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中,早睡早起被视为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这一观念源自于人体生理节律与自然环境同步的原则,即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但也有不少人别说,“睡得越早,死得越早”?那就很矛盾了,到底早睡对身体好,还是不好呢?睡多久才能长寿呢?提醒:不是睡8个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的是“睡得越早,死得越早”?

有关“睡得越早,死得越早”的说法,源于某些研究的误读。实际上,并非所有类型的“早睡”都会增加死亡风险。一些研究发现,过早(比如晚6点至10点之间)或过晚(凌晨之后)入睡可能与较高的健康风险相关联,这主要是因为这些作息习惯可能导致与社会时钟或生理节律的不协调,进而影响身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包括内分泌、免疫和代谢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合理时间段内(如晚上10点至12点之间)正常入睡就存在类似的风险。

每天睡多久,更有益于长寿?

儿童和青少年。3至5岁的幼儿通常需要10至13小时的睡眠。6至13岁的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应保证每天9至11小时的睡眠时间。14至17岁的青少年则推荐每晚8至10小时的睡眠。

成年人。18至64岁成年人的理想睡眠时长为7至9小时。研究显示,每晚平均睡7~8小时的人在寿命上可能更有优势,而持续每晚睡眠少于4小时的人群中,有较高的早逝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年人。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建议睡眠时间为7至8小时,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对睡眠的需求可能会减少到5.5至7小时,并且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夜间睡眠较少、白天小憩的情况。同时,老年群体中过多或过少的睡眠都与认知功能下降、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增加以及整体健康状况恶化相关联。

此外,除了睡眠总时长外,高质量的睡眠同样重要,包括深度睡眠(REM阶段)和非REM阶段的充足分配,以及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

理想的睡眠时长应兼顾个体差异,并以保持精力充沛、精神饱满、身体机能正常为目标。通过维持稳定的睡眠周期,避免长期熬夜和过度嗜睡,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睡眠对于延长寿命和促进健康的积极作用。

错误的睡觉方式您占了几个?

不规律作息。长期熬夜或频繁改变入睡和起床时间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也称为昼夜节律),这可能导致失眠、疲劳、情绪波动以及多种慢性疾病风险增加,如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症等。

过度睡眠或睡眠不足。研究表明,无论是每晚睡眠时间过长(通常指超过9小时)还是过短(少于7小时),都与各种健康问题相关联,包括心血管疾病、认知功能下降、免疫系统受损以及早逝的风险增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在睡前使用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带有蓝光的电子设备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是一种调节睡眠-觉醒周期的重要激素。长时间暴露于电子屏幕的蓝光下会导致入睡困难,降低睡眠质量,并可能损害身体健康。

睡姿不当。比如长时间仰卧可能导致胃酸倒流引发反流性食管炎;而趴着睡可能会压迫呼吸道和心脏,影响呼吸和血液循环,造成低氧血症等问题。

晚餐过饱或饮酒后立刻入睡。这两种行为都会干扰正常的消化过程,导致胃部不适,影响睡眠质量,甚至可能诱发夜间心脑血管事件。

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中,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坚守内心的信念和梦想,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价值。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只有经过风雨的洗礼,才能看到彩虹的美丽。让我们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为自己的人生书写一个精彩的故事。加油,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