论语》里的趣味小故事,通过这种自导自演,身临其境,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原文记忆,还能更深切地体会圣人的微言大义。

焦金鹏:《论语》走进校园,要和青少年立德树人、思想素质发展紧密结合,做好“三加一”工程。“三”是三项培训,“一”是一项经典诵读工程。三项培训包括校长培训、教师培训、家长课堂,通过学校与家长共建共育实现合力;一项经典诵读工程,就是“相约论语·文化中国”“世界读书日·人人读论语”这项大型活动,让孩子们在经典的诵读中,感受圣人的思想。今年我们是第六届,全国有1000多万人参加,这对我们推动《论语》是一个非常好的传播方式。

李乐观:《论语》内化品德、外塑形象,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性格,吸引更多年轻人喜欢《论语》、热爱《论语》、理解《论语》、传播《论语》,更要借助B站、抖音、视频号、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以音视频甚至动漫的形式,不拘一格,传播《论语》。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改玲 报道

(照片由受访者供图)

20位“焦作名师”形象惊艳亮相

‍‍

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原创文章版权属《焦作日报》(微信号:JZRBWX)官方微信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版权所有:焦作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001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点击关注 --

总值班:胡培军   统 筹:王 鹏 郭子轩

责 编:拜利萍   审 核:赵晓晓

编 辑:孙浩翔   校 对:张晓青

本报全媒体常年法律顾问:律师吕晓燕 律师朱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