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已得到独家授权,转载请添加公共微信“qmfmggwx2”进行接洽,取得许可后方可转载。对未经许可转载导致的侵权,本编辑部保留追究的权利。

编者按:本文作者根据自身的经验教训就各个科目备考所应注意的重难点都予以详尽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求其上者得其中”的确不是一句虚言。同时,我们期待更多考研上岸者在这里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考研经验帖征稿启事参见:。

作者简介:张清宜,本科华中师范大学,考研武汉大学宪法学专业上岸。初试分数411,政治75,英语88,法基a124,法基b125。初试第二,复试第一,总分第一。

写在前面

记得我当时备考的时候也看了许多经验帖,随着备考的深入,我对许多事情都有了自己的体会,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我的经验和方法也只是一个参考,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计划,只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学弟学妹们一点帮助就好啦!

我的分享可能不是很成体系,想到哪就说到哪了,但都是我认为一些很重要的细节,而对于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大家可以结合其他学长学姐的经验帖进行补充,我就不再赘述了,敬请谅解!

一、专业课与公共课的精力分配

武大法学考研初试专业课内容十分之多,需要学习八门专业课,并且从近几年的出题趋势来看,在重者恒重的基调之外,出现了不少偏和细小的考点。这意味着,如果专业课想考高分的话,就必须做到没有遗漏,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任何一个小点都得掌握,在这个基础上再吃透常考点和热点

对于公共课,我个人建议若是这两门有一门过于弱项的话,最好是再慎重考虑一下武大这个目标。因为其实分析历届复试名单各考生的成绩,可以发现大家的公共课成绩差距不大,大部分都是70-80的样子,这说明大家的底子都不差,而专业课又需要我们花大部分精力和时间去准备,所以花在英语和政治上的时间必不可能太多。

总而言之,要想考高分,四门考试都不能有失误,能有一门突出者最佳。在时间和精力分配上,要以专业课为主。在各科达到平均水平的基础上(今年情况:政治70-80、英语75-90,两门专业课115-125),有一到两门拿手的争取考到高分,才能在总分上脱颖而出。

二、关于英语

本人属于英语基础比较好的那一类,所以在备考时在英语上花的时间相对较少。考研英语的难度总体来说并不是很大,认真背单词+刷好真题+勤练作文就可以解决90%的问题了。

1.背单词:背单词是一项贯彻备考全过程的任务,最好保持每天能背100-200个单词。个人建议背单词前期不要用app,而是一定要利用单词书。在学完单词书后,后期再使用app在零碎时间(例如吃早餐的时候、午休前)进行记忆。市面上可选择的app很多,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就好啦。

2.刷真题:真题是英语最为珍贵的复习资料,所以我们要高效运用好真题。大家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尽量要将01年-24年的真题刷两到三遍。在刷真题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细节:

(1)预留出最近几年的真题不做留到最后进行模拟(具体留几套大家根据自己的计划和情况来,3-5套为佳),剩下的历年真题根据题型进行练习(阅读-翻译-完形、新题型-作文),在每开始一个新的题型之前,可以花1-2天时间看一下相关老师的视频,了解该题型的出题风格和基本的解题技巧,这之后再开始刷题,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阅读(40分)和作文(30分)是英语的大头,所以这二者在英语备考中是重点,相较于其他题型而言,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阅读,个人建议在一刷时保持1天1篇的精读精做,同时对文章中的长难句进行翻译(可以使用手译本),这样也提前练习了翻译题。到了二刷和三刷的时候,可以使用“2+1”的模式,即1天2篇阅读+1篇完形/新题型/翻译。对于作文,许多同学在复习的时候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最后考完了才追悔莫及。其实把作文练好真的很香而且很有必要!!!想要提高作文的评分 level,通过练字+多多动笔是可以在备考最后几个月达到的!!!因此在9月份开始,大家就可以着手开始准备作文了。我当时看的是周思成老师的视频,个人感觉老师还是很厉害的,而且老师押题也很准!!

(3)至于剩下的题型,大家只要根据看课+刷题+复盘的模式,结合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即可。

三、关于政治

虽然大部分经验帖说的是政治不用开始太早,但我自己备考下来的个人感受是,政治的备考战线可以适当拉长提前,不要在后期积累过多学习任务,因为整个备考过程我们都要以专业课为主线,后期更是冲刺和拔高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前期完成一些支线任务可以减少后期的焦虑和压力。

1.涛涛老师的强化班一般每年五月份就开始更新了,但这个阶段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在政治上,建议大家可以在学专业课学累的时候抽点时间来听听,不失为一种娱乐方式(我爱涛涛老师!!)

2.老生常谈的1000题是肯定要认真刷的,个人认为刷两遍足够了。政治选择题就像英语背单词一样,是一项需要每天进行的任务,如果备考时间实在吃紧的话可以选择公众号线上刷题(也是利用碎片时间进行,本人就是早上蹲厕刷牙的时候刷一刷hhh)。但是时间不是那么紧张的同学,我建议还是首选纸质刷题。

3.我自己备考的时候后期有看腿姐的技巧班和冲刺押题班,虽然确实学到了许多答题技巧,但是也花费了不少时间,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是否需要,然后腿姐12月份会出7页纸、9页纸之类的,特别是关于时政的整理,我认为还是蛮有用的,可以作为肖四肖八的补充。

4.政治大题我练的比较少,所以只拿了个平均分(大概35分左右),但是只要选择题能保证正确率,大题平均分也够用啦。在大题作答的时候一是要注意字迹和排版,二是要有逻辑(第一、第二、第三),三是要贴合题目作答(不管大家是背肖四还是其他资料,都只是增添答题的语料,具体作答必须要认真分析题目的设问。这个强烈推荐大家去看腿姐的大题答题技巧,很有用)。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时间分配,每一道题其实不用写满,写到大概 2/3或3/4的样子就可以了,我就是前面几道大题花了太多时间导致最后一道大题时间不够答得很仓促。所以要注意,一定是先完成再完美

四、关于专业课

1.复习难点

武汉大学专业课的考察从总体上说还是以基础为主,题目的难度并不是很大,但想要考到一个理想的分数仍然并非一件易事,在复习和答题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难点。

(1)需要学习八门课程,学习量和背诵量很大。如果追求高分的话必须做到全面复习和背诵,很考验学习效率和记忆力。

(2)每一门课的逻辑框架、知识体系,乃至于出题风格都存在不同,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各科的特点,根据其特点来选择和调整自己的复习方法,而不能笼统地进行。这也是我开始背诵一门专业课之前必做的一项任务。

(3)除了某年某部法律进行了修正或有比较重要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出台这些往年有设问考察过,武大总体上而言并不侧重于直接考察某热点,但是这并不代表热点不在我们的复习范围内,反而是由于专业课出题偏基础,大部分考生都能作答,如果想要拿到比其他人更高的分,就必须有特点——日常积累一些与基础知识相关的热点,并结合到答案之中用一两句话带过,这就是你答案中的闪光点,与一般答案的不同之处。

(4)武大的出题风格之一是就是题量大+题型的不确定性,因此考前的模拟很重要很重要十分重要!!!不仅要训练答案构思速度、写字速度与卷面整洁度,还要训练时间分配的随机应变能力。

2.各科特点和复习方法的选择

1)法理学

法理学是法基A中分值占比最大的一科,但总体上来说,其复习的量和难度都不是很大,并且近几年的题目都是“言之有理即可”类型的题目,因此是性价比很高的一门!

a.其大部分知识在第一遍通读教材时可能会有难以理解的感觉,因此建议法理学的复习顺序排在偏后的位置,在学习完其他之后再去啃法理会轻松和清楚很多。

b.从近几年的真题来看,都是偏“大"和“红"的,建议可以就几个相关题目积累一些大套话,凡是遇到这类型的题目都可以往上套(可以适当借鉴政治的相关语料)。

2)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共计50分,考试题型主要是简答和概念辨析,重点也是较为突出和明显的,因此总的来说复习的难度也不是很大,出题也是比较常规的知识点,只要抓住了重点知识和学科的底层逻辑就能基本上应付考试的需要。

建议这两门的马工程教材也要进行学习,近几年有些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就出自于马工程。江老师的那本行政法参考教材版本也已经较老了,光看那一本肯定是不够的,大家在复习的时候要多查阅资料进行补充。

3)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

刑诉和民诉也是性价比很高的两门,特点在于重点突出、内容较为简单,只要认真背诵和记忆就能稳稳拿分;难点就在于对于习惯理解性背诵的同学来说可能有些痛苦(我感觉大部分都是死记硬背hhh),并且二者与许多相似的知识点一不小心就会混淆。因为本人属于那种对于相似的东西不放在一起比较不会弄混,一比较就分不清的人,如果和我一样的朋友建议不要将二者放在前后邻近的顺序进行学习,很容易背着背着就记岔了。

刑诉和民诉也是武大整个专业课考察内相对而言喜欢考察热点的两门,比如今年民诉的“诉讼促进义务”,大家在备考的时候可以稍多注意一下热点。但由于整个大基调还是重基础,所以不要轻重倒置。

4)民法

民法与刑法可以说是“两大巨头”,二者的共性在于不仅分值占比高达50分,而且均为知识体系庞杂,内容巨多,学习难度也偏高的两门专业课,因此个人建议学弟学妹们在前期通读教材进行一轮复习的时候对待这二门千万不要图快,而是扎扎实实把基础打好,各个知识点力求理解到位,并通过搭建框架的方式来梳理知识点,这样能为后期的复习减少很多负担。

民法的出题特点就是很少重复考某一个知识点,基本上每一章每一节,每一个知识点都可能成为考点,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备考民法的时候要格外注意全面。我在备考的时候也有一个不科学的方法,不同于其他学科死磕重点,对于民法复习除了那些基础重要的知识点是必须学习的外,对于剩余的部分我用的是排除法,从未考过或者是近几年没考过的我反而多加留意,然后今年初试浅浅押到了两道偏题(但毕竟是不太靠谱的,学弟学妹们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还是选择落实好每一个知识点)。

考虑到民法的出题风格的特殊性,我在学习民法的时候选择把每个知识点都作为小论述、大简答来背诵,并明确不同题型我需要答哪些内容,在做题时根据不同题型选择答题要点,这样就可以应付不同的题型和设问。

5)刑法

刑法是一门体系感很强的学科,它的知识点不像民法那样琐碎,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会比民法要轻松一点。其真题重复率也高得吓人,所以刑法也是我最贴合真题学习的一门(其他学科我其实没太管真题,教材上有的知识点我基本上全背了),只不过想冲高分所以后期还是选择把剩余的内容也背完了。

刑法的难点在于分论,近几年的真题十分喜欢考察分论的罪名,有的时候冷不丁冒出一个冷门罪名,即使备考时间再充裕也不可能把所有罪名全都背下来。所以我前期对刑法分论是又抗拒又头疼,甚至有点想放弃这部分的分数,但是后来我还是强迫自己学习,并总结了一些学习方法。

a.学习重点在常考罪名和各章标题之罪上:罪名也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对于“抢劫罪"“贪污罪”等重点罪名,需要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而对于其他非重点罪名,没必要花费太多精力和时间,可以通过分类+模版的方式来解决考场上遇到的冷门罪名——判断该罪名属于分论哪一章之中,然后根据概念+构成要件(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的答题模版来解决作答。这就要求我们对分论各章标题所指之罪的构成要件较为熟悉,在这个范围内贴合所考之冷门罪进行调整和合理猜测,大概率能得分,最次也不会错得很离谱。

b.学习方式以罪名比较辨析为主:对于分论罪名的考察无非主要是两种,一种是某一重点罪名中的某方面知识,另一种就是两个相似罪名的比较,因此,我们在备考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出题的特点来学习,将相似罪名比较起来进行记忆。

6国际公法

国际公法占比50分,但在法基B中是重点最突出、难度最小、最容易得分的一门,但也是最容易答出彩的一门(大家都能答出来,那我多花点心思准备一些语料,如相关的历史脉络、相关的国际事件、文件等,就能比别人更出彩)。

此外,国际公法也有考察英文、拉丁文的真题,所以重要知识点的英文表达也需要背诵。无论设问是否是英文,都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英文写上,这也是别人没有而你有的东西。

结语

既然我们的目标是要考高分的话,那必须得付出200%的努力。毕竟选择考武汉大学,就决定了你的对手们都是十分优秀且强大的;选择考武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没有退路可言的。希望大家都能厉兵秣马,披荆斩棘,打一场漂亮的仗。

优质笔记&专业咨询

请点击青苗法鸣小程序

青法在线向全体青年学人进行长期征稿

秉承“有问题,就搜青法在线”理念。从专业学习、考试升学经验,到比赛训练、项目申报,再到求职经验、职场心得,全方位带动青年学人发挥“传帮带”作用。诚请大家惠赐优稿!

1.长期征稿:包括但不限于各类经验贴(如考研、法考、保研、外语学习、校园竞赛、求职实习等)、学习心得类文章( 如笔记方法、考点总结等)、实务类文章(如办案手记、法律检索技巧等)以及信息整理类原创文章(如考研数据整理与分析、就业趋势判断等等)。

2.优质选题:研究生选导师经验;

课题申报、结项经验;

模拟法庭、创新创业、科研立项等经验;

实习投递经验、工作心得;

毕业生选调、考公、律所/央企求职、面试经验;

就业形势与职场新人思考感悟;

保研夏令营、九推备战经验;考研公共课高分备考经验;考研保研数据及案例分析;出国留学申请、就读心得体会;专业学习、校园生活、期末考试逸闻趣事;本科生、研究生专业学习方法。

赐稿邮箱:qmfmbjb@163.com。稿酬等详情信息请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责编 ✎ 默

本期编辑 ✎小贤

法学学术、热点争鸣、交叉学科,请认准“青苗法鸣”微信公众号

长期收稿邮箱:qmfmbjb@163.com

社群交流请添加公共微信:qmfmggwx2

付费咨询与讲座请添加小助手微信:qfxzsgg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