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泌列传

李泌(722—789年),字长源,祖籍辽东郡襄平县(今辽宁省辽阳市),生于京兆府(今陕西省西安市)。唐朝中期杰出的政治家、宰相。

  • 从白衣山人到当朝宰辅

李泌出身于官宦世家,祖上曾做过北周的高官,父亲做过县令。

李泌自幼聪明机敏,七岁就工于文章,尤其擅长作诗,被誉为“神童”。唐玄宗得知后召见李泌,让宰相张说考察他的才智,他都对答如流。唐玄宗感到诧异,称赞说:“这个孩子的心智超出他的实际年龄。”下旨厚赏。李泌以王佐之才自许,宰相张九龄也非常器重他,称呼他为“小友”。

李泌长大后,博通经史,精研《易象》,上书陈说对时政的看法。唐玄宗看后赞赏不已,命他进入东宫侍奉当时还是太子的唐肃宗。奸相杨国忠忌妒李泌的才干,向玄宗进谗言,从此他便隐居名山。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逃亡,唐肃宗在群臣拥戴下即位,马上派使者召见李泌。李泌见到肃宗后,陈述古今王朝兴衰成败的关键,肃宗大为赞赏,想要授予李泌官职,他坚决推辞,请求以宾客的身份自处。此后,李泌经常与肃宗议论军国大事,外出时与肃宗同乘一辆车辇,人们指着两人说:“穿黄衣服的是圣上,穿白衣服的是山人李泌。”

后来,唐肃宗任命李泌为皇长子广平王李俶的属官,并对他说:“你在太上皇天宝年间,是朕的师友,现在担任广平王的行军司马,朕父子三人,都得益于你的道义。”

当时,军中正在讨论平叛元帅的人选,大家都倾向于唐肃宗第三子、建宁王李倓。李泌秘密对肃宗说:“建宁王的确很贤明,但广平王是嫡长子,有做君主的气度,应该让他做元帅。”肃宗说:“广平王已经确定为太子的人选,何必再做元帅呢?”李泌说:“假如元帅立下战功,众望所归,陛下不让他做太子,还办得到吗?太宗皇帝和太上皇就是例子啊!”肃宗恍然大悟,采纳了李泌的建议。

唐肃宗做太子时,曾多次被权相李林甫馋害,十分痛恨他,打算掘坟焚尸泄愤。李泌认为这样做会显得天子心胸狭隘,容易授人以柄。肃宗不高兴地说:“你难道忘了从前的事吗?”李泌委婉地劝谏说:“臣考虑的不是这些。现在太上皇心情失落,加上年事已高,假如听说陛下对旧怨念念不忘,将会十分难堪。万一因此生了病,该如何是好?”肃宗这才醒悟,抱着李泌的脖子痛哭说:“朕没有想得这么周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肃宗向李泌询问平定安史之乱的期限,李泌分析认为两年内就能打败叛军,说:“让郭子仪、李光弼等人多方牵制叛军,把对方的战线拉长,从河北(今北京市、河北省一带)到关中(今陕西省中部),首尾不能相顾,精锐部队不出一年就会被拖垮。我军以逸待劳,敌进我退,敌退我打,最后直取叛军老巢。”肃宗都遵照执行,结果都不出李泌所料。可惜肃宗最终还是犯了急功近利的错误,不顾李泌的劝阻,导致战争持续了八年。

唐肃宗去世后,儿子广平王即位,是为唐代宗。代宗马上将隐居衡山(今湖南省衡阳市境内)的李泌召回。皇帝对李泌这种超乎寻常的信任,受到宰臣的忌恨和排挤,李泌多次被贬为地方官,所到之处往往政绩卓著,其中尤以担任杭州(今浙江省杭州市)刺史最为人称道。杭州位于大海边,水泉咸苦,因此人口很少。李泌专门开凿了六口水井,将西湖水引入其中,解决了居民用水问题,杭州的人口逐渐增加,从此进入快速发展期。

唐代宗的儿子唐德宗即位,又将李泌召回,任命为宰相。上任之初,李泌与平叛有功的名将李晟、马燧一起觐见德宗,德宗对李泌说:“朕要与你约定在先,从前你受了很多委屈,但不能借机报复。对你有恩的人,朕会替你报答。”李泌说:“臣一向信奉道家清静无为之说,不与人结怨。曾经害过臣的人,已经自食恶果;曾经帮过臣的人,现在都已显达。臣没有什么恩怨要报。臣也想和陛下有个约定,可以吗?”德宗爽快地答应。李泌说:“愿陛下不要杀害功臣。李晟、马燧都对国家有大功,最近有人谗毁他们,如果陛下不因为他们功高而心生猜忌,他们也不因为官高而惊疑不安,那么天下就不会有事了。”德宗认为李泌说得很对,欣然接受,李晟、马燧感动得流下眼泪。

789年,李泌去世,终年六十八岁。李泌终生信奉老庄无为之学,淡泊名利,谢绝禄位,多次拒绝担任宰相,远离朝堂隐居山林,受到肃宗、代宗、德宗三代皇帝的信任。

陆贽列传

陆贽(754—805年),字敬舆,苏州嘉兴县(今浙江省嘉兴市)人。中唐宰相,杰出的政治家、政论家。

  • 从首席笔杆子到中唐贤相

陆贽出身于官宦世家,父亲做过县令,但去世很早。陆贽由母亲抚养长大,从小就与众不同,勤奋好学。

陆贽二十岁考中进士,接着通过吏部考核,担任县尉(类似于县公安局局长)。任期满后,陆贽回乡探望母亲,顺道去拜访名臣张镒。交谈之后,张镒发现陆贽才华横溢,大为赞赏,与他结为忘年交。

临别时,张镒送给陆贽一百万钱,让他孝敬母亲。陆贽不肯接受,只收了一串新茶叶,说:“斗胆拒绝您的盛情吧。”

唐德宗即位后,陆贽提出了很多改革时弊的建议,得到时人的赞誉。德宗早在做太子时就听说过陆贽的贤名,召他入朝担任翰林学士,随时为皇帝提供顾问,起草诏书,参与朝政,有“内相”之称。陆贽感激唐德宗的知遇之恩,竭尽所能辅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83年,泾原镇(今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带)士兵哗变,占领首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拥立被罢职的节度使朱泚为帝,唐德宗逃往奉天县(今陕西省乾县)。

与此同时,河北(今北京市、河北省一带)、淮西(今河南省、安徽省一带)地区的叛乱也没有平定,各地军情文书纷至沓来,一天就有好几百道。陆贽处理文书不加思索,援笔立就,每次都能批复得合情合理,既详明又深刻。其速度之快,使负责抄写的小吏都感到应接不暇,同僚们对他的办公能力大为叹服。

随后,陆贽建议唐德宗下达“罪己诏”,赦免叛乱者的罪责,以安抚人心,德宗让他负责起草。陆贽起草的罪己诏入情入理,感情深挚,晓畅易懂,就连文化修养不高的将士们读后都感动得泪流满面,愿意为朝廷效命。不少叛军将领接到罪己诏后上书谢罪,宣布归顺朝廷。

后来,负责讨伐朱的将领李怀光也阴谋叛乱,陆贽察觉后,马上提醒唐德宗说:“应该让大将李晟等人脱离李怀光的控制,单独驻扎,就说让他们互成掎角之势,有利于作战。李怀光哪怕不愿放行,也找不到借口阻挠。”

德宗怕引起李怀光的不满,没有听从,不久李怀光果然反叛。李晟由于提前转移,没有遭受损失,另外两名将领则一死一逃,军队被李怀光吞并,唐德宗仓皇逃到梁州(今陕西省汉中市)。

后来,李晟打退叛军,请唐德宗返回长安,德宗最先想到的却是下旨找回因战乱而逃亡他处的宫女,接她们与自己会合再一起回京。

陆贽劝谏说:“现在战乱刚刚平息,疲惫的人民、伤病的士兵都没有得到朝廷的安抚。事情有轻重缓急,陛下应该先赶回京城,祭祀祖先,向上天祷告谢罪,抚慰烈士,犒赏功臣,宽赦胁从的叛军,重整朝纲,恢复生产。这才是为君之道啊!天下能够服侍陛下的人很多,何必急着寻找宫女呢?”唐德宗自知理亏,就没有正式下诏,但还是派人寻找,并让大臣出资将她们送回来。

陆贽在“奉天之难”中的所作所为赢得了很多朝臣的尊敬,一致认为他是宰相的最佳人选。但由于陆贽犯颜进谏,引起唐德宗反感,加上小人诋毁,直到八年后才被任命为宰相。

当时,内乱虽然平息,但唐朝元气大伤,吐蕃乘势而起,每年秋高马肥时都要入侵,唐军疲于应对。陆贽经过精心研究,上疏指出:“在有水草的地方居住,以打猎为生,策马奔腾,不以败逃为耻,这是吐蕃的长处。我们想要通过多养兵马,与吐蕃在草原上硬拼,这是拿自己的短处跟吐蕃的长处竞争,注定无法奏效。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接着,他详细剖析了当前军备存在的六大弊端,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办法。唐德宗看后非常赞赏,却没能实行。

后来,有一位主管财政的官员去世,陆贽推荐了一位称职的人接替,唐德宗却坚持任用其他人。陆贽说:“这个人奸诈狂妄,不能胜任。”德宗不肯听从。事后证明这个人果然不称职,陆贽又苦劝德宗收回成命,德宗大发雷霆,罢免了陆贽。

此后,陆贽在忠州(今重庆市忠县)担任地方官长达十年之久。为了躲避迫害,他不再会客,也不上书言事。忠州气候恶劣,疫病流行,陆贽潜心研究医学,以期造福治下百姓,编成《陆氏集验方》一书。

德宗的儿子唐顺宗即位后,下旨召回陆贽,但圣旨还没有到达,陆贽就病逝了,终年五十二岁。

本文节选自《二十四史马上读,语文历史都进步》——第八册《旧唐书》,官方唯一授权发布,欢迎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