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躬匠精神系列报道,出新篇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日本NHK近日报道:

IHI旗下子公司IHI原动机(东京)篡改船舶用和陆上用发动机燃耗相关数据的问题,日本国土交通省25日对该公司位于新潟市的新潟内燃机工厂与群马县太田市的太田工厂实施了入内检查。

IHI透露,IHI原动机公司新潟内燃机工厂,可能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就开始了数据篡改,太田工厂可能从2001年开始持续数据篡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调查可以确认的是:

IHI原动机公司自2003年以来生产的5537台用于船舶等设备的发动机中,有4361台涉及数据造假,占比高达近7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然是数据造假,得先知道造假在什么地方。IHI原动机公司主要在2方面进行了造假,它们分别是:

  • 出货前进行测试测量的引擎油耗数据
  • 引擎的气体排放量超过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引擎油耗数据造假,这个很好理解,同类产品当中,单位油耗量越小,越容易受到买家青睐,现在国际能源价格这么贵,买家自然喜欢省油省气的引擎。

作为代价,引擎油耗数据如果造假,对于买家来说不仅要多掏钱购买燃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的公司为了省钱,会尽可能精打细算,让飞机船只到达目的地,燃油也刚好用完。

若是引擎数据造假,会导致某些喜欢省钱的公司,飞机船只还没到目的地,就提前没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IHI出事并非首次,IHI曾发生接受民间航空公司委托进行喷射发动机的维修保养作业时,在部分作业由不具资格人员参与检查工作,甚至隐瞒非法使用具资格人员印鉴的不当行为。

作为日本工业巨头企业之一,IHI原动机公司在日本国内外“钱途”还算不错,很多对外宣传当中,IHI原动机公司的产品,还是主要看点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拿2024年1月发布的一则新闻,进行一下分析。

日本开建的首艘4万方氨燃料氨运输船,其中就有IHI原动机公司的存在,只不过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其中的“混合燃料比例”和“温室气体减排率”,谁也无法保证几分真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温室气体减排率”即使存在数据造假,也不会影响飞机或是船只的正常运营,算不了什么大事。

别的公司可能还好,但“绿色”是IHI原动机公司的卖点和吸引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全球各国积极讨论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零碳引擎”所需的燃料显然不是最划算的,买家砸钱买IHI原动机公司产品,图的是环保,结果换来的却是大冤种。

话说回来,IHI原动机公司涉嫌数据造假超过20年,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被发现了,并最终引起日本国土交通省的现场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日媒说法,IHI原动机公司涉嫌数据造假,是2024年2月下旬,由IHI原动机员工内部揭发的,该员工将篡改问题进行曝光。

换个角度来说,具有躬匠精神的IHI原动机公司,若不是有来自内部员工的揭发,恐怕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依然继续保持数据造假,再篡改20年也不是没有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拥有众多全球闻名的工业品牌,“日本制造”一度成为了高端制造的代名词,与“德国制造”齐名。但是现实却是打脸的。

过去数年当中,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日本巨头企业纷纷出事,“数据造假”案件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只是日本个别企业如此,可能还好,但现实当中很多企业如此,这可能就不是企业本身的问题,更像是整个日本的深层问题。

日本这个国家和民族,从骨子里离不开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