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者健康

座谈会

保持身体健康

一起体验美好的春天

由台州市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的“延年益智”老年人健康支持计划项目是以生态系统理论为依据,在微观层面开展个案辅导,提高个人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持续激发自我管理的动力;在中观层面开展照护者支持小组和慢病自我管理小组,加强服务对象家庭和朋辈支持网络;在宏观层面优化社区健康小屋,增设共享健康角,打造15分钟健康圈,开展流动义诊和社区健康教育活动,为服务对象提供便捷的健康支持性环境,并且联动卫生(医疗)机构、社会组织、社区社工、志愿者、慈善资源等,搭建社区长者慢病管理支持体系。

01

本期课堂内容回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糖友谨防血痹期

有种叫“血痹”的疾病,最爱找上糖尿病患者!5年糖友的发病率在30~40%,10年糖友的发病率达到60~70%,20年的糖友几乎90%都处于血痹期!这种疾病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又应该如何来预防它、解决它呢?

课堂中,社工和长者们一起观看了学习视频《糖友谨防血痹期》,并一起学习了血痹的四个阶段,同时针对如何预防,通过日常饮食扥方式进行学习讨论。

在学习慢病管理知识的同时,社工引导长者分享彼此对控压控糖的经验,并和长者一起学习手指操“1+1等于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春季养生

长者们对于这样的座谈会形式觉得很贴心,学习和互动相结合,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到慢病管理知识,这次的课堂上,每一位长者都能够知道血痹是什么,知道不适要立即就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知识科普/

血痹的早期症状包括乏力、四肢麻木、刺痛、皮肤苍白、出汗异常,这些症状可能提示血液循环问题,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治疗。
1.乏力
血痹主要是气血运行不畅或者阻滞于经络之中,导致脏腑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和氧气供应,从而引发乏力的症状。这种无力感通常会出现在肢体远端,如手指、脚趾等部位。
2.四肢麻木
血痹时由于气血不能畅通到达四肢末端,影响了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会出现四肢麻木的现象。麻木感主要集中在手足部,可能伴有针刺感或烧灼感。
3.刺痛
当气血瘀滞时,会导致血液循环受阻,使血液无法正常地滋养身体各处。若此时病变位于神经周围,则会引起刺痛的感觉。疼痛多为阵发性,且位置固定,深浅不定。
4.皮肤苍白
血痹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黏稠度增高现象,这会影响红细胞的运输氧能力,导致皮肤微循环供氧不足而出现肤色改变。皮肤苍白往往会在活动后加剧,尤其是在下肢更为明显。
5.出汗异常
血痹状态下,气血运行不畅可能导致汗腺功能失调,进而引发出汗异常的情况。这种出虚汗的表现可能伴随体温下降,特别是在夜间或情绪紧张时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