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多数人来说,能考上北大,已经算人才难得。

但他,却能从一众北大学子中脱颖而出,被公认为“北大才子”。北大中文系教授卢永璘在评价他的时候也说:“是才子,大才子。”

邵鑫,一位年轻人,小学到高中就一直是语文课代表,由于极其喜欢语文,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便极其笃定地将三个院校专业全都写了北大中文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邵 鑫

本科到硕士,整整7年,邵鑫都在燕园度过,做过中文系辩论队队长,还曾是北大文学社的社长。

毕业后,他去了一家名声卓著的国企做文秘,但这种生活终究不太符合自己的个性,于是他毅然决然辞职,放手写作、讲演,创立了“邵鑫读书”,用传播古诗文来弘扬传统文化。

2022年,在山东卫视推出的国内首档大语文公开课节目《超级语文课》中,邵鑫从众多职业语文老师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一季总冠军,获得“2022最受欢迎语文老师”称号。

作为公开课现场评委,同时也是学界前辈的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就曾对邵鑫的表现感慨道:“他对经典文本的解读能力,连我都非常佩服。

邵鑫的语文课,虽然瞄准的是中小学生,但却能够屡屡破圈,击中每一个成年人的心灵。最为人所知的,就是他那段在全网获得了超2000万观看、近百万点赞的对鲁迅名作《孔乙己》的解读。

孔乙己,是什么人?

鲁迅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穿长衫”表示什么?孔乙己是个读书人,不是干粗活的“短衣帮”。

“站着喝酒”又表示什么?孔乙己虽是读书人,不用凭劳力吃饭,但生活过得比较困窘。

鲁迅着笔时,意在刻画一个潦倒而迂腐的知识分子,却恰好也击中了百年后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人的痛处。

没错,去年春天登上各个平台热搜榜前十的话题“孔乙己文学”,就来自邵鑫的这段语文课。

今年,邵鑫在中信出版推出了自己的新书。

这本书,阿信敢断定,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过一本,它堪称文言文中的“天花板”级别的存在,不管是初高中的语文课本,还是中考、高考等重要考试,但凡有文言文,那大概率就出自其中——《古文观止》。

只不过,对于我们来说,《古文观止》更多被用来当作教辅或者备考用书,看到它就会让人头痛不已。

但在邵鑫看来,这实在是将《古文观止》用错了地方,“把原本熠熠生辉的千古名篇变成了行尸走肉,无异于焚琴煮鹤、买椟还珠”。

因此,他特地从中挑选出了24篇经典文章进行重新解读,写成了这本《古文观止有意思》

《古文观止有意思》

点击图片,即可下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本书,如果孩子正在或将要学习文言文,毫无疑问,必看!

而作为一个成年人,如果你终日困于职场,不知道该如何思考并解决问题,不知道如何随机应变与人交流,那毫无疑问,这些都属于学生时代的欠账,你更需要邵鑫这样的优秀语文老师为你打开视野,补上这一课。

说点个人体验,虽然在出版社也算阅书无数,但这本《古文观止有意思》,阿信看完后就一个感受:要是早点认识邵鑫老师,我的人生应该不止于此!

《古文观止》版本这么多

为啥还要看《古文观止有意思》?

《古文观止》成书于300多年前的清朝康熙年间,由吴楚材、吴调侯这一对叔侄编订而成,精选了中国历史上从东周到明末的222篇文章。

书名中的“观止”二字,意为好到极点,无以复加,可以看出两位编者对于这项工作近乎完美的自我评价。

问世以来,中国人要想学好古文,就再也绕不开它。

比如,鲁迅先生就说它和《昭明文选》一样,“在文学上的影响,两者都一样的不可轻视”。而巴金更是直呼《古文观止》为自己的“启蒙先生”,坦言“我把《古文观止》背诵过之后,就自然写出来了《家》《春》《秋》这些小说”。

从各路大神的测评看,《古文观止》确实可以说是中国迄今为止出现过的最优秀的人文历史教科书。

不过今天,凡是买《古文观止》的人都会遇到一个难题,网上一搜,版本就有近百种,都印着《古文观止》的书名,到底该选那种?

如果仅仅把《古文观止》当作一本考试工具书,那么给出了全部的白话文翻译,给出了具体字词的对应注释,就能够覆盖考试中的所有考点,那它就是一本在功能上合格的《古文观止》。

但在与众多家长以及孩子们交流的过程中,邵鑫逐渐意识到,很多孩子的这种将学习视为拿分的状态是不对的。

阅读本来应该是一种崇高而美好的智力锻炼,但今天的教育,却给孩子强加了非常多的“学习任务”,这让邵鑫一度怀疑,难道只有教孩子们刷题、让他们死记硬背,才是真的在“学习语文”吗?

于是,邵鑫推出了这本《古文观止有意思》,他试图在考点之外,还原出《古文观止》的真正价值,它从根本上是一本智慧之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邵鑫从《古文观止》中精选24篇,归纳为思维、应变、说话、文章四个维度,从历史、文学、地理等角度,深挖人物性格和事件背景,希望能带读者悟出故事蕴含的道理,帮助读者形成清晰的思路和深刻的认知。

金克木先生在谈及《古文观止》时曾说:“读《古文观止》可以知历史,可以知哲学,可以知文体变迁,可以知人情世故,可以知中国的宗教精神与人文精神,几乎可以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切。”

可以说,在今天市面上你能见到的众多《古文观止》版本及相关著作中,这本《古文观止有意思》是最接近金克木先生理想的。

《古文观止》第一课:《郑伯克段于鄢》

邵鑫能带给你怎样的震撼?

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副会长阮忠教授说:“《古文观止》好读,真正读懂却不容易。”

毕竟,白话文只能通过一些简单的技术处理准确翻译出文言文字面上的意思,但文章背后的文学、历史、地理等诸多要素,却远在“学习任务”之外。

因此读完后,几乎很少有人能做到知其表里也知其始末,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而这正是邵鑫的《古文观止有意思》想做的。

作为《古文观止》的第一篇文章,《郑伯克段于鄢》自然也被邵鑫放到了《古文观止有意思》的开篇。

这篇文章久负盛名,邵鑫当年在北大中文系上的第一堂古文课讲的就是它。

但事实上,文章所讲故事发生的时间发生在数千年前,文章中被历史风干的这寥寥数语,要想真正还原它,背后需要大量的文史知识来支撑,这对刚进北大的本科生来说也极难驾驭。

邵鑫的解读,首先就将注意力放在了一晃而过的标题上。 他说,要读懂这篇文章,你得搞清楚标题中暗藏的海量信息

“郑伯克段于鄢”说的“郑伯”和“段”是一对亲兄弟。哥哥后来做了郑国的国君,即郑庄公, “段”是他亲弟弟的名字。

问题来了,“郑庄公”三个字写得清清楚楚,人家在历史上的正式称谓明明是个公爵,那为啥标题里的“郑伯”把人家直接降级成了伯爵?

仅仅六个字里,却藏着三个谜团。

著名的莲鹤方壶,就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国君的陵墓。

首先,郑庄公被称为“郑伯”,是一种贬低。写这篇文章的左丘明认为,《春秋》在此处称郑庄公为“郑伯”,主要是因为郑庄公在处理弟弟的问题上犯了错。

其次,“克”字一般用在战争中,战胜敌人叫“克”,这个意思沿用至今,比如克敌制胜。郑伯是亲哥,段是亲弟,哥哥打弟弟,居然用“克”,很不寻常。到底发生了什么,使得两兄弟像仇敌一样打得你死我活?

最后,《春秋》惜字如金,能不写的绝对不写,为什么要特意说明郑伯是在“鄢”这个地方把段打败的呢?

《郑伯克段于鄢》是《左传》的第一个故事。讲到这里,邵鑫提醒,“第一”这个位置尤其值得注意。因为古人是非常讲究次序的,放在第一,往往有特殊意义。

《春秋》的历史可用四个字概括:礼崩乐坏。借用《论语》的说法: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而周朝礼制的根本是嫡长子继承制,兄弟争立,导致春秋时期天下大乱。因此,《左传》的第一个故事就讲兄弟失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中国古代的乱世大多数是从家乱开始的,正所谓祸起萧墙。夫妇失德也好,兄弟失和也罢,国乱往往源自家乱。

乱臣贼子,乱臣即贼子,贼子即乱臣。孔子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春秋》微言大义,褒贬分明。因此,孟子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综上,要解开所有谜团,关键是弄清楚郑庄公和段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邵鑫不只讲解字词、翻译语句,更是将文中历史人物、事件相互关联,这就真正勾勒出了历史事件的面貌,厘清了道理。

以上还仅仅是邵鑫对《郑伯克段于鄢》的标题进行解读的篇幅。如此抽丝剥茧,将历史事件背后令人目不暇接的故事自然呈现在人们面前,邵鑫像写侦探小说一样讲解古文,一旦开始就很难停下。

点击图片,即可下单

读《古文观止有意思》

学习古人待人接物的智慧精华

邵鑫以这种极耗精力的方式,详细解读了24篇古文背后牵涉的所有历史信息,每篇解读的知识量和篇幅都超过古文本身数倍乃至数十倍。

邵鑫倡导读书,因读而思,每遇一文,不拘一格地精心提炼古人的智慧,在走进历史时既符合古文自身的逻辑,又引人进入读书的胜境,其中自然有他自己的人生体验与感悟。

如讲《王孙圉论楚宝》,楚宝是国富民安,而非被帝王、贵族当作玩物的玉器,于是他说应从本质上看问题,而不囿于事物的表象。

在《陈情表》里,李密巧妙地借当朝以孝治天下、他因孝敬祖母不能入朝做官向晋武帝“请假”,邵鑫顺势说,向别人提出请求,得先帮对方把顾虑消除,这样一来,事就容易办成,李密就是如此。

读完他对《阴饴甥对秦伯》的解读,你就会明白,哪怕是请人帮忙,也要不卑不亢。

他还通过《邹忌讽齐王纳谏》手把手教你怎么说别人不爱听的话;还有那种打定主意铁了心的、油盐不进的人该怎么劝,那你得翻到《触龙说赵太后》这篇。

当下这个信息社会, 知识越来越碎片化,标题党、断章取义时有发生,怎么才能不上当?邵鑫总会劝身边的朋友翻开《古文观止》,读一读《有子之言似夫子》。

如何自我介绍?你得跟着李白的《与韩荆州书》。

怎么掌握汇报的分寸感?那还是诸葛亮的《前出师表》最经典……

《古文观止有意思》是对古人生活经验的归纳,与现实生活勾连起来,以古鉴今,古可为今所用。

这本《古文观止有意思》,不论成年人还是小朋友,只要翻开就停不下来,因为总有些知识点,是你很难从网上获得的。

古往今来,时代前行,环境变易,但人性依旧。爱情的琴瑟和鸣,离别的杨柳依依,孤独的形影相吊,生命的春夏秋冬,古代如此,当下亦然。

因此,这些古文能够成为今人生活的明镜,隐约映现古人的经验和智慧,大到治国理家的方略,小到交往沟通。

生活有智慧也有艺术,你想知道吗?请读《古文观止有意思》。

跟着北大才子学古文观止

像读侦探小说一样过瘾

北大教授、古代散文学者

博士生导师、特级教师、阅读推广人

一致好评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下单

-End-

2024.4.27

编辑:楚旂 | 审核:Yo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