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特展”

第二章“玉成中国”,商晚期(殷墟时期)的玉蛇、战国中晚期的玉龙等悉数亮相,展览围绕以玉礼器参与国家形成、族群精神建立、以玉比德的发展历程,凸显玉在国家制度、个体精神层面的意义。

南京博物院馆藏安徽寿县出土的战国中晚期玉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京博物院馆藏江苏徐州小龟山出土的战国中晚期绿玉璧,东周时期发现数量较多的礼制用璧,尤其进入战国时期的楚地,多用绿色玉料制作大型的璧、珩、龙,称为“楚式绿玉”。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提供,海昏侯墓出土的玉龙型齐家文化玉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洛阳博物馆提供战国中期的胶丝龙珩

南京博物院馆藏江苏徐州出土的东汉宝石微雕串饰,串饰由多种神兽动物及玉连胜、玛瑙珠组成。汉代人笃信神兽能够消灾辟邪,从西汉中期的巨型石雕开始,发展到东汉可以穿佩在身上的微雕神兽。

南京博物院馆藏江苏盱眙大云山出土琉璃编磬,琉璃器与同时期的玉器色泽高度一致,是琉璃模仿玉料的例证。琉璃编磬带来的是“玉振”之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第三章“玉美神州”,以三国至明清玉器发展为主线,全面展示玉器演变历程,从玉料、工艺、人文内涵等多个方面,呈现出中华玉文明的发展巅峰。

在清代,尤其是清乾隆、嘉庆年间是集历代玉雕成就之大成达到最鼎盛时期,在中国古代玉器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北朝-唐早期玉梁金宝钿带。玉带框以白玉制作,框内“金框钿真珠装”,工艺精湛富贵华丽。

湖北省博物馆藏的元代嵌宝石金座玉冒顶,元代冒顶不仅是帽子的装饰,也是地位尊卑的标志。

明十三陵博物馆藏,北京十三陵定陵万历皇帝棺内出土,明中期嵌宝石乌纱翼善冠,为皇帝常服冠。冠体用细竹丝编成,后山前面嵌二龙戏珠,龙身为金累丝编结制成,嵌有宝石和珍珠,二龙中间有金火焰珠。

明十三陵博物馆藏,北京十三陵定陵孝靖皇后棺内出土,明晚期团龙玉带饰。云头形绦环背面两端有两个四合如意云纹方形钮,底部为花丝云纹,花丝上嵌金锭、古钱、云头形杂宝,中心嵌玉团龙绦环,两端嵌宝石和珍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京博物院馆藏,江苏省苏州市出土的明代金蝉玉叶饰件。

南京博物院馆藏,清代仿古芙蓉石蟠螭耳盖炉。由整块芙蓉石雕琢而成,颜色粉红晶莹剔透,是南京博物院的网红展品,南京博物院卖得最火的文创产品就是它了。

参观“玉润中华特展”用去我们大半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