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开阳口述,伊河生活整理,为方便阅读合理虚构】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和发小张红民、张跃强一起入伍,我最早退伍,有的继续服役,没曾想40年后,他们的退休金一个6000多,而另一个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觉醒的中国大地,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电影《牧马人》上映后,我和我的发小李红民、张跃强被影片中牧马人许灵均追求心灵成长的故事所感动,我们也渴望自己的人生,也能像许灵均那样如诗如画。

而这年秋天,部队征兵的喜讯,让我们看到了自己人生新的方向,于是,我们相约穿上军装,成了一名军人。

1 我们仨是发小

我和发小张红民、张跃强是一年出生的人,那时候村里没有幼儿园,我们到了8岁才上的村小学。

我们村是个大村,实际上是由东天坛和西天坛两个村组成的,随着岁月的流逝,原本都只有二十几户人家的村庄,随着人口的增长,新盖的房子几乎要把两个村连在一起,因此,我们两个村的孩子,都在一所小学里上学。

我和张红民、张跃强都在1972年秋季上的小学,虽然我们仨人不在一个班,但开学没有多久,一个年级的学生都混熟了,我们仨个因能玩在一起就成了好朋友。

其实,在上小学之前,由于我们三家相距较远,虽然认识,但只是村里放映电影或演戏的时候,我们才会聚在一起。

然而,命运又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学习效果。

我们家人口多,我小学毕业就不上学了,整天在村里玩,而张红民上到初中毕业,后来,跟着他父亲走街串村给人劁猪,倒也能够吃饱饭。

我们三人中,张跃强学问最高,他初中毕业后,考上了县高中,后来因大家皆知的原因不能上学,但他回家后,文化课本整齐地摆放在他的床头,他的妈妈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将来有个好的前程。

2 原生态家庭不一样

我有三个弟兄,三个姐妹,而我又是男孩子中的老小,一家人原本就没指望我出人头地,除了父母,爷爷奶奶更偏爱我这个老小。

后来才知道,爷爷和父亲他们的成分是富农,听他们私下里说,以前我们家有地,还雇人干活,一家人衣食无忧,在村里算是殷实人家,难怪小时候,听村里人叫我“三少”,即三少爷的意思。

虽然我们家不缺吃穿,但为人善良,经常接济生活困难的邻居,后来划分成分的时候,村里人都说爷爷一家的好话,爷爷才侥幸被划成了富农,从此后,爷爷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恩图报,经常一个人默默地给村里修路,护理水渠,常做些善事,以期给后辈多点庇护。

长此以往,不需要我动手的环境里,我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整天只知道玩,在村里算是一个公子哥。

张红民的爷爷和父亲,在很早的时候给我们家干过活,在我很小的时候,我曾记得他们一看到我爷爷奶奶,一脸的毕恭毕敬。

而张红民的爷爷那一辈人,经常给我们家干活,在勤劳父母的培养下,张红民从小就会干许多地里的活,后来我们仨人一起玩的时候,许多事都是张红民在做,他是任劳任怨的那一种人,特点是动手能力特别强,我们不会的事,他小眼睛一琢磨,准会有办法。

受家里人的影响,他从小对我就比较客气,在一起玩的时候,经常让着我,从不和我争什么。

张跃强在我们三个人中学历最高,他爱学习、爱思考,身上的书生气较重。

其实,这也不怪他,他也不容易,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在一次下河摸鱼时意外淹死了,母亲带着他们兄弟两个和一个妹妹一起生活。

家里没了顶梁柱,日子过得异常艰难,常言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母亲的教育

下,张跃强十分懂事,出门从不惹事,上学时一门心思读书,我记得上小学时,他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他妈妈说,即便受再多的苦,也要让我家跃强读书。

3 入伍后的经历

我们仨人慢慢长大了,有时候村里放映电影,我们会坐在一起看电影,我们也曾在夜晚摸黑跑十几里、二十里几里的路,到另外的村庄去看电影,《南征北战》《上甘岭》《牧马人》等等电影,就这样留在了我们青春的记忆里。

转眼到了1982年深秋,部队征兵开始了,我们不约而同报了名,一起参加了体检和政审,竟然又都同时穿上了崭新的绿军装,到了一个部队。

到了部队后,除了参加军事训练、专业课学习以及上级指派的出公差以外,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呆在连队的会议室里看电视,要么和几个谈得来的战友一起上街去玩。

我和张红民在一个连队,我刚开始叫他一起玩时,他也去,但到了后来,他总以班长叫干这干那为借口不参加,时间长了我就不叫他了,他这人话不多,我和他确实玩不到一起。

张红民入伍后,是一个好兵,领导让干啥就干啥,在专业课的学习上,他在连队处于上游,而我则一直垫底,排长经常拿我们俩个对比,批评我只知道玩,不思进取。

至于张跃强,善于学习的他在新兵连就喜欢写日记,后来参加团政治处春节征文活动还获过奖,新兵训练一结束,他被分到了营部当了通讯员。他在营部,出去玩的事我一般不敢叫他。

记得一个周末的上午,我实在没啥事可干了,就悄悄摸到营部去找张跃强,当我

走进营部时,发现里面静悄悄报,我来到张跃强他们那间屋子,我隔着玻璃窗户往里一看,发现张跃强正在聚精会神地写着东西,我一看屋里没有别人,就推门进了屋。

张跃强一看是我,就放下了笔,我这才注意到,他在复习高中物理,正在做题……

我说,跃强,周末了,你不要让自己过得太累,要不一起出去玩会,张跃强急忙走到门口向外看了一眼说,营首长这会不在,我不能走远,我得留下守电话,万一有啥事,我得做好记录并报告的。

他对我说,部队业余时间很宝贵,浪费了太可惜,你也要想办法好好学习,要不然当兵几年学不到东西,将来会后悔的,我笑笑,后悔啥,反正时间有的是,该玩就要好好玩,年轻时不玩啥时候玩……

见劝不动我,跃强也就不再说什么,低头又写自己的作业,我一看再呆下去就无趣了,转身走出了营部办公区。

4 在部队的收获

1985年,当了3年兵的我,没有立功受奖,大头兵一个,觉得部队呆得有点无聊了,就萌生了退伍的想法,于是,我就在这一年的年底退伍回到了我们村。

我退伍两年后,张红民转了志愿兵,后来,我在村里看到他穿志愿兵军装探亲的模样,你还别说,干部服装穿在身上,肩上是那种红黄相间的肩牌,也挺好看的。

张红民看到了我,就问我退伍回来干了些啥,我说和以前一样,啥也没干,农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就下地干活,农民嘛,还能咋样?看我酸溜溜的样子,他也就没再说什么,简单寒暄两句,我们就分开了。

虽然我离开部队了,但我知道,张红民现在每月拿着36元的工资,在县里绵纺厂找了个工人媳妇,一家人的小日子过得还蛮红火。

然而,让我感到变化最大的却是张红民,他凭着机灵和勤快,他入伍的第二年年底就受到了营嘉奖。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他在我退伍的前一年,考上了西安一所军校的大专班,我听我姐姐说,张红民考上军校回来探亲时,他的妈妈激动得抱着他大哭起来,说我的儿子真争气,自己考上了军校!我姐姐就嫁在他们西村。

1987年,张红民军校毕业,分到了石家庄一个部队,之后,我们就很少知道他的情况了。

5 如今的生活差别很大

40年的时间,放在历史的长河里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一个人来说,却又是一番天地变迁。

40年间,我娶妻生子,老婆孩子热炕头,父亲去世了,母亲已是人生暮年,而我也成了六十多岁的农村老人,由于常年的田间耕作,积攒下一身的毛病,更重要的是自己手里没啥钱,靠卖粮食、水果赚点钱,贴补家用。

让我惭愧的是,孩子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他也是个有媳妇有孩子的人了,整天靠打短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张红民在1998年志愿兵转业回到了我们县上,被安排到邮电局当了一名工人,后来转干,如今他已是邮电系统的退休干部,每个月能领到6890的退休金。

最让我们羡慕的是张跃强,尽管他在几个部队间不断调动,可他的职务却一路晋

升,2012年,服役满30年的他,以干休所正团级所长的身份退休,每月退休金14200多元。

人的三观和青年时期形成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的未来。

年轻有福不算福,老来有福才是福!

一个人老年时的幸福,缘于年轻时候的努力!

【图片选自网络,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