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5年 摄于重庆

1945年10月11日,毛泽东与蒋介石握手道别。这一别后,两人没有再见过面。不过这并不等于二人之间没有联系,他们的联系都是秘密的。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蒋介石一方面接受美国关于台湾防务的计划,另一方面明确表示:台湾是中国领土之一部分。毛泽东得知后,说蒋介石还有点良心。

1965年7月,毛泽东亲笔写了一首词《临江仙》,其中有两句是:「明月依然在,何时彩云归。」表达了毛泽东希望蒋介石回大陆安度晚年的诚意。

曹聚仁回台湾后,向蒋介石表达了毛泽东意思。蒋很开心,最终提出六个条件,毛答应后他就回去。这六个条件,都是有利双方的。

不过这之后不久,中国来了场运动,因为某些原因,蒋回国的意愿也不再那么浓烈,还中断了跟大陆方面的联系。

蒋越是回不去,思乡情绪越浓,尤其晚年时,特别想回家。经常会坐在椅子上,往大陆的方向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7年,80岁的蒋介石在台湾眺望大陆

1975年春,蒋介石的病情开始恶化,他知道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唯一的遗憾是还来不及回大陆看看。

他命人在床边放了一个巨大的地球仪,如果精神稍好,可以坐起来候,他那苍老的双眼,总是盯着地球仪,用放大镜仔细观赏大陆那片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5年4月5日夜幕降临,蒋突感腹部不适,随即陷入昏迷中,子夜晨钟响起前的10分钟,蒋衰竭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89岁。

据老蒋贴身侍卫回忆,当准备移灵时,天上突起隆隆雷声,继之一阵倾盆大雨如排山倒海而来。蒋经国将之附会为「风云异色,天地同哀」。

蒋死前留下遗言,棺材不落土,要等到将来有一天葬到大陆去。但是蒋的遗愿,一直没能完成,一直到蒋经国去世都没能完成。现在遗体仍在台湾,搁置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去世后,工作人员高兴地将这一消息报告给毛泽东。毛泽东得知此消息后,一脸凝重,沉重地说了三个字:「知道了。」

那时的毛泽东身体也非常虚弱,他的视力非常差,几乎看不到东西,各种毛病累积在一起。但他还是坚持着私下为蒋举行了一场个人的追悼仪式。那天,毛泽东只吃了一点点东西,沉默庄严地把张元干的送别词《贺新郎》的演唱录音放了一天。

这首词只有几分钟长,反复播放便形成一种葬礼的气氛。毛时而静静地躺着听,时而用手拍着床,击节咏叹,神情悲怆。

蒋去世后的第二年,即1976年9月,毛泽东病逝,享年83岁。1975年,蒋介石去世,毛泽东得知消息后,只说了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