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周,分社共发布文字通稿27条;网稿108条,121分;图片发稿4张;视频通稿6条;短视频12条。上周有关财经话题的稿件较多,着重于经济观察、人物专访及经济数据方面。

4月26日,“海洋光谱号”停靠上海母港。中新网 记者 张亨伟 摄

4月以来,多项关于沪深港通的新政策出台,业界分析认为有望为中国资本市场注入新活力,2024年也是沪港通开通十周年,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对市场进行分析与展望。

《(经济观察)沪深港“互联互通”新政频出有望为市场注入新活力》(高志苗)

近年来,上海对科创企业的扶持力度也不断加大,自2012年开盘以来,上海股交中心围绕“股权市场赋能科技创新”这一核心目标,筑牢资本市场塔基,持续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助力实体经济发展;而作为传统老牌金融机构,银行仍是服务科创企业的“主力军”,其通过业务创新等方式在金融助力科创发展领域持续深耕,记者采访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负责人及多家银行人士发稿。

《沪上金融机构“接力”共护科创“幼苗”成“参天”》 (高志苗)

上周,记者参加中央网信办组织的“万千气象看上海·寻找中国经济新动能”的集体采访,探访了中国首个、上海唯一的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稿件中提到,人工智能是上海着力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而“模速空间”作为上海市与徐汇区共建的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旨在形成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生态集聚效应,助力上海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经济观察)实探中国首个大模型社区:上下楼就是上下游》(浦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工智能快速进入各个行业,其中自然也少不了科技领域,借助AI技术来制原理图、写代码,两三个月内就可以研制出一颗卫星,速度之快超乎想象,人工智能确实已经给一些行业带来明显变化,它能否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记者以此进行采访。

《呼吁行业多些耐心 中国科技精英共话AI如何转化为新质生产力》(郑莹莹)

谈及新质生产力,4月23日,在以“解读中国经济”为主题的中国记协“新闻茶座”上,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如何理性评判经济现状?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中国和世界经济意义何在?中国出口‘新三样’是否会对他国产业发展构成威胁?”等问题进行阐读。

《学者解读中国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希构建全球产业“合作链”》(樊中华)

【投资中国】专栏上周发稿 2 篇,记者专访了 GE Vernova 燃气发电服务中国区总裁许欣 ,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能源转型的关键阶段,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能源设备制造及服务商之一, GE Vernova 希望能够在拥抱机遇的同时帮助中国解决挑战,满足客户在风电、水电以及燃气轮机领域的需求。他也谈及未来如果中国国内大量可再生能源发展起来后,该如何平衡各种资源利用的问题,并重申在华战略重心将与此前保持一致。

《(投资中国)GE Vernova许欣:中国最有可能在全球率先实现绿氢应用的“弯道超车”》(李佳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全球邮轮旅游热度持续升温,国际邮轮产业在中国市场正加速回暖,阔别四年半的上海母港,全球最大豪华邮轮品牌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旗下的“海洋光谱号”宣布重返中国市场,皇家加勒比亚洲区总裁刘淄楠接受记者采访,谈及邮轮行业发展新趋势及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的发展重心及布局采写稿件。

回归首航庆典活动。中新网记者 张亨伟 摄

《(投资中国)皇家加勒比亚洲区总裁刘淄楠:上海作为国际邮轮资本亚太投资门户地位也在回归》(李佳佳)

4月23日,由上海分社、同济大学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三期“碳讲堂”在沪举行,当今致力于研究如何利用碳元素的“卖碳翁”正迎来他们的黄金时代,与会嘉宾就新型碳材料为中国经济产业所擎画的未来展开探讨。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东元:“卖碳翁”迎黄金时代》(缪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利用碳资源助力绿色发展 新型碳材料产业发展前景可期》(谢梦圆)

《【视频】第三期碳讲堂在沪开讲 各界共话新型碳材料发展》(张亨伟 娄瀚琨 周孙榆)

科技方面,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25日成功发射,扬“帆”宇宙,让航天员有热饭热菜吃,神舟飞船的电源系统发展已历经“三部曲”,记者采写稿件。另一个航天方面值得关注的是,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在发射3个多月后,于27日发布了第一批在轨探测图像,对航天迷而言,EP卫星终于“张开了眼睛”,这让人非常振奋,记者紧跟热点采写稿件。

爱因斯坦探针卫星示意图(EP卫星研制团队 供图)

《神舟开启十八号 电源已历“三部曲”》(郑莹莹)

《解读EP卫星:升级版“宇宙相机” 好比从油车技术迭代至新能源车》(郑莹莹 孙自法)

文化方面,上海首个24小时公园图书馆——和平书院23日在虹口区和平公园正式开馆,成为沪上文化新地标,记者实地探馆挖掘亮点,和平书院创新阅读方式,将公共阅读的边界从图书馆扩大到绿地公园,增加了阅读的各种场景,体现了现代阅读的多维度属性。

和平书院·综合馆。 中新网记者 王笈 摄

《上海首个24小时公园图书馆“和平书院”开馆》(王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