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不想写卢的。

但是看到卢的文章里竟堂而皇之地出现了“逻辑错了”四个大字,让我忍不住出来写几句。

毕竟卢之前是连本拉登都会共情的牛逼作者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抱歉,恕我愚钝,我确实理解不了卢的逻辑以及深度。

卢克文指点江山不过瘾,连男女婚恋也要指点。

按照他的观点,大龄剩女都是因为标准太高了,但是有条件的男的,却喜欢颜值高的,性格好的,女孩所自恃的那些什么年薪、学历以及有没有上海户口,这些成功男人根本不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卢克文绝对是把他自己圈在“成功男性”里面了,手下有写作团队,年薪30万肯定是有了,坐拥几千万粉丝。

但是这么优秀的卢克文,上海女会看得上他吗?

其实卢在文章中说的这个论调,在暴发户群体很常见。

一副劳资有钱了,就要配上最漂亮的姑娘的派头。

很多“巨婴”很赞同卢的想法,那是因为卢的想法很原始,很欲望,很符合很多没有成功的小县城青年对于成功之后的意淫和想象。

但是现实世界中的谈婚论嫁,其实远不是卢所描述的那样。

的确,是有一些所谓的“成功男”,不在意女方有什么文化、学历,家庭背景,只好当好花瓶就行,但是,这个也只代表了暴发户群体这一种价值观。

还有更多的男性,尤其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他们还是非常重视伴侣的精神素养的,用储殷的话讲,只看颜值,是“找KTV小姐”的逻辑,但是找老婆,却不仅仅只看颜值。

否则漂亮不了几年,这位“成功男”又会想要换另一个肤白貌美大长腿了。

其实,“大龄剩女”这个词,本身就是对于女性群体很不友好的说法。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的男女比例是116.9:100。

况且,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

很多“剩女”并不是找不到,而是她们压根不想找,并不是真的找不到“年薪30W的上海本地人”。

喜欢用贴标签的方式去看待两性关系的人,暴露了他们精神生活深处的匮乏。

因为他们没办法去理解更加复杂的人性,所以动不动就用上海女、硕士男、凤凰男、颜值女、D丝,海王、渣男这些词去刻画一个看似合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非常粗俗的鄙视链。

而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恰恰是能够让我们逐渐去摒弃这种思维方式,让愿意一辈子撸猫的人撸猫,让丁克一族丁克,让不婚主义不婚,让有情人成眷属,让再婚的再婚,让恐婚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松弛地来选择还要不要婚姻这个东西。

卢克文在文章的最后,劝大龄剩女们,“别喝毒鸡汤了,理智一点。”

这是要让“大龄剩女”放弃对伴侣的要求吗?

是要让上海女们,让年薪20万的985,211们,赶紧找个差不多的男的嫁了得了,别挑了,不要瞧不起凤凰男,不然等你成剩女了,你就后悔了!等凤凰男成功了,看见他们搂着比你学历低,但是比你好看的年轻姑娘,你更要悔的连肠子也青了!

卢克文是这个意思吗?

世界上有两种男人,一种是自己觉得自己很成功的男人,另一种是其他男人。

用势利的眼睛去看世界,你看到的就是一个势利的世界。

用势利的眼睛去看不势利的人,你会充满了优越感,所以忍不住想要去指导人家两句。

但是,你必须明白,你跟人家真的是两类人。