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重庆市梁平区有一家将养鱼和蔬菜种植结合起来的智能工厂,占地面积不到8000平方米,每年却能生产40吨绿色蔬菜和150吨加州鲈鱼,这是如何实现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的24个鱼塘全部配备了自动化设备和传感器,通过数字化智能管理,每个池塘都保持着每立方米60公斤左右的放养密度。

“我们使用的是全自动精密进料系统,所有的进料操作都可以通过这个控制系统完成。系统通过算法建立投食模型,根据鱼类生长情况自动调整投食量。”梁平鱼菜共生AI工厂负责人王月巍介绍,池塘的高放养密度,在国内都是相对较高的,因此产量也比传统农业高出10倍。

这里种植所需的水来自一层水产养殖部分的废水,经过处理和消毒后一部分回流到水箱中,另一部分直接流入楼上的蔬菜种植区,这得益于该工厂尖端的水产养殖废水回收系统。

“在养鱼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废弃水。鱼菜共生将鱼的废气、排放物与蔬菜的生长进行循环利用,通过蔬菜吸收净化的水,然后返回水产养殖区重复使用,这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可循环、可生态、可利用、可持续发展。”梁平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张强表示,这种水产养殖与蔬菜种植的结合形成了一种可持续的生态养殖模式。与传统的水产养殖方法相比,水循环系统节省了大约80%到90%的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工厂的电子屏幕上,蔬菜种植区和养殖区的湿度、温度等数据一目了然,技术员可以实时查看各种设备的监测情况,并进行预警分析,让种养更精准、生产更高效。

梁平鱼菜共生AI工厂负责人王月巍表示:“通过将养殖区的废水用于蔬菜种植,我们实现了零化肥和零农药的使用。蔬菜种植区采用无人生产模式,实现了从单个种子到成熟蔬菜的全自动化生产。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这节省了90%以上的劳动力。”

把水产养殖与无土栽培两种不同的农业生产技术相结合的巧妙生态设计,实现了“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而如此“智慧”农作的背后,就是科技的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平一直以来都是重庆的保供基地。目前,智慧农业主导了全区80%以上的蔬菜种植和水产养殖,其中蔬菜面积大概达到35万亩、75万吨,在推动产业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梁平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张强介绍,在根据需求因时制宜合理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的转变的智能农业计划下,全区的农业总产量每年增长约7%,数字化农业占比同比增长10%左右。未来,梁平也会不断用好智能机械化、智慧化的农业手段,解决农业生产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农业的产量、产值。

来源:梁平区融媒体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智慧农夫整理编辑,转载需注明!部分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公众平台,内容仅供各位学习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业务咨询:18611557028

拨打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