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规划被广泛认为是最具成本效益的传染病预防措施。我国免疫规划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历经数十年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收获了宝贵经验。当前正处在改革完善疾控体系、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疾病预防控制的拳头武器,免疫规划要以过硬成果,为我国疾控事业改革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以过硬成果

为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

副主任 余文周

筑牢免疫屏障显价值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普种牛痘苗、在特定地区接种鼠疫菌苗,同时还在一定范围开展了卡介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疫苗(百白破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等的接种工作,但是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等多种传染病仍处于较高流行水平,严重影响着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

1978年,我国全面实施计划免疫,开始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儿童疫苗接种工作。计划免疫阶段,我国逐步实现了儿童免疫“三个85%”接种率目标,即1988年以省为单位,适龄儿童卡介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和麻疹疫苗接种率达到85%;1990年以县为单位,以上四种疫苗接种率达到85%;1995年以乡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85%。

2007年,我国进一步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增加到14种,可预防15种传染病,其中,儿童常规接种11种疫苗,预防12种传染病。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在极大程度上预防了相关传染病的感染、发病、重症和死亡,减轻了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疾病负担,同时体现了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创造了巨大的健康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过不同时期的不懈努力,我国疫苗可预防传染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

1994年后,我国再无本土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确诊病例。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宣布我国为无脊髓灰质炎区域。

2006年后,我国无白喉病例报告。

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9.9%降至2014年的0.3%,成功减少97%的乙肝病毒母婴传播。

麻疹年均发病率从20世纪50—60年代的1432.4/10万,逐年降至2022年和2023年的历史最低点(0.04/10万)。

流脑年均发病率从20世纪60—70年代的64.39/10万,降至2008—2018年的0.02/10万,年均死亡率从3.76/10万降至接近0。同一时期,乙脑年均发病率从12.96/ 10万降至0.09/10万,年均死亡率从1.5/10万降至接近0。

管理服务实现规范化

2019年,我国出台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标志着免疫规划工作迈入法制化新进程,全流程、全链条、全方位加强疫苗管理,保障疫苗质量,保证产量和供应量,增强了人民群众对疫苗安全的信心。同时,《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23年版)》等一系列文件相继出台,进一步推动了国家、省、市、县四级免疫规划监测管理体系和县、乡、村三级预防接种服务网络的发展完善。

通过实施免疫规划,各地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结合辖区面积、人口规模、卫生资源和接种需要,做好预防接种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科学合理配置资源,规范设置预防接种单位,开展预防接种单位分级分类管理,加强预防接种监督、指导和评价。2023年,全国设有8万多个预防接种单位,覆盖所有城镇和乡村地区,为包括儿童在内的目标人群提供预防接种服务。

2023年,全国疾控机构和预防接种单位基本做到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全覆盖,基本实现了疫苗扫码出入库和扫码接种。省级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与疫苗电子追溯协同服务平台、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对接,促进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全过程数字化管理,推动了预防接种大数据分析应用。

聚焦高质量发展谋新篇

进一步完善免疫规划制度。发挥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技术支撑作用,进一步优化儿童免疫策略,推进联合疫苗研发和应用。完善国家免疫规划相关责任管理体系、信息化管理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推进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顺利实施。

进一步提升预防接种服务能力。推动预防接种单位建设,实施预防接种单位分级管理,为受种者提供优质高效的预防接种服务。加强预防接种预约管理,做好分时段预约和限量预约,提高群众满意度,构建高质量的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免疫服务体系。

进一步完善疫苗管理体系,提高各级疫苗实时库存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建立免疫规划疫苗短缺的标准和提醒机制。完善冷链管理体系,确定各级疾控机构和预防接种单位冷链设备配备的标准。针对疫苗犹豫的现象,继续有效开展公众沟通与科普宣传工作。

继续完善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持续建设和完善免疫规划信息系统,重点解决好跨省接种数据的互联互通,保障省级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收集接种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使预防接种单位能够互通受种者跨省接种信息并可对接其他部门的信息系统。进一步提高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疫苗流通数据交换质量,保证疫苗流通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完善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疾控机构和预防接种单位数字化服务标准和规范,加强疫苗和冷链设备数字化管理,开展精准预约、接种提醒、科普教育等智慧化服务。明确预防接种个案重档查询原则和处置流程,提高预防接种个案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推动电子预防接种证实施试点。依托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为受种者提供预防接种数字化服务,探索发展预防接种工作中的优质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力,提高免疫规划工作管理水平和预防接种实施的效率。

加强监测、评价和研究工作。依托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推进实施基于预防接种个案的出生队列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监测方法,分析和研判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现况,及时发现接种率未达到目标的地区,并采取措施提高接种率。做好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监测工作,加强乙肝防控,研究优化百日咳等疾病免疫策略,实施真实世界疫苗使用效果评估。做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的报告和管理工作。

夯实免疫规划人才队伍。各级疾控机构应全方位加强免疫规划人才培养,引进、用好高素质人才,不断充实免疫规划队伍,改进和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增强人才创新活力,给予人才归属感、获得感,实现免疫规划事业留人,让免疫规划人才成长与免疫规划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川:

系统谋划,高效防控脊灰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局

党组书记、局长 唐雪峰

自1956年我国将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纳入法定报告传染病以来,四川省报告发病数最高的年份是1965年,全年报告脊灰病例1697例,报告发病率为2.42/10万。自1992年报告最后一例脊灰病例以来,四川省再未发现脊灰野病毒传播引起的病例,比全国提前2年结束本土脊灰野病毒流行。

20世纪80年代,为实现“全国消灭脊灰”这一目标,四川省结合省情研究制订《四川省1988—1995年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指南》等规划和技术方案,在全国率先制订脊灰疫苗补充免疫技术方案,提出针对预防接种工作相对薄弱地区和特殊人群的预防接种技术措施,建立由各级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组成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体系,建成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的脊灰实验室;实施区域联防联控措施,全力防控脊灰疫情。

近年来,全球脊灰流行形势发生变化,为有效应对脊灰相关病毒输入及传播风险,四川省扎实推进各项脊灰防控工作,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保持脊灰疫苗高水平接种率。四川省扎实开展常规脊灰疫苗接种和接种率监测,自1989年以来全省脊灰疫苗接种率均保持在90%以上。省级疾控机构每月对各市(州)的接种率进行分析和反馈,同时,每年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组群抽样法”对接种率进行抽样调查,对报告接种率进行矫正。

加强AFP病例监测,保持监测系统高质量运转。根据全国监测方案,四川省印发了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于1991年建立了AFP病例监测系统,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病例要及时报告、采集大便标本送达省级脊灰实验室检测、开展个案调查和病例麻痹60天后随访。多年来,四川省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监测质量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为及时发现和处置脊灰相关事件提供了支持。

积极开展查漏补种工作。四川省分别于2018年、2019年、2021年开展了三次脊灰疫苗查漏补种工作。今年,按照国家相关要求,为提升有关人群针对Ⅱ型脊灰病毒免疫水平,四川省为第一、二次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调整期间出生的儿童补种脊灰灭活疫苗(IPV),保证该人群至少接种2剂次IPV。这项工作是提升有关人群免疫水平、筑牢群体免疫屏障的重要措施,也是我国持续维持无脊灰状态的重要工作部署之一。

下一步,四川省将进一步总结推广脊灰防控经验,统筹做好常规免疫和重点疾病防控,持续做好接种率抽样调查和查漏补种,保持免疫规划疫苗高水平接种率,同步扩大全人群、全生命周期预防接种服务覆盖面,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四川力量。

持续发力,消除乙肝危害

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任 罗会明

海南省是乙型肝炎病毒高感染省份之一。1992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海南省1~59岁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为17.83%,明显高于全国水平(9.75%)。

针对乙肝,从国家层面,我国实施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科学防控措施,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技术指南,从制度、经费、技术等方面提供保障。海南省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通过加强乙肝病例监测和调查、加强血液筛查监管、强化医源性感染管理、全面实施母婴阻断等切断乙肝病毒传播途径;对未感染人群采取强化免疫预防措施,1992年推广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2003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实行常规免费接种;对已感染人群采取强化治疗管理措施,将慢性乙肝纳入医保门诊慢性特殊疾病管理等,延缓疾病进展,提高已感染者生存质量,加速消除乙肝危害。

据海南省2023年开展的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推测,与1992年相比,鉴于既往感染,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前出生人群(20岁及以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而20岁以下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维持在较低水平(0.64%),与2005年调查数据相比,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下降93.39%。这一结果充分说明,现有政策在预防新出生人群感染方面效果明显,但专家研判后分析认为,要加速消除乙肝危害,除维持强化现有措施外,海南省仍要对20岁以上未感染人群、已感染者加强保护。

自2022年起,海南省政府启动“2﹢3”健康服务包(高血压、糖尿病和结核病、肝炎、严重精神障碍等5种疾病简称为“2﹢3”),对2004年前出生人群的乙肝筛查率、初筛阳性人群的诊断率和确诊病例的治疗率提出了要求,并纳入政府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形成省、区域、市(县)、乡镇、村五级“防、筛、治、管”闭环服务体系,建立“强化肝炎预防控制、临床诊疗、实验室检测、患者随访管理”等一体化防控模式。

2024年1月,海南省以人大票决方式产生了10项2024年省级民生实事项目,其中第一项是为全省未接种乙肝疫苗或无乙肝保护性抗体的20~40岁人群免费接种乙肝疫苗,预计全年接种人数为15万。

海南省卫生健康委2022年印发了《乙型肝炎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试行)》,对乙肝患者进行早期、规范治疗和随访管理,进一步减少乙肝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的负担。目前,我们正组织专家对将乙肝患者健康管理纳入海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专题研究,建议在国内先行先试,建立有保障、可持续的乙肝患者管理体系,加速消除乙肝进程。

辽宁:

密织网络,科学防制流脑

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

所长 方兴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危险性大。

1950—1980年,在自然流行状态下,辽宁省流脑年平均发病率约为28/10万,每8~10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20世纪80年代,A群流脑多糖疫苗研制成功。1981—1982年,辽宁省即在重点流行地区实施接种,流脑疫情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为进一步避免可能出现的流行高峰,辽宁省于1983年开始大规模接种,当年发病率下降了64%。1985年,辽宁省在全国率先将A群流脑多糖疫苗纳入计划免疫,不但有效降低了流脑发病率,保护了儿童身体健康,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辽宁省流脑年平均发病率降至1/10万以下,未再出现周期性的流行高峰;2008年降至0.05/10万以下,2011年起发病数降至个位数,发病率进一步降至0.01/10万以下;从2014年开始,年平均发病数降至3例以下,2018年起无流脑死亡病例报告,流脑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为有效控制流脑疫情,辽宁省做了大量系统性工作,例如,开展流脑病例监测,通过宏观数据分析进行疫情预测预警;提出首例病例彻底治愈对于个体控制病情和防止疫情蔓延的实际意义;对磺胺类药物、复方板蓝根等预防药物进行效果评价,为保护病例密切接触者提供预防用药科学依据。通过不断研究探索,辽宁省在流脑防制上积累了大量基础数据,也为全国流脑防控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

2006年,辽宁省按照《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方案》要求,根据流脑平均发病水平、人口、地理分布特点,以及当地疾控机构工作能力等综合因素,在全省设立4个流脑监测点,开展人群抗体水平和带菌率调查。从病原学的层面来讲,流脑菌群众多,可分为A群、B群、C群、W135群、Y群等多个血清型,辽宁省主要流行菌群是A群。自使用多糖疫苗以来,对健康人群带菌率监测结果显示,人群中A群带菌率明显下降,意味着作为传染源的带菌者在减少,人群感染风险也随之降低。

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辽宁省的免疫规划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虽然流脑病例大幅减少,但流脑防控工作仍然面临诸多难题,如病例监测、菌群变迁等。在疾病监测层面,急性弛缓性麻痹监测系统、麻疹监测系统等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症状监测是对单病种监测的扩展和补充,让病例标本得以充分利用,更有利于像流脑这种低流行传染病的尽早发现。另外,随着流脑疾病的变化,必须更好地发挥流脑疫苗在人群中的免疫作用,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好的保护。

策划:全国疾控宣传平台

编辑:肖薇

审核:刘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