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

FASHION

织梦人

CREATOR

美容

BEAUTY

历时100多天,700余个项目作品,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创投单元上,由导演关锦鹏、大鹏、刘昊然、曾国祥、张末组成的评委团,最终是怎么选出的八大荣誉?

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创投单元里,景象各不相同。这些项目处于不同阶段,有编剧带着剧本单枪匹马闯入的项目《囚徒游戏》,有拍摄成本很低、前来寻求后期支持的项目《小小人》,有剧本打磨多年、团队初具雏形的项目《离开前,叫醒我》等。这些年轻的创作者带着自己绘制的藏宝图披荆斩棘来到这里,向成功获得过宝藏的前辈请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评委张冀发言。

初生者的无畏,引路者的殷切,都来自对电影的期待与爱

“我知道很多年轻导演过得很惨……不少人拿着创投奖金当生活费”,评审张冀在现场受触动讲出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前辈自知来路不易,都想让年轻的创作者少走弯路,于是他们的质疑与支持都直接而纯粹。

如针对第一个以东北为背景的悬疑类项目,张冀和大鹏以“直接点”作为开场语,犀利地提出悬疑类型和题材如何做出差异化,以及如何准确表达主题的问题。在另一个故事同样发生在东北的悬疑类型项目《离开前,叫醒我》的讨论中,剧本中的女性角色引起评委们的讨论,难得的“女性视角”、“母亲的形象”是刘昊然、张末和大鹏一致的兴趣点,从市场和类型的角度张末认为应该让人物情感更加极致,刘昊然从角色塑造的角度认为应该让母亲这一角色更加主动。

评委大鹏发言。

“你才这么年轻,你现在还是有点保守…你现在还没有疯,你现在这么体面,怎么把这么一个残酷的故事讲好。”

“首先你们第一步要打破自己的平衡,可能就是向商业迈进的第一步。”

“不管是最后得奖还是没得奖的创作者们,我都愿意给你们提供我最大的祝福和帮助。”

“因为你首先让自己嗨了才可以感染观众,让自己感动了才可以让更多观众为你的故事而动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评委刘昊然发言。

等等,给你讲一个故事外的故事

从这些现场摘录中,可见评审们的爱才心切,可见他们想让创作者寻得宝藏,想让他们的电影走向观众、走向市场的愿景。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评审们之所以能够这般殷切,一定也源自创作者们的真挚和坚持。如项目《兔瓜瓜历险记之迷途之鹿》的导演坚持聚焦并记录儿童,历经数年拍摄纪录片《中国儿童》,他在台上不吝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经济拮据,他的讲述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到诸位评审,让张冀感叹到:“我们来创投就是来看人的,你让我们看到一个人”,也让其他评审纷纷表示相助的意愿。项目《到此一游》的两位创作者以松弛又欢乐的讲述让路演变成了“看着题词器”的一场相声表演。项目《小小人》的导演上台前临时决定换一种讲述方式,将自己代入故事的主角,用第一人称讲述了剧本的前情。他的讲述让台下的评审迅速代入故事,都误以为《小小人》的故事就是导演的个人经历……

创投现场。

创投的荣誉在终审路演活动结束后颁布,多个项目获得了荣誉,创投活动也步入尾声,但这些剧本内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精彩OK!》在活动结束后见到了获得“评委会特别推荐项目”、“最佳原创剧本项目”两项荣誉的《离开前,叫醒我》导演和编剧于海洋,和他聊聊一路走来的种种经历。

《离开前,叫醒我》讲述的是一对延边朝鲜族母子之间的故事。在韩国打工十多年的朝鲜族母亲,因儿子受伤昏迷重返家乡延边,一心想唤醒儿子并找到凶手。导演于海洋正是延边人,故事就发生在他成长的地方。

《离开前,叫醒我》路演现场。

OK!独家对话 青年导演 于海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OK!:《离开前,叫醒我》不仅获得了“评委会特别推荐项目”,还获得了“最佳原创剧本项目”,你觉得项目优势是什么?

于海洋:我的剧本虽然本质是讲母子关系的,但它有一个悬疑的外衣,故事通过一个案件的调查不断去揭示母子之间的关系,有悬疑类型的元素,这可能比较符合本届北影节创投“直面市场”的主题。能看到它的商业类型,我觉得这是它的一个优势。再一个,是剧本中有朝鲜族和韩国元素,我希望它是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有国际的可能性,可以把我们国内的故事去让更多的人看到。包括评委也认为剧本是有被更大范围观众接受的潜质,我觉得这也是剧本本身的优势之一。第三个可能就是剧本的完整度上比较有优势,至少在和评审老师沟通交流的过程当中,我觉得他们也是认可这一点的,因为剧本打磨了三年,项目也经历了丰富的调研和前期勘景的工作。

OK!:为什么想讲这样一个故事?最想通过这个故事传达是什么?

于海洋:最开始是我脑海中出现的一个画面,就是一个母亲回到延边,然后看到自己的孩子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这个画面在故事还没有的时候,甚至可能是更早的时候就出现在我脑中,一直吸引着我去想:那具体发生了什么?这个母亲她为什么离开,为什么这时候回来?然后孩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自己其实也是带着这样的一个悬念去不断往下推演这个故事。

整个故事肯定还是和我的生命经验无法分离,因为我初中的时候在延边上学,是住校生,宿舍八个人里有五个都是朝鲜族,他们每一个人的父亲或者母亲都在韩国或者在外地务工,在有些同学面前不能提到“父母”二字。这种情况在现在也非常普遍,我们在前期调研的时候也了解到很多这样留守在延边的孩子,比如我们采访过的一个男孩子,他告诉我他在延边有“另一个爸爸”,经过了解才知道“另一个爸爸”是当地组织对类似情况的孩子进行一对一帮扶的军人,男孩将情感寄托在了帮扶他的这位军人身上。这些都是触动我并一直推动我去讲述这些故事的原因。因为我写东西会从情感出发,可能我决定写不写一个东西,首先我会考虑这个人物的情感是不是打动我。整个故事是通过一个悬疑案件,然后去聚焦到母子关系,想去传达母子的情感,母子之间爱的回归。

OK!:故事中母子的角色和他们情感关系的独特之处是什么?

于海洋:我觉得独特之处在于他们两人关系和状态。儿子昏迷不醒,母亲需要通过其他人的叙述才能去了解儿子,而且是通过一个案件,在一个很紧张的一个环境之下去了解她的儿子。戏剧化地呈现出母子之间虽近犹远的距离,哪怕两人面对面,交流也是无效的这种状态,通过更戏剧化的形式,把它变成处在极端情况下的母子之间的关系。

OK!:在创投路演活动期间收到评审们在哪方面的反馈?

于海洋:张末老师提了一个我蛮受启发的点,就是让母亲的抉择和行动更极致化一点。在现场因为时间限制大家也没有聊得特别透彻,所以我们也抓紧机会在私下去征询了她的一些想法,她也举了一些例子去帮助这个母亲在最后的时刻有所突破,让电影的高潮既是一个故事的高潮,也是一个人物的高潮。大鹏导演也说很喜欢我们这个项目,给我们很多意见。整个过程当中,我觉得从和评审团的沟通也好,从给到我的荣誉也好,都蛮受鼓励的。

OK!:作为自己的第一个长片项目,一路走来经历过哪些不易?

于海洋:首先是剧本的打磨。从电影学院毕业后,虽然我有很多工作经验,但从电影的角度来讲,还是一个学生在慢慢学习和积累的一个过程。这个剧本每一次修改其实都挺艰难的,我会不断收到一些反馈,但是起初我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就慢慢地去消化,去看去学习,然后慢慢再去尝试着修改。所以我觉得改剧本是一个蛮煎熬的过程。再来就是,包括前几年的创作环境也好,整个电影行业也好,其实不是那么景气,尤其是对于新人导演,对于偏向作者表达的一些电影,投资和市场都没有之前那么友好了,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创投也一直在强调商业性,强调“直面市场”。对于一个还没有经过市场认证的新人导演来说,怎么去说服你的投资人和制片方去相信你的故事,怎么去相信你的故事是值得被这做出来的,这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OK!:这个过程中会经历艰难的取舍吗?

于海洋:目前来讲不太会,原因也是因为和我一起的合作者他们是认可我的表达,或认可我这个项目核心的,他们才愿意来提供他们的帮助,大家一起看怎么可以把这个东西变得更好,更接近观众。所以我觉得新的电影人选择合作的伙伴其实很重要。任何一个电影你不可能让所有人喜欢,你在这个过程当中,无论参加创投也好,或者是通过朋友介绍也好,你不断接触到跟你志同道合、喜欢相同电影,想要做类似电影的人。其中肯定会有很多观点的争执,但至少大家核心是一样的,都是一起去看怎么把这个项目变得更好。我觉得我就还蛮幸运的,遇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合作者,然后在此基础之上,通过他们更专业的一些知识和经验来给到我,一起去更加完善这个项目。

OK!:觉得应该如何克服市场的疑虑,让《离开前,叫醒我》走向它的观众?

于海洋:拍出来,哈哈,最重要的就是把它拍出来。刘昊然老师他在给我们颁奖的时候,他也跟我用鼓励的方式说,赶紧把它拍出来。然后在继续走的路上,保持我最想要、最坚持的东西。一个影片面向市场不可能不考虑回报的问题,那新人导演第一部片子你不可能期望收入过亿或者怎么样,理智一点,从票房反推我们可以用作制作的钱大概是多少。从内容角度来讲,就是在一个限制之下,把内容,包括我自己的表达,保持在最完整最好的一个状态。更直击自己的目标观众,然后也更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