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3月9日,美国第21轰炸机部队司令柯蒂斯·李梅安排士兵驾驶334架B29轰炸机,对日本东京进行了人类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一次非核武空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累计投入燃烧弹超过2000吨,再将1/4的东京夷为平地,炸死烧死了8.3万余人,另有10万人烧成重伤、百万人无家可归,东京一夜间变成了人间炼狱。

而在这次轰炸中受灾的基本上都是日本平民,按理说指挥这次轰炸的李梅应当被指责为“刽子手”、“恶魔”,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国际社会一致公认李梅此举是英雄般的行为,就连日本最后都亲自给李梅颁发了最高级别的勋一等旭日大绶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轰炸惯例,整体背景

其实在战争中对敌方城市进行区域性轰炸,这并不是美国的首创,日本自己在侵华战争中就没少干这个事。

日本在轰炸重庆的时候,就投放了大量的燃烧弹和高爆弹,其目的就是恐吓平民、切断我方后勤补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然日本能这么干,美国自然也可以。

早在1942年4月的时候,美国就对日本发动了杜立德空袭,目的自然是为了报复日本发动的珍珠港事件,不过当时由于各方面条件都不成熟,所以美国这次空袭造成的破坏很小,只能说是初期尝试。

1944年,美国第20轰炸机司令部开始执行马特霍恩作战,但是这一时期美国b29轰炸机大多从中国本土出发,很难深入日本腹地,所以警示意义大于实际效果。

直到1944年10月,美军占领马里亚纳群岛机场之后,局面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包括东京在内的日本大都市基本上都被美军纳入了轰炸范围。

而美军对日本城市的轰炸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是打击关键工业设施,第2阶段才是向城市中投放燃烧弹进行焚毁。

有些朋友可能会好奇,为什么美军不早早地就对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的轰炸呢?

这主要是因为在德国没有战败之前,轰炸日本就等于轰炸轴心国,这很容易招致对方发动对美国等国家的报复。

而直到德国的节节败退,日本空军力量基本损失殆尽,为了尽可能减少美军登陆作战的损失,大规模向日本城市中投放燃烧弹这件事才被提上日程。

1942年11月1日,美军F13超级堡垒侦察机基本上侦测出了东京地形,这也为接下来该地区的所有轰炸都埋下伏笔。

在第1阶段的轰炸中,美军虽然炸毁了一些城市兵工厂,但是给日本造成的损失很小,美国决定让原本负责第20轰炸机司令部的李梅少将担任第21轰炸机司令部司令,这也标志着第二阶段的轰炸即将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期准备,日本空防

1943年,美军就已经开始评估用燃烧弹轰炸日本城市的可行性,而在他们初期针对日本6个大城市的调研中,累计得出了如下结果。

只要对日本最大的6个城市投放燃烧弹,就可以毁掉日本四成的工业基础,也会造成50万人死亡,760万人丧失劳动力。

眼见计划可行,美军就做好了以燃烧弹轰炸日本的准备。

1943年他们利用日本的建筑特点检验了燃烧弹效果,确定了当时的M69燃烧弹足以引发不可控火灾,然后就开始了燃烧弹储备工作。

在1943年至1945年3月之间,美军每个月出动的B29轰炸机中有四成是装在燃烧弹药的,累积重量3.6吨,这些弹药都被送到了马里亚纳群岛去进行储存,从美军只存不炸的行动中,我们就能看得出来,美军在等一个机会。

与此同时,日军也看出了美军想要夜袭日本本土的意图,所以在1944年中下旬开始,就开始加强了对日本陆军飞行战队的训练,尤其是夜间飞行项目更是被划为了必修课,等到后来该师团的第53战队更是直接演变成了夜间战斗机队。

当然,以日军当时的空军力量是无法与美军展开大规模战斗的,所以负责东京防空任务的日本军队便加强对于飞机和高射炮的最高指挥权。

当时日本东京附近不仅安装了780门高射炮,而且还组建了一个由雷达站和瞭望台共同形成的前线侦察网络,可以说对于美军的轰炸是做了充分准备的。

然而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美军选择的是低空轰炸,这直接让他们前期准备作废了大半,因为当时日本雷达对于低空飞行物的侦测能力是很弱的,甚至可以说基本没有,东京也因此而遭受了灭顶之灾。

轰炸开始,一片焦土

东京大轰炸于3月9日夜间正式开始,飞在最前面的是第73联队和第313联队,这两支小队主要负责探路,而他们投下的M47炸弹也迅速在日本东京点燃大火,从上往下看火势绵延成了一个硕大的“ X”

有了标记以后,李梅开始指挥大量 B29轰炸机展开轰炸,先是攻击了X覆盖范围内的不同区域,由此来确定火势会继续扩大。

紧接着334架B29轰炸机就分成了小队,针对还未起火的部分进行“定点爆破”,在确定火势已经迅速蔓延开来后,飞行员们在东京上空盘旋了将近90分钟,飞机上配备了专门的地图学家,团队在确定打击任务完成后,这支队伍才展开撤离,空袭时间共维持了约2小时40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就在飞行员在上空盘旋的时候,日本东京的地面上已经化为了一片火海,无数人在睡梦中就被巨大的火浪所吞噬,就连远在高空的飞行员们都不得不戴上氧气面罩。

猛烈的大火灼热了一片气浪,这些气浪与冷空气接触后,直接形成了所谓的“火灾旋风”,这进一步助长了火势。

而在剧烈的高温下,目标区域内即使有东西没有被火焰直接焚烧,也会耐不住温度直接自燃,1700吨燃烧弹,在短短三小时内就烧掉了20.7平方公里的市区,东京的商业区和工业区都不同程度的遭到了毁坏,东京近四分之一的建筑付诸一炬。

其实防守的日军部队,在美国B29轰炸机抵达目标上空后,就已经发现了它们,可是由于当时负责监视的部队因为无线电接收不良,而没有能够接收到电报,负责反击的夜间战斗机部队又没有接到出击的指令,以及整个防御部门的一片混乱,最终导致日军的防御体系直接陷入了瘫痪当中。

1945年3月10日早上6点10分至11点27分,安全执行轰炸任务的飞机都已经返回了马里亚纳群岛基地,此刻那间飞机上充斥着大火灰烬产生的斑点和条纹,仿佛在宣示着昨夜他们究竟做出了怎样的“创举”。

英雄与恶魔

东京大轰炸事件传开后,世界舆论一片哗然,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大多数国家都没有指责李梅的行为,反而是公开夸赞这是“英雄的创举”,就连李梅本人都表示,

“杀日本人并没有使我感到不安,使我不安的是战争的结束”

李梅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在美国早期作出的登陆战预测中,美国强行登陆日本,将会造成上百万美军的伤亡,这是美国所不能接受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自然会选择利用大规模杀伤武器。

虽然说以燃烧弹轰炸东京会波及到平民,但是美国这种战略轰炸行为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破坏日本生产战争物资的能力,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打击了日本人的士气。

由于很快日本天皇就投降了,所以在当时这场轰炸掀起的波浪其实并不算大,就连日本方面都迫于美国的压力,给李梅授予了最高等级的勋一等旭日大勋章,由此可见,李梅确实为和平发展作出了贡献。

可是近些年来,日本似乎又有一些想要“翻供”的嫌疑,他们多次指出美国向日本投掷燃烧弹导致日本“工业生产严重受损”、“无辜平民大量死伤”。

可是国际社会根本不吃日本这一套,毕竟就日本曾经对中国作出的“重庆大轰炸”、“成都大轰炸”等事件来看,日本根本就没有指责美国的道德立场。

而倘若我们把南京大屠杀这笔账也算进去的话,只能说迄今还在妄图篡改历史的日本,根本没有资格谈及什么“平民的伤亡”

另外在战争期间,美国媒体其实播放过这样一条公告,

“日本的所有人口都是合适的军事目标,那里没有平民,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并摧毁所有的敌人……”

从这里就能看得出来,美军轰炸日本的意图,自始至终都是无比坚定的,而站在国家的立场上,李梅的行为更是无可指责。

那大家认为李梅到底是“英雄”还是“恶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