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阿里巴巴在官网发布了一则奇怪的招聘:“诚招鉴黄师,年薪18万+免费下午茶,光明正大看岛国大片”。

但是他们的要求中有一条格外引人注目——“小姐姐优先”

这奇怪的招聘广告,一经发布就瞬间炸开了锅。女生们挤破了脑袋,男生们则怒骂“性别歧视”。

这个看似很爽的职位,真的会像大家想的那样轻松简单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鉴黄师的由来

其实事实远比想象中残酷。

作为一名网络信息审核员,即所谓的"鉴黄师",他们每天都要上万次浏览色情、暴力、血腥等令人作呕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长期在这种环境工作,鉴黄师们早已身心俱疲。抑郁、失眠、厌食等状况频频发生,严重的甚至丧失性功能。有人干不过一年就被迫离职,也有人被这份工作逼入绝境。

实际上鉴黄师这份工作其实很早就有了,它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某次"扫黄打非"行动。

当时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大量的西方文化涌入中国,许多带有色情暴力内容的书刊、录像带也随之流入,对懵懂的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了遏制住这股不良风气,公安机关开始大力查处制作、复制、贩卖淫秽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从而诞生了"鉴黄师"这一特殊岗位。

最初,鉴黄师隶属于公安系统,主要负责审查成人书刊和少量录像带。

时间进入90年代后,随着影碟机在国内大面积普及,鉴黄师的工作也变得艰巨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时香港电影大量流入内地,不少无良商贩会在正常影片中夹带私货,放置一些不易察觉的成人内容。

有的干脆直接在光盘里加入成人画面,表面看似正常的家庭剧,中途却突然转为"岛国大片"。 更有甚者,有商贩刻录成人光盘后做了精心伪装,将其混在正版连续剧盒装里出售。

回想往事,一位老鉴黄师无奈的说,当年他不得不将一整套《还珠格格》的几百张光盘一张张查看,以防漏过了哪张里面有少儿不宜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夸张的是,有一次警方缉获了整整两车厢的可疑碟片,四名鉴黄师整整审看了半年,才把所有问题碟片全部挑拣出来。

伴随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淫秽色情内容开始在网上疯传。

仅凭公安系统的力量已无法应对,各大网络平台也不得不加入抵御之列,纷纷招聘专职鉴黄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3年开始,百度、腾讯、金山等10余家互联网公司组成联盟,公开招聘"首席淫秽色情鉴定师",年薪高达20万元。

鉴黄师的工作环境

从事鉴黄一线工作,对于很多追名逐利的人来说是无法想象的痛苦。

一位曾在业内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鉴黄师对媒体这样形容:"想象一下,每天上班都要看儿童色情、不适的血腥画面。你已经麻木了,但精神和生理上却饱受折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色情暴力内容在网上的传播已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鉴黄师的工作范畴也远不止性与暴力两个领域了。

比如仇恨言论、诈骗信息、泄露个人隐私等,统统都需要监控和审查。

而如今鉴黄师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各大平台上盯梢,翻找用户上传的可疑图文视频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发现有违规嫌疑,他们要在两个小时之内迅速做出判断,否则系统就会发出刺耳的声音来警告。

大多数鉴黄师都要长期加班,工作强度远超常人想象。

据一位男性鉴黄师回忆,他平均每天要审核800条视频、4000条语音和近万张图片。

也就是说,每10秒钟就要处理完成一条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鉴黄师的生理伤害

由于长期接触大量令人作呕的暴力和色情内容,很多鉴黄师都遭受着生理和精神上的巨大打击。

这天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孩前来入职,刚一上手就被屏幕里难堪的画面迅速红了脸,这让她深感羞耻。

后来基本每天都处于亢奋状态,也会出现正常人的生理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这已经严重影响了她与异性的社交。

时间长了,她对男人产生了深深的抵触心理,就连和丈夫正常夫妻生活也没法进行。

每天频频做噩梦,经常出现焦虑、抑郁等状况,最终不得不申请离职。

她形容自己的内心感受就像"活在黑暗里"。每每醒来都会想,如果真有来生的话,自己千万别再从事这份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位老鉴黄师干脆直言不讳:"长期做这行,你迟早会变成社会的弃儿。看多了这些'另类'的东西,会产生一种对人性的绝望和恐惧感。"

而那位老鉴黄师的遭遇就更加惨烈了。

他的工作年限已经长达15年,那期间,他的头发就像秋天的落叶一样迅速掉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起初还没太在意,可渐渐地,甚至正常的生理需求也无法满足了。

每当和女友亲热时,脑海中总是浮现出一些工作上令人作呕的画面,硬是把兴致全都扫光了。这段难熬的岁月迫使他丧失性功能,最终他和女友的关系也分道扬镳。

当他被问及为何坚持这份工作时,这位老鉴黄师只是自嘲地苦笑:"谁让我们从一开始就看了那么多禁忌的东西,活该被诅咒了。"

谁来拯救鉴黄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期压抑和精神紧张所带来的后果可怕至极,这在所难免。

即使是拥有"铁人"般意志力的人,长期如此,也难逃一个"神经衰弱"的下场。

鉴黄师这个高危职业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业内人士表示,人工智能审核并不能直接取代人工审核,但通过不断改进算法,或许还是可以为他们分忧解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通过大数据训练,机器学会主动识别暴恐、色情和谩骂等违规内容,甚至可以主动预警,从而减轻鉴黄师的工作强度。

除了技术革新,更重要的是加强行业自律,为鉴黄师们创造更友善的工作环境,完善心理疏导机制。

包括保障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带薪休假机会,定期组织心理健康培训和户外拓展等减压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他们是维护网络环境卫生的"清道夫",用自己的身心健康为我们创造了一片干净的网络天地。

他们甘愿扛起沉重的枷锁,我们理当给予同理心和尊重。

任何带有伤害性、违法性的内容都是不应该被追捧的。

每个用户在上传资源时都应该秉持文明理性的态度,尊重互联网的公共环境和从业者的付出,从而构建一个干净、健康、有益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