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24年供地计划同比降二成、新增拟出让土地已低于新房成交,津锡徐等地要素联动机制率先落地。

◎文/马千里、邱娟

2024年3月份以来,土拍市场频频出现高溢价项目,平均溢价率升至2023年下半年以来的月度新高,与此同时,地方供地计划也进入了传统的密集发布期。为及时厘清各地的供地意向差异,明晰2024年土地市场的预期走向,本文梳理分析了2024年各城市土地供给侧动向,包括城市供地计划、新增预供地规模、预供地执行情况等,并结合各城市楼市供求现况,对供地计划予以定性评价,以此探寻哪些城市将出现更多值得关注的拿地机会。

01
市场背景:土地成交规模延续低位
地方基金预算同步紧缩

受楼市成交低迷的影响,2023年土地市场成交规模继续缩量,其中成交建面刷新近十年新低值。结合供地计划来看,在供地计划同比缩量13%的前提下,2023年重点城市实际土地供应完成率仅有46%,较2022年下降10%,远低于疫情前平均水平。不仅如此,由于土地出让收入等因素影响,地方政府性基金也受到影响,中央转移支付的保障性安居资金补助也减少,补助力度明显下调,租赁住房、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绩效目标均显著下降。虽然配售型保障房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进展,保障性住房方面仍然面临一定的挑战和缺口。

1、市场现况:一季度地市成交规模延续低位,新年“小阳春”缺席(略)

1.1土地成交规模同比微增4%,仍处于历史低位

1.2新房成交规模再次下探且同比降五成,三四线成交跌无可跌

2、财政预算:地方基金本级收入、保障房转移补助均趋于保守(略)

02
供地计划:总量持平而宅地收缩
各能级宅地供应计划普降

2024年一季度,共有约500城发布供地计划,城市数量较2023年同期减少30%,地房政府供地计划发布的积极性不及往年。通过梳理发现,2024年宅地计划供应量仅有1.83万公顷(包含有同比可比数据的411个城市),同比2023年降幅高达18%。分城市来,六成县市宅地计划供应量较2023年呈下降趋势,其中,上海、合肥、徐州等城市近三年累计下降。从供地类型方面来看,产权类住宅占比小幅提升,超七成城市保障用地体量减少。结合各城市新房去化周期来看,大部分城市均在积极调整供求规模,超六成城市下调了2024年宅地计划供应量。

1、供地计划:六成县市宅地指标下滑,上海、合肥、徐州连续两年下降

2023年,楼市持续降温,行业投资、施工、新开工等各项指标均出现了深度回调,其中新房成交同比下降8.5%,库存去化压力急剧攀升,在此背景下,全年土地成交更是出现了深度调整。市场大环境遇冷背景下,2023年土地市场成交规模较2022年同期有明显下滑,成交建面再度刷新近十年新低值;并且这种趋势在2024年还在延续,2024年一季度土地成交规模仅1.65亿平方米,同比2023年一季度环比微增4%,仍处于相对低位。

目前,通过我们已经获取供地计划的411个城市(有同口径可比数据的城市,下同)相关数据来看,住宅土地供应总量较2023年下降了18%。分能级来看,各能级城市表现基本一致,同比2023年均呈下降趋势,降幅均超10%,尤其是二线城市,同比降幅高达25%,宅地计划供给量下降更为坚决。

分城市来,六成县市宅地计划供应量较2023年呈下降趋势,供地计划明显削减。

典型如上海,2024年住宅计划供应量856公顷,较2023年减少4.9%(2023年900公顷),较2022年减少7.7%(2022年927公顷),2024年宅地供应量连续第二年减少。商品住宅用地计划供应440公顷,同比去年下降12.9%(2023年505公顷),较2022年下降15.7%(2022年522公顷)。

当然不仅是上海,合肥、徐州等城市近两年宅地计划均持续下降,并且降幅更为激进。以合肥为例,2024年,合肥市本级宅地计划供应量仅388.66公顷,较2023年宅地计划供应量(540公顷)减少了28%,较2022年宅地计划供应量(733.33公顷)减少了47%,降幅十分明显。近两年,库存压力增加的徐州,宅地计划供应量降幅也十分明显,2024年市本级宅地计划供应规模仅有394公顷,较2023年降低32%,较2022年降低39%。

2、供地类型:保障类用地占比下降,商住占比进一步上升(略)

3、保障房:超七成城市保障房用地体量减少,京沪鹭保障力度最强(略)

4、简评:积极调整供求规模,2024年宅地供应规模普遍下降

相比2023年“稳经济”目标下的供地计划基本持平,2024年超六成城市下调了宅地供地计划规模。究其原因,主要是是由于整体楼市延续探底行情,新房去化速度明显变缓。不过若上年土地成交规模相比,2024年整体供地计划依旧看似“过量”,样本城市2024年计划供应的总面积,达到了2023年交易量的1.7倍,包括合肥、西安在内的二线城市也均是如此,反而是常州、淮安、南通、徐州等少数三线城市供地指标控制的相对较佳。对于大多数城市而言,不论是出于城建发展计划的阶段性目标、城市财政计划的平衡、还是为市场可能出现的反弹周期留足指标余量,都使得近年来的供地计划普遍超量,供地计划完成率的持续低位也在情理之中,预计2024年供地计划完成率仍将延续五成左右的低位。

相对于供需规模关系而言,供地计划的同比变动更能代表地方的调控决心。2024年绝大多数城市宅地供地计划呈缩减之势,尤其是库存压力较高(去化周期均在24个月以上)的常州、芜湖、赤峰等三四线城市,供应计划明显收窄。

当然,考虑到当前市场下行的大环境,即使上海、合肥这样的去化周期处于较为合理水平的城市,也在主动收缩宅地供应量。典型如合肥,2024年宅地计划供应量仅389公顷,较2023年540公顷降幅高达28%。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当前绝大多数一二线城市供应量虽同比下降,但少部分城市的调整幅度还是比较保守,譬如库存压力较大的长春,2023年商品住宅去化周期达26个月,但2024年计划供应宅地量与2023年持平,供地计划仍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更有像铜川、呼和浩特等库存压力处于极高水平的城市(去化周期均超36个月),2024年宅地计划供地量不降反增,未来库存压力势必会进一步增加。

03
拟出让公告:同比降幅达到四成
“人地房钱”挂钩加速落地

作为2023年初新出现的土地市场运作流程,“拟出让”制度已经渡过了一年的时间。公开公告即将入市地块的相关信息,进一步加强了土地市场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增强了地方政企之间的供需沟通。并且相比完成率变化极大的全年供地计划而言,拟出让清单也能反映地方主管部门的短期供应意愿变化。

1、一季度新增公告规模已降至合理范围,要素联动机制加快建立

中国土地市场网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全国拟出让地块清单合计建筑面积为2.1亿平方米,环比下降59%,同比下降40%。对比全国新房销售面积来看,二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已经恢复至1.1以内的合理范围。对比供地计划二成左右的降幅来看,地方政府在拟出让清单方面的下调更为迅速,也显示出了地方政府正在加速推进建立“人房钱地”要素联动机制。

在市场销售规模收窄,若要维持行业整体的商品出货速度,及时减少低质量的新增供应无疑是毕竟之路。考虑到库存压力带来的乘数影响,对于大多数面临商品房交易规模的收窄的城市而言,减少土地供应量、提升平均供地质量也是地方市场调控的必经之路。尤其是在大量刚需被二手房、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分流的大趋势之下,大幅下调的拟供应清单也在情理之中。

2、拟出让平均公示时间缩短,为下半年留出更多供给侧调整空间(略)

3、去化压力下三四线新增公告同比降45%,一线同比仍基本持平(略)

4、武汉、合肥新增公告同比降幅均超过九成,苏州一季度公告“0新增”(略)

5、广州、福州同比增长近4倍,杭州、西安新增公告均超200万㎡(略)

6、简评:地方加快建立要素联动机制,2024年拟出让公告节奏明显放缓

相比供地计划二成左右的降幅来看,地方主管部门在拟出让公告方面的调整表现地更为坚决,“人地房钱”要素联动机制正在加快建立:

其一,新增拟出让公告同比降幅达到四成,已经接近2024年一季度新房销售面积,对比全国新房销售面积来看,二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已经恢复至1.1以内的合理范围。而2023年地方政府虽然参照供地计划给出了“不高”的拟出让规模,但是全年拟出让总规模仍然高达17亿平方米,几乎达到了2023年新房市场规模的1.8倍。

其二,调整幅度“因城制宜”,短期面临调整较大压力的三四线城市更为果决,有35%的城市(122个)同比降幅超过八成,典型如滁州、义乌均在2024年一季度暂停了拟出让公告。即便是从市场表现较佳的热点城市来看,其非主城区域的拟出让公告规模也出现了大幅降低,如合肥下辖县市拟出让公告均为0新增。

其三,市场表现较佳的城市仍能维持相对充足的供给规模,典型如杭州一季度新增拟公告规模达到220万平方米,广州较上年低基数增加四倍,而重庆、天津在前期市场探底之后,也能保持着与新房市场体量相称的供给规模,一季度新增公告均在百万平方米左右。

04
地市热度:点状高热难掩整体低迷
预供地完成率仍同比下行

2024年一季度,重点城市频频出现高溢价、高单价地块,典型如杭州年内首场土拍平均溢价率高达19%,三月末宁波、厦门、苏州更是同日刷新地王,但整体土地供求表现依旧低迷,大多数地块仍以底价成交为主,预供地清单中超期未完成的比例也在较2023年上半年进一步上行。

1、优质地块带动土拍点状升温,高热地块占比仍不及上年同期

2024年初一二线土拍热度快速升温,平均溢价率重新回到8%,与2023年二季度土拍市场相若。上海、杭州等地频频出现高溢价地块,其中宁波、苏州、厦门更是同日刷新地王纪录,3月27日,厦门国贸地产以6.26万元/平方米的楼板价竞得思明区商住地块,刷新厦门土地成交楼板价;苏州园区金鸡湖大道地块被绿城中国以18.22%溢价率竞得,楼板价达到6.5万元/平方米,甚至打破了江苏省土地最高楼板价;宁波江北区湾头板块纯宅地楼板价达到3.26万元/平方米,由江山万里置业竞得。

三四线热度还在进一步下探,2024年一季度平均溢价率2.7%,创2022年以来指标新低。上海、杭州、厦门等一二线城市的土拍高热,仍难以唤回三四线城市的地市热度。2024年一季度宅地成交建面超过50万平方米的36个三四线城市中,有27个城市平均溢价率不及2%,其中威海、德州、聊城、烟台更是所有地块均为底价成交。

而若细究一二线土拍热度的结构数据,同样不容乐观。2024年一季度,一二线城市有11%的地块溢价率超过15%,“超高热度”的地块占比确实创下2022年以来的新高;但是若连带溢价率超过10%的地块一并统计,2024年一季度只有17%的地块超过这一门槛,仅与2023年三季度相若,远远低于2023年上半年27%的水平。因此当前溢价率上涨、频频出现地王的缘由,更多的还是应当解释为土拍溢价率取消之后,对于那些少数优质地块盈利空间的“补偿式”涨价。

在大多数情况下,目前土地交易仍是买方市场。如何在开发指标和地价收入之间取舍,仍是当前土地出让方需要重点权衡的难点。即便是杭州这样的当前市场中的佼佼者也是如此,三批次8宗地块土拍遇冷,仅一宗溢价1.8%,其余均为底价成交。本轮地块虽然仍有不少处于相对优质板块,但由于一些在以往影响不大的负面因素,如在板块中区位相对较偏、商办比例较高(不超过五成)、潜在竞品较多等因素,各地块依旧问津者不多,拿地企业也以本地平台和地方深耕型房企为主,如滨江、建发分别在本轮土拍中拿了2宗和3宗地块。

2、一季度拟出让平均完成65%,“实际”流拍率持续攀高(略)

3、京沪深甬等预供地完成率超九成,供地规模收放有度(略)

4、简评:土拍热度明升暗降,新增供地还需提升利润“确定性”

在超高溢价(>15%)地块频频出现的背后,更多的地块还是在以底价或低溢价成交。城市分化视角,三四线一季度平均溢价率2.7%,创2022年以来指标新低,一二线城市的土拍高热,仍难以唤回三四线城市的地市热度。地块分化视角,2024年一季度的高溢价地块(溢价率大于10%)占比只有17%,仍低于2023年上半年10个百分点,当前的土拍热度,相比2023年同期仍有较大差距,近期“频频”出现的超高溢价地块,只是因为在土拍限价解绑后,少数稀缺地块回归了应有的溢价率水平而已。

流拍率同样看似延续低位、实则仍在攀高,2024年一季度典型城市平均流拍率继续维持在10%以下的相对低位,但从拟出让公告的执行情况来看,一季度预供地完成率仅为65%,创2022年以来新低,合并土地流拍指标测算,一季度“实际”流拍率将高达40%,较2023年上半年提升约15个百分点。

也有部分城市表现较佳,如北京、上海、宁波、长沙等,均在高溢价的同时,基本完成了预供地出让计划,合肥也在一季度提前完成了期内二次发布的拟出让公告。与之相比,杭州、苏州、成都等城市则明显存在“增加预供地公告规模,减量供应优质地块”的操作手段,这一模式固然可以尽可能的获得更多潜在的买方,但对于其中素质一般的地块而言,无疑会进一步降低市场预期,如4月份杭州土拍触冷(8宗地中7宗底价成交)即是明证,而那些屡次纳入预供地公告却未无法进入供地环节的地块,更将进一步拉低所在板块的发展预期。

建议预供地公告还是应当有所取舍,既要尽量保障出让地块的盈利“确定性”,减少低盈利、难盈利地块的数量,以此维系合理的土拍关注度和市场预期;也要控制适当的土地供给规模,严格执行“人地房钱”挂钩制度,对于已有较多在开发、待开发项目的板块,视板块新房交易去化速度,也应当适当减缓土地收储和拟出让公告。

05
总结:供地节奏逐步趋于合理
房地联动机制正在加快建立

从2022年下半年算起,房地产市场已经步入了调整周期的第三年,在恢复供求平衡的压力之下,土地交易更甚于新房市场超跌现象,2023年全国土地交易量较上周期高点下降约54%,远大于期间约新房37%的降幅。于此同步,各地土地供应计划也随之收缩,2024年样本城市供地计划平均调降二成,拟出让公告的同比降幅更是达到四成,“人地房钱”的要素联动机制正在加快建立。

1、调减实际供地促供求平衡,预计全年供地计划完成率将延续低位(节选)

2024年,各城市供地计划平均调降二成左右,若上年土地成交规模相比,2024年整体供地计划依旧看似“过量”。2024年计划供应的总面积,达到了2023年交易量的1.7倍,由此来看,预计2024年供地计划完成率仍将延续五成左右的低位。

不过在落地层面,规模控制已经趋于供求平衡。从新增拟出让公告规模来看,2024年拟出让公告频次明显放缓,一季度拟出让公告总建面约2亿平方米,而全国新房销售面积约1.9亿平方米,二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已经恢复至1.1以内的合理范围。

一二线计划总量“看似激进”。按已发布的供地计划,样本城市将在2024年新增供应8370万平方米商住用地,达到了这些城市2023年土地成交量的1.9倍;即便是北京、上海、合肥等重点城市,其土地供应计划规模也远远超过了2023年实际成交规模。但实际供地已经降至合理范围。2024年一二线拟出让公告规模大幅收缩,样本城市2024年一季度新增拟出让公告宅地约3800万平方米,按2023年以来拟出让公告平均七成左右的完成率计算,最终入市宅地建面将不足2700万平方米,而期间新房住宅成交约2800万平方米,一二级市场交易规模之比降至0.93,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去库存阶段。合肥、宁波、厦门、苏州等一季度土拍热点城市,其发布的预公告规模均低于2023年同期,其中苏州更是仅仅延期了2023年的拟出让公告,并没有发布新的拟出让清单。

2、建议拟供应清单“提质控量”,预供地完成率控制在九成左右为宜(略)

3、京沪甬等成为“控量提质”为典范,津锡徐供地计划率先降至合理范围

为评价各城市在供地规模方面的控制力差异,本节综合供地计划、拟出让清单和供求现状等三方面表现,对各城市的2024年初土地供给侧的相关指标进行了量化评价。

拟出让公告方面,北京、上海、宁波、合肥等执行情况较好,且这些城市一季度新增的拟出让公告规模均低于期内新房成交。如合肥2024年一季度更是仅发布了8宗预公告地块,新增货量仅为一季度新房市场规模的1/4,并且提前完成了二季度到期的拟出让计划。由于拟出让公告与土地实际供求规模关联更为紧密,在这方面加强要素联动、严格控制供地指标的城市,新房市场供求关系也将更快恢复平衡。

供地计划方面,则是天津、无锡、徐州等城市的规模调降更为坚决,2024年计划供应土地总量已经和2023年实际成交的土地规模相近或更低。以天津为例,天津2024年计划供地面积降至500万平方米,相较于超过千万平方米的商品房成交规模,预计新增可售货量已然低于市场需求,可以预见供求关系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并进一步修复发展市场预期。

各能级表现方面:一线城市均表现较佳,北京、上海、深圳均在一季度100%完成了拟出让公告,且供求关系也处于相对合理的范围。仅广州由于上年拟出让公告体量过高,导致2024年一季度预供地完成率不足二成,不过从最新一季度公布的拟出让规模来看,广州也已经控制在了相对合理的范围。二三线入选的热点城市不多,反而是天津、无锡、徐州等城市在供地指标的自主调控上更为坚决。热点城市方面仅合肥、宁波等对拟出让公告规模控制较佳,其余城市则落入了发展预期的“陷阱”,如杭州、成都、西安等均在2023年下半年发布了大量拟出让公告,导致这些城市2024年一季度预供地完成率均在六成以下,虽然从土地成交金额的角度来看,这些城市仍是二线城市新增投资的重要粮仓,但那些最终逾期的拟出让地块,还是不免会对拉低相关板块的发展预期,并进一步加深城市内的板块分化。不过从2024年初的拟出让公告发布节奏变化来看,杭州、西安、成都均已放慢了拟出让公告的发布节奏,预计2024年预供地完成率将有显著提升,在更为优秀的需求侧指标支撑下,供求关系仍然有望维持在更为健康的指标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