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9月25日,林彪、聂荣臻率领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设伏,对日军展开了一场成功的伏击战,成为了抗战以来,八路军乃至于中国军队所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场战役的胜利让林彪欣喜异常,一向沉稳、内向、寡言的林彪竟从晚上九点一直聊到天亮,几乎一夜未眠。然而林彪并没有一直沉浸于欢庆之中。到了10月17日,林彪提笔写下了一篇《平型关战斗的经验》。据王秉璋回忆,这篇文章林彪写得极其认真,三、四页纸,林彪来回改了很多遍。
在文中,林彪痛切地指出:
“敌人的确是有战斗力的,也可以说,我们过去从北伐到苏维埃战争中还不曾碰到过这样强的敌人。”
那么,林彪为何会这么说呢?
一、必胜之战

早在平型关战役打响之前,林彪便有十足的信心:这将是一场必胜之战。
9月23日,林彪亲自乘坐军用卡车,在平型关一带进行了勘测。通过对地图和地形的对比,林彪苍白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平型关位于山西东北部古长城上,残存的城垣已斑痕累累。这个自古以来晋、冀两地的交通要道。关内关外,层峦迭嶂、群山连绵,怪石林立、沟壑幽深,隘关狭窄,充满了神秘之氛。关前的那条公路蜿蜒如蛇,它是通往灵丘、涞源的通道。道宽不过3、5米,沟深10~100多米不等,仅容一辆卡车通行。
古道的两旁是庄稼地,路北侧崖高数丈,陡峭如削,极难攀登,路南侧山低坡缓,杂草丛生,便于隐蔽部队、发扬火力和展开突击,是伏击歼敌的理想战场。对于敌军来说,平型关乃是不可不扣的绝地,而这个地方,正是日军主力板垣师团的必经之所。
由此,林彪亲自制定了在平型关展开伏击战的作战计划,并将之与副师长聂荣臻、参谋长周昆进行了讨论。对于林彪的筹谋,聂荣臻等人都认为“此计甚妙”。在争得所有人同意后,林彪便开始平静地布置起作战任务,仿佛在说一场家务事。
首先,他叫来了杨得志。和其他领导不一样的是,林彪命令部下很少喊“同志”,一般都直呼其名:
“杨得志,685团埋伏于老爷庙,那是个口袋底,你这员虎将可不要让敌人捅漏了你的口袋。”
杨得志呼的一声站了起来:“请师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林彪又叫起了猛将李天佑:
“李天佑,你的686团将设伏于白崖台,你很会打仗,你说该怎么打?
李天佑朗声道:
“我们就是猛打猛冲,将沟里的敌人像剁猪肠一样,斩成一截一截,然后再一截一截地吃掉!”
“就是这样!”林彪继续慢条斯理地教授着战术:“敌人火力肯定很猛,但不要怕,要敢于接近敌人,和敌人刺刀见红,和敌人搅在一起,让他们的坦克、飞机、大炮都成了摆设!”
最后,林彪叫起了杨成武:
“你的687团设伏于小寨村,你们要注意隐蔽,等敌人全部钻进了口袋,就掐住袋口。如果战场形势如我们所料,战斗打响的顺序将是,685团先开火,再就是687团,最后是686团。688团作为预备队,随时投入战斗!”
作战会议即将结束,林彪说道:“我说完了,由聂政委做最后动员吧!”说着,林彪便坐了下来,继续审阅地图。
其后,师卫生部副部长谷广善请示林彪,由于师卫生部的大部分人员正在后方组建师医院,随部队出征的卫生部连同炊事员在内才18人。谷广善认为,一旦作战伤亡太多,恐怕包扎的人都不够
然后林彪却摆了摆手:“没关系,最多有一两百个伤员了不得了。”
很显然,林彪低估了日军的实力。他乐观地认为,此战取胜是毫无悬念的。一来是地势占优,居高临下;二是打伏击,八路军在暗处,日军在明处;三是对由中央红军为老底改编的115师的战斗力充满了信心。这可都是经过了土地革命战争,千锤百炼的战士啊!
同时,林彪还计划多抓一点日军俘虏。就如686团组织处处长欧阳文所言:
“战前我们给战士们做动员,说是要优待俘虏,我们准备要抓1000多个俘虏好送到全国各地去展览。”
然而当战斗打响,林彪却发现,日军可真不是一个好对付的对手。
二、大伏击战

9月25日这天,八路军115师已经进入了平型关战场,林彪和聂荣臻的指挥部设置在距离一线部队——第686团后面不到1里的一座山头上。自南昌起义以来,我军之所以能屡战屡胜、遇难成祥,就是因为我军将领具有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精神。
板垣师团,就是第五师团,是板垣征四郎麾下的精锐师团,可谓是日军中的王牌。自进入华北以来,板垣师团恃凶横行、战无不胜,几乎都没有遇到什么对手。在南口之战中,国军一触即溃,加大了日军的骄横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