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苏联红军扛下了德军百分之65的总兵力,成为世界抗击法西斯最强的力量,令世人侧目。

但是最令人想不到的是,斯大林竟然6次发电给毛泽东,要求八路军派出两个师的兵力支援。

其中一次甚至提出赠送两个师的先进装备,以此作为八路军出兵相助的交换条件。

八路军正规编制总共只有三个师,如果按照要求派出两个师,那几乎就是全部家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强势的斯大林,以及驻延安共产国际联络小组,毛泽东的应对之法令人拍案叫绝。

总结起来,就叫“首尾呼应,无懈可击。眼光远大,伺机而动。”

第一次电报请求支援

苏日之间的恩仇,不得不提的是1939年4月爆发的诺门坎战役。

日本对苏联远东地区早已垂涎三尺,为了入侵苏联,他们在诺门坎不断挑衅苏联。

忍无可忍的苏军在朱可夫的指挥下,发动了反击。

苏军以重达31吨的特28坦克直接碾压日本仅重14吨的89式坦克,日本坦克师团仅此一战就损失了大半,无力再战。

日本眼看坦克战不行了,就发动了细菌战。731部队把被病毒投入河里。

朱可夫早料到了这一点,开战以来就一直严令部队,不得饮用河水。反而是日本士兵不知道内情,喝了河水造成上千人中毒,偷鸡不着还蚀了米。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日本人改用大炮攻击苏联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日本大炮的射程太近,非但没炸着苏军,反而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其结果就是被苏联大炮轰了个稀巴烂。

朱可夫决定发起总攻。苏联的飞机、大炮、坦克、装甲车和步兵骑兵齐上阵,日军被包围。

5万4千多人命丧黄泉,只有2000余人突围逃跑,从此日本对苏联就有了永久的怯战心理。这是二战日本迟迟不敢配合德军,从远东进攻苏联的原因之一。

希特勒指挥德军在1941年6月22日,对苏联发动了代号为“巴巴罗莎”的侵略战争。苏联因准备不足,甚至来不及组织像样的抵抗。

德军则节节胜利,势如破竹,仅三天之内,就向苏联纵深推进了400公里,消灭苏联红军30多万人,苏联飞机损失超1600架。

屋漏偏逢连夜雨,日本军队在中国东北地区兵力超过70万,进行了名为“关东演”的特大军事演习,而且毫不掩饰其目的,就是针对苏联。

斯大林担心腹背受敌,发了第一份电报给毛泽东,以商量的语气请求八路军能否派出一定数量的旅或者团级部队,部署于长城一带。

在牵制日军的同时,采取行动,破坏日军在该地区附近的铁路交通设施。

毛泽东审时度势,他认为全世界共产党人都应该援助苏联的卫国战争,因此他对斯大林的回应是积极的。

他指示八路军应配合苏军作战,但是他有个补充说明,八路军力量不够强大,策略上应着眼于长远的、战略的配合,而不是一两场战役或者战术的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单纯地派出几个军事单位,找日本兵干上一仗,这种孤注一掷的军事冒险行为,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从1941年6月22日起,至9月10日,短短三个月,德军以极小的代价,连续取得明斯克闪电战役、基辅包围战役和斯摩棱斯克战役的完胜。

一直到1941年9月9号列宁格勒保卫战爆发,才打破了德军闪击战的神话,双方胶着在一座已成为废墟的城市里面,相持不下。

苏军虽然连败,但是迟滞了德军的行动速度,大量消耗了德军的有生力量,有效地牵制了大量德军。

尤其是列宁格勒保卫战,把100万德军、1万门火炮、675辆坦克和732架飞机死死缠住,时间长达3年。迫使其他各路德军不得不从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

这一次,希特勒选择苏联的首都莫斯科,作为首要攻击目标。

要求支援连续被拒

1941年9月30日,莫斯科会战爆发。

战事进行到11月初,180万德军在1700多辆坦克、1390架飞机和1万4千门火炮的配合下,已经突击到莫斯科外围的最后一道苏军防线前面,距离莫斯科仅8公里的位置,德军甚至能从望远镜里看见克里姆林宫的尖塔。

有句老话叫“福不双至,祸不单行。”

正当斯大林为莫斯科保卫战焦头烂额之时,潜伏日本的红色间谍嫌世界还不够乱,又发来一个坏消息。

日本已经跟德国取得协议,一旦德国攻破莫斯科,他们将对苏联宣战,从远东地区发起对苏联的进攻!

斯大林心急如焚,马上发电一封给远在延安的毛泽东,再一次请他派出武装力量到长城一线,作为苏联红军在远东地区的策应。

共产国际也向毛泽东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含沙射影地批评我军嘴上希望苏联胜利,行动上却没有任何体现。

毛泽东坚决顶住了来自各方的压力,认为八路军的实力远远不够,巩固根据地才是当前主要任务,直接支援苏联不但作用不大,反而会招致灭顶之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天似乎站在斯大林的一边,莫斯科的冬天早早来临,德军的先进装备在极度的严寒天气里,发挥不出正常的效果,苏军趁机发起反攻,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最后胜利。

苏联军队在莫斯科会战中胜利以后,多少有点飘,认为最后关头总会取得胜利。

于是在第二年1月8日,苏军发起了天王星(也有人称之为火星)反攻计划。

结果在勒热夫绞肉机战役中,俄军伤亡惨重,被德军莫德尔元帅歼灭近30万人,而德军伤亡仅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