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品诗,看电影

悟人生

我是威评书影史

01

《藤州江下夜起对月赠邵道士》

苏轼

“江月照我心,江水洗我肝。

端如径寸珠,堕此白玉盘。

我心本如此,月满江不湍。

起舞者谁欤,莫作三人看。

峤南瘴毒地,有此江月寒。

乃知天壤间,何人不清安。

床头有白酒,盎若白露漙。

独醉还独醒,夜气清漫漫。

仍呼邵道士,取琴月下弹。

相将乘一叶,夜下苍梧滩。

在现实生活里,人和人交往,难免会有发生矛盾的时候,或出于性格,或出于利益。

这些也是经历的一部分,锻炼或者说磨炼的是人的心境。

自古到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是一门深奥的艺术,它充满了无尽的变数和未知,由此而产生诸多故事。

只要有交往,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可能源于性格的不合,也可能源于利益的冲突。但是,正是这些矛盾和冲突,磨炼了心境,使人更加成熟和坚强。

性格的不合往往是人际交往中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这些特点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摩擦。例如,有些人性格开朗,喜欢与人交朋友;而有些人则比较内向,喜欢独处。这两种性格的人在一起时,可能会产生矛盾。但是,正是这些矛盾使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学会了如何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从而更加宽容和理解他人。

利益的冲突也是人际交往中矛盾产生的原因之一。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这些利益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冲突。例如,在工作中,可能会因为工作分工、工资待遇等问题与同事产生矛盾。但是,正是这些矛盾使自己学会了如何处理利益关系,从而更加成熟和理智。

无论是性格的不合还是利益的冲突,都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来面对这些矛盾。应该要明白,矛盾和冲突是人际交往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应该以一个宽容、理解、理智的心态来面对它们。

当时可能不理解,但是过后不妨学着换位思考一下,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矛盾和冲突。

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和冲突并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它可以是一种磨炼。它们使自己可以学会了如何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如何处理利益关系,如何以一个正确的心态面对问题。

这些都使心境得到了磨炼,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这样才能在人际交往中得到真正的成长。

北宋大文豪苏轼也是这样,在历经各种磨难后,他和访友之际,写下了一首《藤州江下夜起对月赠邵道士》,感怀中有些释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苏轼的人生可以说是高开低走。

他才华横溢,风流倜傥,在“千古科举考试第一榜”中脱颖而出,本来可以有一番作为的。可是却由于变法的新旧之争,最后被章惇等屡次迫害,一路被贬,坎坷崎岖。

一贬再贬的路上,最远到了时人所称的“一去一万里,千知千不还”的海南儋州,这是要过海的。

不过在宦海浮沉里,却锻炼出来一个豁达通透,淡泊自如的苏轼出来,人称“五百年来一人而已!”

对于自己的一生,苏轼自嘲说“问汝生平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轻描淡写中,一种云淡风轻,过往云烟里谈笑自如的洒脱喷薄而出。

谁能做到他这样的心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让很多人想不到的是,苏轼竟然活到了可以北返的时候。

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苏东坡遇赦(宋哲宗驾崩,宋徽宗赵佶继位)渡海北归获迁永州(今湖南零陵)安置。

归途中再次经过容州(今容县),并且和老友兼同乡“邵道士”一路到达藤县的浔江码头。

这个邵道士名彦肃,四川人,与苏轼是同窗好友。比苏轼后中进士,他无意仕途,转而问道,后来他到容州(今容县)都峤山娑婆岩隐居下来,静心修道。

听闻苏轼被贬儋州,于是一路陪伴过海,等到苏轼安定下来,才又回到都峤山。

苏轼北返,二人再次见面,然后从容州水路到藤州。

途中,二人夜宿舟中,半夜起来,和同样夜起的邱道士对月抚琴一番深聊问道,之后写下了这首诗送给邵道士。

这首诗虽然是写给邵道士的,但其实也是他对自己内心此刻的一个剖析。中心思想就是“放下”。

因为此时发生了一件事,那就是获知苏轼遇赦北返,章惇的儿子生怕苏轼回来会报复,当即写了书信,以求苏轼回去后网开一面。

而这个时候的苏轼已经年过花甲。在古代这已经是高寿之人了,到了这个年纪,“乃知天壤间,何人不清安”。还有什么可以记恨和放不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苏轼不但放下记恨,还寄去药方,让章惇保重身体。

回信中他说到:“但以往者,更说何益,惟论其未然者而已。”

这是宽恕了往日的彼此的不堪。他选择了不计较,选择了放下!

因为事情都到这一步了,物是人非,彼此你病我老,还纠结有什么意义?只能是徒增烦恼而已。

有句话说得好:“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通俗点解释,就是学会换位思考!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拥有着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然而,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产生摩擦和矛盾。这时,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当对他人产生不满时,往往会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指责他们的不是。然而,是否曾反思过自己的行为?是否也曾犯过类似的错误?

当用责备他人的心态去看待自己时,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种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的精神,不仅可以让人更好地认识自己,也可以让自己更加宽容和理解他人。

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这时通常会给自己找借口,原谅自己的失误和过错。然而,当对待他人时,却往往缺少这种宽容和理解。

是否曾想过,他人也许正和自己一样,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如果能够用原谅自己的心态去原谅他人,那么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和谐。

当然换位思考并不是一种纵容和妥协。而是一种更加成熟和理智的处世态度。它要求在与他人相处时,能够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难处,同时也能够反省自己,改正自己的错误。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自我价值。

换位思考是一种人生的智慧。让自己在与他人相处时,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少一份指责和抱怨。相信这样的人生,将会更加美好和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5

人生重要的是学会放下。

苏轼在一贬再贬的宦海生涯里,已经感悟到这一点,所以才有了后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洒脱人生。

在的人生旅途中,很多人其实是背负着许多重量,有形的无形的,有时甚至让人喘不过气来。

然而,人生的智慧就在于学会适时地放下,放下不是放弃,而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生命的艺术。

学会放下是一种生活的智慧。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扰,有些是无法改变的,有些是无法控制的。对于这些,不妨学会放下,不要让它们成为自己前进的绊脚石。

学会放下,就是让自己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去欣赏人生的风景,去感受生命的美好。

学会放下是一种生命的艺术。人生短暂,不能把所有的时间都浪费在烦恼和痛苦上。应该学会放下过去的遗憾,珍惜现在的拥有,去追求未来的梦想。

放下,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解脱,让人生更加轻松愉快。生活本身已经不易,何必再给自己增加负担?

当然了,学会放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现实,有足够的智慧去理解生活。人生不是一场赛跑,而是一场旅行。不需要比别人更快,只需要比昨天的自己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6

学会放下,就是让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再盲目追求,不再焦虑迷茫,而是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瞬间的美好。

学会放下,是人生的重要课题。只有学会放下,才能拥有轻松愉快的人生,才能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

学会放下,人生会更加精彩,心灵更加自由。学会放下,享受生活,感受生命的美好吧!

新的一年开始,不妨读读苏轼这首诗,感受一下什么叫放下吧!

因为世事难料。

苏轼在离开藤州后继续北上,没几个月去世。

藤州也算是见到了放下后洒脱的苏轼吧?

喜欢就关注威评书影史吧,更多诗评、书评、影评,给您不一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