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柳晨

基层是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落实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先一公里”。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国家安。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常德市港中坪村考察时指出,“党中央明确要求为基层减负,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要精兵简政,继续把这项工作抓下去”。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九龙坡区民主村社区考察时强调,“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基层该承担哪些工作,要把职责事项搞清楚”。时隔一个月,习近平总书记接连两次地方考察,持续关注基层减负,既彰显了“必须减”的坚定决心,又体现出“怎么减”的深入思考。

明权确责,“减”层层加码“官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基层干部面临“甩包袱”“加担子”的情况,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责不清、边界不明。构建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行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有利于以清晰的权责体系为基层降压赋能。因此,为基层减负,必须厘清权责边界,理顺职责关系,通过务实合理的任务“单子”,有效减轻基层“担子”。人按职责干,事按制度办,各方责任分明、各尽其力,基层干部才能轻装上阵。

动真碰硬,“治”重痕轻绩“形式主义”。日前,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通报了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彰显整治形式主义持续发力、为基层减负动真碰硬的鲜明导向。典型问题暴露出一些地方仍存在工作顾“面子”不顾“里子”、重形式轻实效等问题。整治形式主义必须动真碰硬、务求实效,把功夫下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只有始终保持对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才能让减负成果更好惠及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

减负卸荷,“增”基层发展动能。基层减负,减下的是负担,增加的是动能。不管是指出“要控制各级开展监督检查、索要材料报表的总量和频次,同类事项可以合并的要合并进行”,还是提出“不定不切实际的目标,不开不解决问题的会,不发没有实质内容的文”……总书记亲自抓基层减负,就是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着力为基层排忧解难,让广大基层干部轻装前行,腾出手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唯有真正把基层的负担减下来,才能让基层干部更有底气、更加主动真抓实干、担当作为、攻坚克难。

减负不减担当。基层减负,松绑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拧紧的是求真务实、实干担当的状态,要“减”持不懈,通过清晰的制度导向,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聚焦主责主业,抓落实抓推进抓实效,更好激发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活力,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