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4月22日,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正式打响。

李奇微接替麦克阿瑟,成为“联合国军”的总指挥。

站在指挥部地图前,李奇微仔细复盘数次与志愿军的激烈对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逐渐看清这支东方大军的脉络——没有制空权,后勤极为薄弱,这支“让联合国军倍感棘手”的大军,竟有着极易忽视的软肋!

每次大攻击最多能打七天,然后必然停止推进。

因为没有现代化补给,志愿军全靠随身携带七天口粮作战。

一旦过期,弹尽粮绝就无力再战。

李奇微称之为:“礼拜攻势”。

李奇微眼神冰寒,一个大胆计划在他脑海成型。

一幅地图被展开在他的桌上,小小的旗帜标示着各个关键点,象征着战略布局的起点。

步兵主力面对面抗击,与志愿军激烈延缓。

与此同时,秘密调拨部分机械化和步兵部队,迂回至后方

七日后,即其攻势将息之时,后方群龙突起,直达其后路。

前面的步兵群见状,亦向两翼合力夹击。

到时,志愿军立足未稳,必然措手不及陷入混乱。

李奇微阴沉的脸上闪过一丝冷,挑选了其中一处,标记着“礼拜攻势”的临界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同于麦克阿瑟的飞扬跋扈,骄傲自满。

李奇微如同一条毒蛇悄然潜伏,冷静狠辣,等待时机一击致命!

铁原阻击战

志愿军在连续七日激战后,弹尽粮绝被迫撤退。

就在这危急关头,李奇微按捺不住,终于出手反击!

清晨,轰鸣声划破长空。

一架接一架飞机,如蜂拥从云层中跃出,很快夺取了制空权。

接踵而至的是密集的轰炸,将志愿军后方粮道劈成片片狼藉。

与此同时,机械化部队发动猛烈追击。

与此同时,彭老总神色严峻地注视着地图:情报显示,美军反攻已经接近三八线,中路情况尤为危急。

铁原正是中路要害之地,此地周边几乎无志愿军主力据守。

铁原一旦陷落,志愿军前线防线将被攻破巨大缺口。

那时敌坦克群必将如入无人之境,后续防线也难逃溃败命运,后果不堪设想。

眼看局势紧急,整个防线岌岌可危。

必须有人站出来,为主力部队争取时间。

彭老总立即做出了一个艰难而又关键的决定。

“第19兵团听令!命你部断后殿后,不惜一切代价死守铁原,为大军争取15-20天撤退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得志率领第19兵团虽然装备精良,但此时也是疲惫不堪。

能用的就只有63军。

63军下属三个师都不满编,全部加起来也就7000-9000人。

师团弹尽粮绝,步兵寥寥,面对美军密如矢雨的火炮弹幕与轰炸。

他们连还手之力都没有——整个军区仅有一团炮兵,弹药不足一个师的储备。

面对美军机械化部队,63军可以用的武器太少;

面对密集轰炸,它根本无力反击,这样的战力差距,放在平时是难以想象的。

彭总调令一出,指挥所里鸦雀无声。

杨得志沉默片刻,没有抱怨一个字,镇定接令:“保证完成任务!”

他清楚,此去凶险异常,牺牲概率极高。

然,眼神中满是坚定。

深知肩上的使命,也已做好赴国家和战友最后一程的准备。

破晓时分,19兵团肃立得体,赴国门之约。

19兵团此行,几乎是“以卵击石”。

然而命运并不因无奈而搁笔,时间亦不会因逆境而停摆。

他们或许将在弹尽援绝中撑过第一日;

也许能在血战里绝地反击,抑或注定要葬身荒原......

但无论前方有何种磨难,无论多少敌军来犯,中国儿女誓铁原共存亡,守住最后防线。

生死于斯,在所不惜!

这,就是中国军人!

硬仗,才刚刚打响

杨得志将三个师以“品”字,形展开防御。

左翼是189师,右翼187师,188师后备。

阵地就位时,头顶便是敌机轰鸣和炮弹呼啸。

铁原瞬间烟火弥漫,硝烟成墙。

密如暴雨的炮弹接连不断地轰在防区,掀起漫天尘土,机枪、步枪的射击声此起彼伏。

整个阵地笼罩在硝烟和弹雨中,景象惨烈。

面对如此猛烈炮火,志愿军都不惧。

他们明白,这是敌人想用优势武器和弹药优势,迅速摧毁防御的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密集的轰炸中,第19兵团依然坚定耀眼。

这场硬仗,才刚刚打响!

“轰——”又一枚炮弹在189师阵地上空爆开,掀起漫天尘埃。

189师师长蔡长元,抬头望向滚滚烟尘,眼神凝重。

正常梯次防御,对美军效果有限。

相比武器,美军的源源动力才是他最担忧的地方——那种“流水线”般源源不断的补给,让中方望尘莫及。

必须改变策略。

若按常规战法,189师连三天可能都坚持不住,更别谈两个多星期。

蔡长元果断改战法为“化整为零”。

将189师全体打散,成建立大大小小上百个独立火力点,以连排为单位梯队布防。

这给美军造成极大困扰——不管是10人或100人的阵地,美军都必须全力战胜才能通过。

如此一来,美军从头至尾,都是在重复轰炸小阵地的过程,进攻速度大为减慢。

而我方小股部队,在山地也更易隐蔽机动。

这种“拔钉子”式防御,尽管代价惨重,但成功消耗美军时间与锋芒。

在敌我火力悬殊的局面下,这是189师聪明的做法。

189师的战术,广为63军效仿,美军陷入苦战。

到6月10日,63军已弹尽粮绝,能吃的只有马肉。

为防空袭,战士们顾不得烹煮熟就生啖下肚。

防御线里,伤患在角落低声呻吟。

战士们面带疲惫,几乎找不到完好的制服。

他们日以继夜承受炮火洗礼,神色中的坚韧却从未消减。

地图上标注的防区,已经被打得千疮百孔。

63军在保卫战中付出惨重代价,但他们只要一息尚存,就誓死守在最后一道防线。

一个震惊全球的数字

为死守最后防线,傅崇碧军长使出了63军的最后底牌——让炮兵团参战。

之前他一直隐藏炮兵,主要有两点考虑:

一是我炮兵数量和弹药,无法与美军相比,轻易暴露后立即会被摧毁。

二是63军本就弹尽粮绝,哪怕拿出所有炮弹作用也很有限。

这一决定,无疑是孤注一掷。

“全火力轰炸!”

63军军长傅崇碧大喝,手一挥,我军炮兵迅速调整好角度。

“轰——” 地动山摇般的还击轰在敌军大本营上空,飞沙走石间几乎看不清东西。

在密集炮火掩护下,全军高喊口号冲上前。

漫天硝烟里,依稀可见63军军旗,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冲锋。

63军这一波疯狂反扑,立竿见影。

受到攻击的美军陷入混乱,纷纷后撤,甚至有士兵丢下武器逃窜!

李奇微也傻了眼。

还以为志愿军重整旗鼓,援军赶到反攻了,手忙脚乱下令撤退。

就这样,在敌我实力悬殊的情况下,63军以逆境顽强创造了奇迹。

他们在敌军密集轰炸下,寸土必争,顽强抗击十多日。

为友军争取到宝贵撤退时间,使李奇微的阴谋落空!

这场看似毫无胜算的保卫战,展现了中国军人脊梁。

时至今日,第19兵团的故事仍令人热血沸腾!

这场战斗,63军两个师,只剩下700人。

1.5万余名美军,在这场战斗中阵亡,一个震惊全球的数字。

在装备极度落后的情况下,能造成如此损失,志愿军可谓史无前例。

正是有了一代代军人的坚守,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