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能正处于工业化后第四次产能过剩,2024年的经济逻辑将发生巨大转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几年来,大家对未来经济都更加悲观,现实也确实让人乐观不起来,企业缩招,打工人工作难找,消费低迷。那么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信心只是一部分原因,过去经济繁荣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居民敢加杠杆,用于投资、消费上,所以过去几年各种奢侈品衣服包包化妆品非常火,同时针对城市中产的贵价奶茶咖啡那是开了一家又一家。

买房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一二线城市推出了非常严格的限购措施,依旧没能拦住炒房客的热情,不过这其中的代价也非常昂贵,未来二三十年的收入直接透支了。

现在问题来了,消费从2020年开始就卡住了,这导致了前几年大量扩大生产的商家损失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一边,出口业熄火了,2018年美国主动发起贸易战,2020年疫情,最近两年世界主流经济体都维持在高利率以抑制消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开始崛起,结合起来的结果就是我们的出口趴窝了。

数据也支持这个观点,早在2020年,我国多个行业就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其中包括食品、纺织和重工业等领域,一般来说产能利用率低于80%就算产能过剩了,低于75%算是严重过剩,但上面提到的行业现在产能利用率已经在60%多打转。

很多人可能对产能过剩几个字没多大概念,其实中国过去已经经历过几次产能过剩,只不过运气好撞上了时代机遇,最终幸运走出了产能过剩的负面影响,但这一次可没那么简单。

第一次产能过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那会全国上下普遍都很穷,没几个人消费得起工业品,最终给出的解决方法是加大改开,让大家富起来,消费能力逐渐有了提高,最后也就走出来了。

第二次产能过剩出现在90年代左右,随着改革加速,城里的居民逐渐有了一定消费能力,但用整体来看,国内的消费市场依旧有限,像冰箱、洗衣机等小家电出现了严重的滞销。

当时给出的解决方法是家电下乡,配合上后面加入了世贸组织,这才成功摆脱第二次产能过剩的危机。

第三次出现在2008年左右,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再次出现产能过剩,这一次是通过放水四万亿以及通过拉动基建,最后顺利消化了过剩的产能。

以上三次产能危机,分别是通过消费、出口和投资解决的,这也是大家所熟悉的拉动经济的三马车。

过去多年的经验显然对于我们经济遇到的难题没太大帮助,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国,全球的中低端商品大头都来自中国,你还能把产能倾销到哪里去呢?

而且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时代,各国都开始了鼓励制造业回流,再不济也是带动盟友的工业发展,可以肯定未来外贸的生意会越来越难做。

依靠基建也不靠谱,大拆大建了那么多年,基本已经达到了临界点,全国多数地方的基建需求都已经满足,而且基建也是要用钱的,现在地方政府债台高筑,未来基建的维护成本也会持续上涨,继续推动基建拉动经济意义不大,这其中的边际效用非常明显。

那么要怎么解决这次的经济难题呢?答案大概有3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扩大开放,吸引外资。

第二,创造新需求,最主要的就是往创新、高端领域发展,现有的蛋糕已经快分完了,那么就想办法做出几个蛋糕来,VR、人工智能、新能源、绿色能源都是未来的热门行业,未来肯定需要在这些行业继续深耕。

第三,通过拉动新需求基建,这不是追求大拆大建,而是小规模,对应合理需求的基建,想要走出这段阵痛期,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