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1946年底,地点山东、华中地区,在毛主席的提议下,我军历史上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正在发生,那就是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合二为一,组成了大名鼎鼎的华东野战军!

两支劲旅相结合,这显然是一件大好事,不过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在这期间也曾发生过许多不愉快,尤其是针对指挥权一事,资历尚浅、年纪较轻的粟裕大将可没少受到质疑,以至于第一次指挥华野作战之际,身经百战的他都差点镇不住场,所幸就在这危急关头,叶飞将军挺身而出帮助他解决了麻烦,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彼时刚刚诞生的华东野战军内到底发生了什么,在首次指挥作战时,粟裕又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身赴约

一切的一切还要从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的合并开始说起。

时间回到1946年下旬,此时,关于华中、山东将要合并的消息还未正式公布,但两军的高层却早已知情,对此双方的态度也截然不同,前者高兴后者落寞,至于原因也很简单,首先,在明面上,两支部队合二为一是为了大局考虑,是为了增强我军在当地的整体实力,可实际上,此举却也是组织上对山东野战军的“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在此之前,山东野战军已经连续输掉了五场战役,唯一一场说得过去的还是平分秋色,没有取得较大的收获,当然,这也不能怪他们,毕竟当时正值解放战争之初,国民党军无论是部队数量还是武器装备都要远远强于我军,在这种情况下打不过很正常。

可俗话说得好,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同样是打反动派,华中野战军却是七战七捷,这让山东野战军的众将士怎能过意得去呢?

一时间,全军上下都蔓延着失落的情绪,而为了扭转局面,也为了尽快学习击败敌人的方式方法,党中央和毛主席这才最终下达了两军合并的命令。

由于己方的败北,进而导致番号被取消,山东野战军的众将士感到落寞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其次,既然是合并,那就涉及到了一个主次的问题,谁来担任这个总指挥意义重大,在大部分将士眼中,无论是哪方的指挥官成为了华东野战军的总指挥,那都相当于自己的部队被“吞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来按照常理,这支新军的指挥者应该是资历更深、经验更加丰富的陈毅将军,可谁知,在上级的命令中,虽说陈毅的确是华野的总司令,但部队的实际指挥权却落到了粟裕身上。

番号没了,老首长成了搞后勤的,新来了一个其他部队的副司令总管大局,山东野战军的众将士心里没有情绪才是怪事。

而在这种局面下,粟裕将军也是十分为难,为了安抚对方,在首次赶赴山东野战军司令部开会之时,他还特地选择了只身赴会,身边就只带了个参谋,从而显得自己比较低调,可谁知,即便如此,刚一踏入军营中,他却还是明显感到了气氛不对。

深知此事恐怕无法轻易解决后,粟裕也只得走一步看一步,决定先试着打一场仗,看看能不能在作战之中慢慢培养两军战士的感情,此举算是我军之中调和部队、战士矛盾的老招数了,但岂料还没等战争开打,双方居然就因如何集中兵力一事爆发了激烈的争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山东、华中的将领们众说纷纭,有人说山东重要,希望华中野战军能够赶赴山东会和,也有人说华中重要,想让山东野战军放弃山东,说着说着,又有人提议实在不行就各自为战,这样也省得大家吵个不停。

当然,分散兵力肯定是不行的,毕竟组织上合并出华东野战军,就是想让当地的部队拧成一股绳,共同对抗国民党的王牌主力,所以,如今的问题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到底该怎么集中部队,是去苏北还是鲁南,又或是另辟蹊径,两军一起越过津浦路直奔淮北地区呢?

这件事一直争论了许久,足足数天都始终没有定论,而两支部队也就这样始终处于分散状态,叶飞的第一纵队位于鲁南地区,正在遭遇国民党两个整编师和一个快速纵队的合围,华中野战军的主力在沭阳一带驻扎,山东野战军则是依旧处在陇海路东段,谁也没有半点会合的意思。

见此情形,终于,还是陈毅率先坐不住了,只见他先是提出,应该将部队集中在苏北地区,以便快速收复淮安、淮阴这两个兵家必争之地,可谁知,对此粟裕却提出了反对意见,在他看来,与其打淮安,莫不如直接集中兵力向西推进,在铜山地区与敌人展开决战,进而威逼徐州,迫使鲁南的国民党部队只得回援,最终达到围魏救赵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闻言,素来较为稳健的陈毅自然不同意这般冒险的战术,无奈,他也只得退而求其次,提出了直来直去的打法,希望将部队集中起来,与鲁南地区的国民党精锐硬碰硬。

对于这个构想,粟裕本身也是同意的,但岂料华中地区的干部、将领们却不愿意了,他们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不想让华中野战军离开当地,更不想让部队去到山东当“上门女婿”。

见此情形,粟裕、陈毅二人也只得作罢,只得重新思考起了应敌之法,然而,时间不等人,他们这边没有进展,国民党那边却是已经发起了进攻,先是第二次涟水战役取得小胜,随即又一举攻占了兰陵,控制了陇海铁路东部沿线的大部分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眼见我军迟迟没有动静,深感机会来临的他们更是直接集中了二十五个旅、一个快速纵队的兵力,打算一举攻克包括盐城、淮海、鲁南、苏北在内,我军周围的全部根据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战凶险

一边是穷凶极恶的敌军,一边是纷乱复杂的内部情况,这可让组织上大为头疼,不过所幸,面对共同的威胁,这一次华中、山东两军亦是没再抬杠、拌嘴,而是很快制定起了作战方针。

为此,在陈毅与陈士渠的共同讨论下,五份作战计划很快就被送到了中央军委审批,可让二人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的是,明明十万火急,毛主席那边却迟迟没有回复,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思来想去之下,陈毅终于猜到了背后的原因,还记得前文提到过的吗?虽说陈毅在职位上是华东野战军的总司令,可毛主席在任命中却三令五申的说起过一件事,那就是但凡军事上的问题,都要经由粟裕负责,想来正是因为二人没有询问粟裕的意见,这才让毛主席始终没有回复。

认识到错误后,陈毅赶忙将计划交给了粟裕阅读,粟裕也是没有客气,很快就确定了其中一份“宿北歼敌”的计划,而在三人的联合汇报下,果不其然,毛主席也总算是做出了回复,批准了这一作战策略。

就这样,大战总算提上了日程,先是粟裕,为了尽快发起宿北战役,他赶忙号令原华中野战军的将士们在盐南地区展开了反击战,一举歼灭了国民党军五千多人,极大的缓解了我军腹地的压力,待到战斗结束,他又赶忙安排部队去往盐城、涟水休整,随即孤身一人赶到了沭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到沭阳后,粟裕没有耽搁,立刻同陈毅等人共同指挥起了宿北战役,此战算得上是华东野战军合并后的首次大战,原因很简单,一方面盐南反击战是华中野战军的个人独秀,并没有山东野战军的身影,另一方面,叶飞的一纵虽然也在山东打了许久,可这支部队也只是名义上属于华中而已,实际上他们已经足足一年没有回归建制了。

因此,不管怎么说,山东、华中两军齐心协力对敌,这都是第一次,对此粟裕也是格外重视,毕竟这一仗要是打好了,两军之间的隔阂必定会大大缩减,然而很遗憾,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在宿北战役开始后,信心满满的华东野战军竟很快陷入了劣势。

由于华中、山东两部从未正式配合作战过,战斗刚刚打响,华中一纵和山东八师就因配合问题在峰山前线出现了巨大的伤亡,见此情形,无奈之下山东方面也只好下令让两支部队回撤休整,闻讯,第八师师长立刻撤出了战斗,可谁知,一纵指挥官叶飞却当即拒绝了该提议,原因很简单。

在叶飞的视角中,自己的部队属于是孤军深入,靠着机动性这才成功分割了敌11师和69师的阵型,之前有着第八师的帮助,敌人疲于应对,没有精力去处理中段的问题,可要是他们撤了,自己岂不是就会被敌人给包饺子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此时此刻,叶飞的决定至关重要,要是他怕了,这场华东野战军的首战也就败了,此战一败,粟裕再想融合山东、华中两支部队的军心就没那么容易了,但幸运的是,叶飞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他不单没跑,反倒是打出了一个时间差,趁着敌人没发现第八师的情况,果断发起了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获全胜、军心归一

1946年底,华东野战军合并后的第一场仗——宿北战役正式开打,本来,粟裕大将是想利用此战让两支部队排除隔阂、统一军心,可谁知,由于对山东部队的不熟悉,以及两军之间的配合问题,战斗才刚刚打响,我军便陷入了险境,如今粟裕能够指望的也就只剩下叶飞的第一纵队了,那么这位32岁的小将又能否创造奇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显然答案是肯定的,当意识到一旦自己撤退,那整场战役就将彻底败北之际,叶飞当即做出了决断,那就是宁可拼个山穷水尽,也一定要赌一把,就赌敌人尚未意识到第八师的动向!

说干就干,做出决定后,叶飞直接下达了命令,即,全军掉头向胡琏的第十一师发起反攻,其实这时的他根本没有信心,在他看来,即便能打胡琏一个措手不及,一纵也充其量是个惨胜,自己这一万人大概率会伤亡一大半。

但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不知是没有准备,还是神游天外,十一师居然都没有像样的反击就被叶飞打得丢盔卸甲、溃不成军。

而与此同时,另一边的敌69师也做出了一个让人感到错愕的举动,他们居然没有趁机从背后突袭我军,反倒是径直向南逃窜。

见此情形,胡琏懵了、叶飞也懵了,按理来说,此时的他应该见好就收,带着十一师的人头去向粟裕复命,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他不但想要拿下十一师,还想将69师也一网打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此,叶飞当机立断,直接将纵队直属的警卫部队、机关干部、后勤成员,甚至是附近群众都集合到了一起,让他们穿上军装前去追击69师。

此举显然又是一场豪赌,叶飞就是在赌69师的指挥官软弱无能,赌他不敢回头发起反击!当然,事实证明叶飞赌对了,敌人之所以选择放弃友军独自跑路,正是因为贪生怕死,这样的部队又怎敢冒险试探身后追兵的真伪呢?

就这样,面对我军临时组成的“乌合之众”,69师竟半点像样的反抗都没有,队形先是直接被冲烂,随即更是被刚刚结束战斗的一纵主力逮个正着,最终2.4万人全军覆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此,宿北战役宣告结束,即便中间出现了一些小插曲,但所幸结局是好的,华东野战军合并后的首战大获全胜,而此役,显而易见,叶飞将军当属头功,若不是他当机立断回头反击,若不是他有勇有谋,利用心理战挡住了69师逃跑的脚步,将战果无限扩大,山东、华中两军也不会那么快冰释前嫌,若非如此,今后的华东野战军或许也就不会创造出那么多的经典战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