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26年,29岁的戴笠还是个一事无成的小混混。但到了1932年,戴笠就成了蒋介石心中不可替代的亲信,为他日后的飞黄腾达奠定了非常扎实的基础。

戴笠起步非常晚,已经29岁了,但是他只用了短短6年时间,就达到了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够不着的人生高度,戴笠靠的就是这4样本事——出色的专业本事,高超的交际能力,大气的处世态度,卓绝的隐忍能力。

连载第三章——靠这4样本事,戴笠用6年时间从一个混混变成蒋介石不可替代的亲信(连载第二章见2023年01月21日发布的“订阅专属”中,标题为“为什么说戴笠能发迹是因为他有这三个特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轻时的戴笠

1926年初,戴笠在同窗毛人凤的建议下,决定前往广东投考黄埔军校,在同窗毛人凤和好友柴鹿鸣资助下,终于成功在9月考上了黄埔六期第二批。黄埔军校是戴笠命运起飞的关键点,没有黄埔军校的经历,就没有他日后的飞黄腾达。

黄埔军校六期招收了4400多名学员,戴笠非常珍惜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他深知在这种乱世里,只有把握住这个机会,争取脱颖而出,才能获得一个美好的前程。

此后,他拿出自己人际交往的出色本领,很快就和大家都处得很活络。他又善于借用别人的力量来为自己谋划,利用自己的人脉为别人帮忙,很快就赢得了大家的拥戴。这就是戴笠高超的交际能力带来的好处。

但戴笠并不满足于此,他知道这里不是家乡那样的小地方,周围都是比自己强的人,如果靠一点小聪明和小伎俩,以后也难有出头之日。所以,戴笠总是抓紧时间发奋学习,尤其是戴笠打听到校长蒋介石最佩服的是曾国藩、胡林翼和俾斯麦后,他就反复研读《曾文正公家书》、《曾胡治兵语录》和《俾斯麦传》等,并从中揣摩出蒋介石的执政思想,受益匪浅。

当时,在黄埔军校分为共产党和国民党两派,戴笠早就权衡过了,他决心站在国民党一边。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他发现蒋介石的野心极大,他利用黄埔军校东征北伐,完全就是为了建立一个统一的政权,结束封建军阀割据的局面。这番大业想起来就让戴笠热血沸腾、佩服不已。于是,他把蒋介石看作英雄,更加坚定了追随蒋介石的决心。

精明的戴笠已经察觉出黄埔军校的风头走势,在蒋介石授意之下,进行了清党,数千人被关押。在这其中,戴笠功不可没,他偷偷向蒋介石跟前的红人胡靖安提供了大量的学生思想活动情况以及共产党嫌疑人活动情况等情报,获得了胡靖安的赏识和器重,戴笠的一些情报甚至还被胡靖安直接转报给了蒋介石。

后来胡靖安离开黄埔军校去了南京,而戴笠则被选拔进了骑兵营,并于1927年6月奉命北上助战。在此期间,戴笠两次起了贪念,自毁形象,自觉已经没有脸面留在骑兵营,没等到毕业就连夜前往南京投奔胡靖安。胡靖安收留了戴笠,戴笠离蒋介石的距离就此更进一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

戴笠在胡靖安手下做情报工作,没有任何军职,只能算一个“编外情报员”,这让戴笠始终没得到重视。他没有经过任何特殊训练,又无从得知高层的意图,只能凭着过去打流积累的经验和直觉进行摸索,搜集来的情报也不够专业,偶尔弄到了有价值的情报资料,也只能通过胡靖安传递上去,功劳自然也没有戴笠的份了,戴笠只能暂时隐忍。

戴笠知道自己寄人篱下,又人微言轻,他只能处处隐忍,甚至还经常去胡靖安家里打下手讨好胡家。所以,胡靖安帮他疏通关系,让他的学籍得以保留下来,但还不能获得毕业资格。

戴笠通过胡靖安得以结识老牌特务蔡劲军,蔡劲军是黄埔二期毕业生,戴笠对他毕恭毕敬,谨言慎行。蔡劲军觉得戴笠谦卑有礼,为人又非常机警敏捷,也就经常关照戴笠。

在这段时间里,国民党内派系纷争、斗争得很厉害,蒋介石在其中耗费了颇多心血应付。蒋介石为了及时掌握各方面反对势力的动向,以及旗下嫡系部队的思想状况,成立了联络组,由胡靖安担任组长,戴笠等人也被推荐加入联络组。联络组以调查各级部队的军容风纪为由,成为蒋介石最早的准特务组织。

戴笠依靠自己高超的交际能力,很快就结识了一大批中下层官兵,从中整理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情报,交给胡靖安。戴笠这时就表现出来了在情报工作方面的卓绝天赋,他搜集、整理出来的情报又多又快,可靠程度也比较高。尤其是戴笠每隔一两天就有一份关于反蒋言论的情报报上去,但他发现自己的辛苦都成了胡靖安的功劳,这让他很不甘心。

于是,戴笠多了个心眼,但凡他觉得比较重要的情报材料,就想办法绕过胡靖安直接交到蒋介石手里,为此,他还特意收买了蒋介石的侍卫,但侍卫没有行政职务,传上去的情报也大多不被重视。没办法,他就干脆经常直接守在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或中央军校官邸门口,等着蒋介石的车子出现后,再把情报亲手交给蒋介石。

起初,蒋介石认为戴笠充其量只是个沽名钓誉之徒,但多次以后,他觉得戴笠并非浅薄之人,而且他提供的情报真实可靠,慢慢就改变了对戴笠的看法,对戴笠送来的情报慢慢重视起来。一次得到了蒋介石当面的肯定和赞赏之后,戴笠干得更加卖力,所以,戴笠在联络组的这段时间里,他一个人收集的情报比其他所有成员情报的总和还要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戴笠和蒋介石

尤其是蒋介石宣布下野的这段日子里,戴笠受胡靖安的指派,经常秘密往返于南京、上海、杭州和蒋介石老家溪口之间,向蒋介石呈送情报。等到蒋介石重新坐上国民党最高统帅的位置后,戴笠的机会就来了。在蒋介石软硬兼施降服各派军阀的过程中,戴笠出色的情报工作为蒋介石提供了巨大帮助,他终于受蒋介石的重视,有近距离为蒋介石服务的资格了。

戴笠能走到这一步,背后付出的努力以及承受的辛酸和痛苦也非一般人所能想象。他担负的情报工作是一份非常耗费脑子的苦差事,他又没有正儿八经的部门归属,什么都要自己打理,人身安全也没有保障,他在搞情报的过程中是死是活根本没有人在乎。最大的难度在于,他无从得知上层用意,没人指点,什么都靠自己反复揣摩和分析。

戴笠为了拿出出色的情报业绩,经常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戴笠更不甘心自己卖命、耗费心血弄来的情报却转手成了胡靖安等人讨好蒋介石的资本,这是他不能容忍的。为了挖空心思接近蒋介石,戴笠到处伏低做小巴结蒋介石身边的人,甚至包括蒋介石身边的仆人,哪怕听到有人说他是小瘪三,哪怕有人对他拳打脚踢,他也一如既往地讨好巴结他们,就凭着这份卓绝的隐忍能力,戴笠终于得以接近蒋介石,把情报亲手呈送给蒋介石。

戴笠厉害的地方还在于,哪怕后来发迹之后,他对蒋介石的身边人,包括警卫、勤务兵、司机,甚至是门房、厨师、仆人,仍然经常暗中好礼相送,维系关系。而且,戴笠对手下也毫不吝啬,一有钱就分给手下,获得上面嘉奖也从不自居,总说是大伙儿的功劳,这就让手下都很心甘情愿为他效力。这既是戴笠高超的交际能力,也是他大气的处世态度。

戴笠的这种付出终于获得回报,比如蒋介石的机要秘书毛庆祥,但凡毛庆祥有所暗示的事情,他都会不遗余力去办理。开始时,毛庆祥以为戴笠只不过是个阿谀奉承的草包。但日子久了,他发现戴笠不仅十分谦卑,做事也非常勤奋、极有头脑,还有一股锲而不舍的精神,渐渐被戴笠感动了,此后就尽力帮助戴笠,使得蒋介石很快就记住了戴笠的名字。

在一定程度上,毛庆祥可以算得上是戴笠的贵人之一,戴笠心里也是这么看待毛庆祥的,所以,戴笠发迹后,还常常把毛庆祥给自己的帮助挂在嘴上念叨。

戴笠最厉害的还是他做情报工作的出色本事,他不只是起早贪黑地搜集情报,还要通过自己缜密的分析,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东西,再耐心细致地组织精炼、流畅的语言工工整整誊写、校对清楚,最后呈送给蒋介石。也就是说,戴笠靠这4样本事——出色的专业本事,高超的交际能力,大气的处世态度,卓绝的隐忍能力,终于从一个混混慢慢成了蒋介石心里不可替代的亲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