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23年)

2023年,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按照“政治建设引领、司法质效为本、数字改革赋能”的工作要求,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保障。

一、履行审判职能,

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作用

始终坚持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切实履行审判职能,狠抓审判质效,深化理念变革、制度创新、能力提升,不断提升司法权威性和公信力。

(一)案件基本情况

2023年,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6588件,同比增长20.07%;结案6591件,同比增长24.34%。(图1)。其中,民事一审案件4931件,民事二审案件1583件,行政一审案件5件,非诉保全案件15件,其他案件54件。

图1:历年收结案情况

在受理的全部案件中,收案数位居前五位的案件分别是专利权案件4473件,占67.96%,同比增长16.73%;著作权案件(不包括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81件,占10.35%,同比增长20.96%;商标权案件526件,占7.99%,同比增长51.59%;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案件439件,占6.67%,同比增长0.22%;特许经营合同案件201件,占3.05%,同比增长58.27%。另外,不正当竞争案件171件,技术合同案件30件,垄断案件1件,其他案件60件。(图2)。

图2:各类案件数量及占比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受理的一审案件中,专利、计算机软件、技术秘密等案件共4901件,占一审收案数的99.23%。其中,侵害专利权案件4410件,专利权权属案件56件,专利合同案件1件,计算机软件开发合同案件1件,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案件410件,技术秘密案件22件,垄断案件1件。

在审结的一审案件中,以判决方式结案1012件,占19%;以调解或者撤诉方式结案4287件,占80.5%。在审结的二审案件中,以判决方式结案404件,占47.4%;以调解或者撤诉方式结案415件,占48.7%。法官人均结案470.79件,一审服判息诉率达到96.71%。

(二)案件主要特点

1.涉诉案件标的大。2023年,受理的案件中起诉标的额超过500万元的有64件,其中超过1000万元的有33件。例如,涉“显示装置”的侵害发明专利权三案,起诉标的总计高达2.86亿元;涉“路易拉菲”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起诉标的为1.5亿元;涉“海德鲁”“HYDRO”等系列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起诉标的为3200万元。

2.发明专利侵权案件所涉技术领域较广。包括了“投影工作空间的方法以及应用该投影工作空间的方法的系统”“纤维反应性染料及其制备和用途”“用于制造三维产品的装置和方法”“用于存储器和逻辑的具有独立功率特性的功率岛”“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原料物质(7-ACA)生产用变异酶”等,案件所涉技术专业性强,法律问题复杂。

3.涉知名品牌、知名作品案件较多。例如,涉“晨光”“江小白”“华润”“大白兔”“清风”“格兰富”“特斯拉”“全波段”“HYUNDAI”“CHANEL”等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涉“名侦探柯南”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上诉案;涉“三体”域名确认不侵权上诉案等。上述涉知名品牌、知名作品案件的审理,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4.批量诉讼案件增多。从涉诉主体看,起诉案件数量50件以上的当事人有11个;起诉案件数量30件以上的当事人有23个。其中,起诉案件数量最多的三名原告分别提起了176件、159件、120件案件。批量维权现象明显,且以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为共同被告的案件占比较高。

(三)审判调研成果丰硕

优秀案例、裁判文书、庭审等方面,涉“奥特曼”形象著作权侵权案入选中国法院2023年度案例;涉“阳山”水蜜桃地理标志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案获评全国法院系统2023年度优秀案例分析;涉“线圈式车辆检测和有线传输软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案等3篇裁判文书分别获评2022年全国法院技术类知识产权和垄断案件优秀裁判文书二等奖、三等奖;涉“庆余年”游戏著作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上诉案等9件案例分别入选中国法院年度案例集成丛书、2022年中国新文娱十大影响力案例、2022年中国十大最具研究价值知识产权裁判案例等。另有21件案件分别入选2022年度上海法院100个精品案例、100篇优秀裁判文书、100个示范庭审,2022年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典型案件。优秀调研成果方面,《数字经济市场竞争秩序规范面临多方挑战》获评2022年度全国法院优秀调研信息;《大保护格局下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的司法协同治理路径》等一批课题、论文等调研成果获评2023年上海法院优秀调研课题、上海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优秀论文奖等奖项;有43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等刊物上发表。

二、激励科技创新,

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始终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围绕上海市委提出的持续强化“四大功能”、提升“五个中心”建设要求,找准法院工作服务保障大局的着力点,助力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一)护航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深入推进《关于深化建设一流法院服务保障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实施意见(2022-2024)》,发布《2022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2015-2022年技术创新成果权属案件审判情况白皮书》和典型案例,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激发创新创造动力。集中宣判一批知识产权典型案件,央媒及省市级媒体30余家进行报道,累计阅读量超272万次。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派员赴青浦法院西虹桥(进口博览会)人民法庭知识产权专窗,为国内外参展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咨询服务。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座谈交流,完善司法和行政衔接机制,共同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选派法官参加“中国版权共享课堂”著作权典型案例公益巡讲。

(二)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

坚持平等保护、利益平衡、服务保障和惩治打击并重等原则,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3M创新有限公司等多名当事人赠送锦旗,感谢法院“公平公正、保护创新、科学专业、公正廉明”。依法能动履职,针对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维权投诉处理、互联网企业涉外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合规管理等问题发送司法建议11份,引导市场主体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促进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其中,关于规范网络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治理的司法建议书被评为上海法院“十佳司法建议”。与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开展交流,将司法服务延伸至科技创新第一线和经济发展最前沿,努力打造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优选地。

(三)护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围绕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发挥特殊案件集中管辖优势,深化长三角区域司法协作。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调研,听取企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需求与建议。“法官工作室”参加“以案说法”商业秘密保护讲堂第六场——“科创中国”长三角G60科创走廊U30和星耀G60专场,近2700人次参与。审理的涉“慧鱼创意组合模型”著作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案、涉“茶里”商标侵权案被评为人民法院高质量服务保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典型案例,凸显专门法院工作成效。

(四)护航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

全面落实《关于支持和保障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实施意见》,加强与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部门的沟通对接,完善法律服务工作机制,支持和保障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发挥“法官工作室”下沉式服务作用,赴临港新片区国际知识产权服务港等地开展知识产权法治宣传,举办“企业专利布局挖掘与风险防范”等讲座,与浦东知识产权局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知识产权服务站共同举办“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工作座谈会”,积极回应企业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新需求。

三、严格公正保护,

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效能

始终坚持严格保护理念,以严格公正司法树立鲜明导向,同时做实统筹协调理念,合理规制权利滥用行为,持续优化技术事实查明机制,充分激发创新活力。

(一)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罚则

在涉“镜面驱动器”发明专利侵权案中,综合考虑被告实施侵权行为的故意及情节严重,适用惩罚性赔偿,判令被告承担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1200余万元;在涉“地素”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上诉案中,结合涉案商标系知名服饰品牌、被诉侵权行为呈现出家族式、规模化、全方位的特点等因素,适用惩罚性赔偿,全额支持原告的赔偿诉讼请求,判令被告承担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995万余元;在涉“SketchUp”系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案中,鉴于原告两次向被告发送律师函,但被告处仍安装有侵权软件等行为,适用惩罚性赔偿,判令三被告连带赔偿权利人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600万元;在涉“骏怡”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上诉案中,结合被告明知涉案商标系权利人持有的商标,却仍在解除合同之后,将涉案商标作为其商标与字号使用等因素,适用五倍的惩罚性赔偿倍数,判令被告承担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63万余元。

(二)依法规制权利滥用行为

在一起因恶意提起知识产权诉讼损害责任纠纷案件中,法院认定被告通过隐匿证据、分割诉讼等方式,在明知或者应当知道对方侵权行为不成立的情况下,恶意提起知识产权诉讼,属于滥用诉讼权利,判令被告承担赔偿经济损失的民事责任。在多起侵害发明专利权案件中,原告对同一被告的相同销售行为以侵害不同知识产权为由提起多起诉讼。法院在认定被告构成侵权而侵权行为已经停止的情况下,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在先诉讼中的判赔总额已经足以弥补原告因被诉侵权行为所受损失,故基于民事损害赔偿的填平原则和公平原则,对原告的损害赔偿诉请不予支持,为此类案件树立了正确的裁判导向,引导权利人恪守诚信原则,合理开展维权。

(三)持续优化技术事实查明机制

充分发挥技术调查官制度效能,完善技术调查、技术咨询、专家陪审和技术鉴定“四位一体”的技术事实查明机制,根据案件实际,选择运用合适的技术事实查明方式,有效辅助法官查明案件技术事实,提升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审判质量和效率。2023年技术调查官共完成技术咨询和办理相关事务276件次,出具技术审查意见书和咨询意见书125次,参加庭审145次。

四、探索机制创新,

深化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

始终牢记改革法院使命担当,坚持以改革思维破解难题,以创新方式保护创新,全面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一)着力推进诉源治理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做实“抓前端、治未病”,积极寻求治本之策,加大诉调工作力度,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专业便捷、诉非衔接、线上线下联动的纠纷解决路径。打通诉源治理堵点,与23家专业调解组织和1家专门仲裁机构强化协作,诉前委派、诉中委托案件调解成功率30.82%。推动诉源多元共治,与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建立联动工作模式,联合发布《上海市知识产权诉调对接调解指引及典型案例》。横向对接行业调解、人民调解、商事调解等多元解纷社会力量,纵向贯通调解、仲裁、诉讼,多渠道分流。

(二)深化案件繁简分流

完善案件快速处理机制,成立快审团队,集中审理管辖等程序性案件和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纠纷类案。针对所涉专利相同、当事人相同的案件,采取增加排庭数量,集中在线开庭审理等方式,高效处理关联案件。提炼外观设计专利案件审理要素,完善审理纲要,聚焦争议焦点,提高审判效率。快审团队2023年7月成立至年底,共审结案件915件,平均审理天数34.51天,大幅提高了审判效率。

(三)推进完善适法统一

加强审级制约监督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中级法院二审有效终审、精准定分止争职能作用。召开知识产权审判工作调研座谈会,听取全市基层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和意见建议,对于推进适法统一、健全工作机制等方面加强指导。制定《关于完善二审改发案件异议反馈机制的规定》,加强审判指导和监督,进一步提升办案质量、促进适法统一。

五、聚焦数字赋能,

提升服务保障科技创新能级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统筹推进,秉持“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工作理念,落实“如我在诉”的为民意识,以数字改革赋能全面提升法院建设水平。

(一)数字赋能专业审判

在最高人民法院、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指导下,围绕法院审判中心工作,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全面深入实现知识产权案件全流程网上办理,严谨有序开展大数据赋能审判的应用场景研发和运用,助力审判质效提升。2023年共申报“知识产权诉前证据保全担保提示预警”等应用场景30项。

(二)数字赋能审判管理

深度应用知识产权大数据平台,定期分析审判运行态势、纠纷类型特点,借助数字化手段及时发现、分析案件类型趋势变化、纠纷发生症结等问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精准治理”,努力达到“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为从源头减少诉讼增量贡献“数字力量”。

(三)数字赋能参与社会治理

发挥数助决策功能,创建“涉外技术类知识产权纠纷重点领域风险预警”社会治理应用场景模型,能动应对重点技术领域的“卡脖子”现象,形成专项报告服务领导决策。该应用场景形成的报告获得市委政法委主要领导批示,推动对相关问题的重视和解决。

六、坚持从严治院,

锻造高素质知识产权审判队伍

始终坚持严的基调,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和作风纪律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顾全大局、精通法律、熟悉技术,具有国际视野的专家型、复合型知识产权审判队伍。

(一)深入开展主题教育

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着力提升调研实效,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赴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上海自贸区管委会金桥管理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等单位开展调研,形成《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优选地研究》《司法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研究》等调研报告,着力解决制约法院工作效能的短板问题,形成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动能。

(二)强化党风廉政建设

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严格落实管党治党责任,落实“四责协同”。保持反腐倡廉高压态势,紧盯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对“踩红线”的行为“零容忍”。强化警示教育,开展“学思想、强党性、明纪律、守底线”廉政教育月活动,通过学习会议精神、纪律规定、警示教育,确保廉洁司法。严格落实《关于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的意见》,推动全院形成风清气正的廉洁氛围。

(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制定《关于推进新时代法院队伍建设现代化服务保障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开展业务能手、标兵评选推荐。组织开展法官助理遴选面试专题辅导、学术写作、短视频制作等培训,提升干警审判能力和综合素质,5名法官助理遴选至基层法院成为员额法官。与西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等8家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持续推进“上知学苑”学习品牌建设,邀请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专家学者授课,拓宽审判视野,提升专业能力素养。

2023年,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全体干警勇于担当、积极作为,获得多项荣誉。知识产权综合审判二庭获评“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先进集体”;3名干警获评“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先进个人”,1名干警获评“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个人”,还有一批集体、个人立功受奖、获得上级表彰。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海市委的决策部署,做实公正司法,狠抓提质增效,奋力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发展、新跨越,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文字:叶明鑫

责任编辑:奚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