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数据显示,在外科领域,美国2019年每百万人口微创手术台数为16877台。而在中国,每百万人口微创手术台数仅有8514台。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微创技术在我国还有极大发展空间。

就医院而言,微创技术水平的高低代表着一家医院的现代化、高精尖技术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家医院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重要能力。

对于患者而言,微创手术创口小、恢复快,可减少创伤和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并降低医疗费用支出以及心理创伤。

微创手术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医疗成本,推动医疗技术的发展,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

正因为如此,在政策强导向下,目前CMI值、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出院患者四级手术占比等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成为医院打造特色专科、谋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指标。从国家到地方,也正在积极推进微创手术用耗材、手术机器人医保支付及产品、服务定价的合理性。

但是,当前全国医疗机构的微创能力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如何借助微创技术进行专科特长打造并进一步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如何推进微创领域的医工融合及创新成果转化?如何实现术者的规范化培训及考核授权管理?如何实现微创手术流程规范管理及同质化?如何实现微创技术对外辐射及区域引领……要解决这些问题,还缺少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亟需系统研究并输出方法论指导实践。

基于此,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和健康界发起,联合27家微创能力建设发展代表性医院,组织编写《医院微创能力建设纲要》(以下简称《建设纲要》),于2024年4月27日正式发布。

参与单位分别是(按医院名称首字拼音排序):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辽宁省人民医院、宁波市第一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潍坊市人民医院、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浙江省中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建设纲要》立足典型医院实践,内容覆盖微创技术的概念范畴界定、发展历程及现状、医院提升微创技术能力的具体举措、面临挑战及困难、未来3~5年医院微创技术发展重点及趋势等多个维度,系统呈现医院微创能力建设及提升的行动蓝图,旨在为医院微创能力提升及行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为政策制定提供实证和理论依据。

《建设纲要》分为4个部分,分别为综述篇、现状篇、举措篇及规划篇,具体内容如下:

(一)综述篇。包含概念及范围界定,开展推广微创技术的价值及意义。

(二)现状篇。包含微创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政策/技术环境分析,微创技术的发展应用现状。

(三)举措篇。具体举措是整个建设纲要的重点和核心,包含不同等级医院对微创能力建设的发展定位,围绕微创能力提升的具体举措,为保证微创能力提升的各项举措落地相应的配套保障措施。

(四)规划篇。包含微创能力提升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建议、微创技术发展趋势预测及未来三年不同等级医院微创能力提升的工作重点。

据悉,《建设纲要》的输出,是《推动医院微创能力提升》项目的一个重要环节。

此前,健康界联合多家微创能力卓著的标杆医院,共同发起《推动医院微创能力提升》项目,目标在于:

通过调研走访、学术研讨等活动,系统了解行业现状和医院提升需求,研究输出微创能力建设纲要;

以建设纲要为基础,梳理微创能力建设的主要模块和指标要素,构建医院微创能力评价体系;

基于建设纲要及微创能力评价体系,梳理出微创能力提升的推荐举措,形成可复制的管理方法论;

围绕方法论设计专题培训板块,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微创管理培训,推进成果共享和应用推广。

据了解,《推动医院微创能力提升》项目首批拟遴选20+家标杆医院参与共创,标杆医院遴选标准如下:

医院微创技术的发展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国考A+以上,微创手术占比处于高位、某项微创技术国内领先

专家在医院管理、外科、微创领域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及行业影响力;

医院有意愿积极参与项目、有能力带动团队配合项目组共创和推广。

在项目推进上,《推动医院微创能力提升》项目计划分两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是筹备与组织建立阶段,包括召开项目论证会、遴选标杆医院、组建工作组、召开启动会;

第二阶段是学术成果研究阶段,2024年4月研究输出《医院微创能力建设纲要》。

此前,在人才培养和医学创新方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在2012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微创医学」学科,并在2021年牵头组建了「微创器械创新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围绕疾病的微创诊治,开展医工信多学科交叉的医疗器械和诊疗技术创新研究。

「在微创领域,还有很多可以想象的空间,我们在这方面完全可以超越美国等西方国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在此前一场《推动医院微创能力提升》课题论证会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