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评论

为更好保障人民健康,医学科技创新持续发力,这是一周来卫生健康领域带给人们的印象。“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中国2023年度重要医学进展”在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发布,《国产关节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项目启动,卫生院用上远程查房小推车……一系列新进展鼓舞人心。

为什么医学科技创新如此受到关注?一方面,当前很多疾病仍无法治愈,而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带来新问题,人类需要通过医学科技创新以掌握更多的武器,应对健康威胁。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从提升人均预期寿命、破解疑难杂症到改善群众就医感受,方方面面都需要科技赋能。另一方面,一些国家正在强化在科技创新中的话语权,并对其他国家进行不同程度的技术和资源封锁,由此形成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设备、疫苗等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因此,只有加快推动医学科技创新,才能自立自强。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在此旗帜的指引下,国家已展开一系列部署。2023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职责机构编制的通知》明确,将科学技术部的组织拟订科技促进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和政策职责划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此举将加快建设符合卫生健康行业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诸多省份陆续跟进,在加大医学科技投入、建立医学科技创新组织协调机制、加强医学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完善科技创新激励保障政策等方面,持续拿出具体的规划和举措。比如,近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市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共同出台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加速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可以说,在医学科技创新领域,我们既有决心更有信心,信心来自既有的成就:首个基于多靶点协同机制、中国原创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药有条件获批上市,填补了全球这一领域17年来无新药上市的空白;国内首个重组宫颈癌疫苗上市,提高了产品可及性,进一步满足公众需求;抗癌新药和降高血压新药在美国获批上市,实现中国创新药出海零的突破;多种生物类似药相继在国内获批上市,打破了国外专利药的垄断……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通过设立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组织实施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加强药物创新体系建设,为高水平的创新工作搭建平台,引导卫生健康工作者就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索。同时,为医学科技创新适配激励政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使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依托的医疗机构,能够享受高校科研院所的同等政策;将高水平医院纳入国家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试点对部分高水平医院实行高校、科研院所的同等创新政策。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极大激活了医疗机构的创新活力,提振了卫生健康工作者开展科学研究的士气。

由此可见,在人工智能、移动5G技术、仿生机器人“点击”未来的同时,医学科技创新工作便“抢”住了占位,把各行各业的创新技术汇聚应用到健康上。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工具、手术机器人、便携式健康指标监测设备纷纷从实验室“飞入”医疗机构、居民家庭,以新质生产力更好维护人民的健康。

前景是美好的,但眼前的探索仍然触碰到了难点。其中,总体投入不足、临床研究基础薄弱、创新资源整合不够、支撑保障体系有待完善等,都需得到重视。

有全国政协委员在2021年的全国两会上指出,在全球总的关于医学和健康科学的投入中,我国所占的比例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仅有少数临床研究机构可以进行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成为医药创新领域的薄弱环节;尽管我国医学研究病例资源丰富,但研究资源缺乏统筹集成,庞大的资源优势尚未转变为健康保障科技产出的优势。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也有全国政协委员坦言,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具有潜在的创新空间,同时要在科研能力评价上着力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倾向,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能力评价体系。硬币的另一面不得不看,近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报2024年第一批次科研不端案件,其中涉及多所医学院校。

医学研究关乎科研质量,关乎人民健康福祉,容不得掺沙、注水。医学科技创新道阻且长,唯有坚守护佑人民健康的初心方能行而不辍。

直面健康热点

分享真知灼见

文:健文

编辑:李诗尧

校对:杨真宇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